liú,(1) 液体移动。【组词】: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例句】:流转(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 传播。【组词】: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组词】: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 像水流的东西。【组词】:气流。暖流。电流。(6) 向坏的方面转变。【组词】:流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组词】:流放。流配。(8) 品类,等级。【组词】:流辈。流派。(9) 指不正派。【组词】:二流子。
fēng fěng, ◎ 古同“讽”,讽刺。
yú,(1) 文言代词,我。【例句】:“余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组词】: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组词】:十余人。(4) 后。【例句】:“劳动之余,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yùn,(1)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头,a是韵腹,ng是韵尾。韵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韵。韵腹(韵母中主要元音)。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韵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2) 和谐而有节奏的。【组词】:韵白。琴韵悠扬。(3)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组词】:风韵。气韵。韵味。
1. 前人文艺作品中流传下来的风格、情趣。前人流传下来的风度、情操。
⒈ 亦作“流风餘韵”。
⒉ 前人文艺作品中流传下来的风格、情趣。
引清 钱谦益 《<申比部诗>序》:“流风餘韵,可以衣被百世。”
清 顾嗣立 《寒厅诗话》:“柯敬仲、倪元镇、郭羲仲、郯九成 辈,更倡迭和, 淞 泖 之间,流风餘韵,至今未坠。”
瞿秋白 《乱弹·哑吧文学》:“古文的这种‘流风余韵’,现在还保存在新文学里面。”
⒊ 前人流传下来的风度、情操。见“流风餘韵”。
引清 钱谦益 《整饬徐淮道兵备岳骏声父九德加赠整饬徐淮道兵备仍前阶制》:“忠臣义士之后,其流风餘韵仅有存者,朕慨然用之,矧其贤而有后者乎!”
清 方宗诚 《<古文简要>序》:“至於上古以来,圣君贤臣平地成天之绩,良将循吏拨乱反正之功……高人逸士之流风餘韵,可以廉顽而立懦者,苟非有文以纪之,则又何以昭法戒,而使后之人多识多闻以畜其德!”
⒈ 流传于后世的风俗韵致。明·张颐〈陈伯玉文集序〉:「有唐之兴,文运渐启,虽四杰四友称美于时,然其流风余韵渐染既久,未能悉除。」也作「流风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