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汉道 汉道的意思
hàndào

汉道

简体汉道
繁体漢道
拼音hàn dào
注音ㄏㄢˋ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àn,(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组词】:银汉。云汉。气冲霄汉。(3) 成年男人。【组词】:汉子。老汉。(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组词】:英汉辞典。(6) 中国朝代名。【例句】:(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指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道路和命运。

汉道的意思

汉道 [hàn dào]

1. 汉代的道统、国祚。

2. 指汉兵所行的道路。

4. 通往汉土的道路。

汉道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的道统、国祚。

《汉书·翼奉传》:“今 汉 道未终,陛下本而始之,於以永世延祚,不亦优乎?”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汉 道亨而天驥呈才, 魏 德楙而泽马効质。”
明 陈宗之 《汉道》诗:“汉 道昔云季,四海沸羣雄。”

⒉ 指 汉 兵所行的道路。

《史记·东越列传》:“餘善 闻楼船请诛之, 汉 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 汉 道。”

⒊ 通往 汉 土的道路。

《史记·西南夷列传》:“夜郎 旁小邑皆贪 汉 繒帛,以为 汉 道险,终不能有也。”


汉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且末国释义:在西域南道十国中,从且末国开始,便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国,故《汉书?西域传》又载:“鄯善当汉道要冲,西通且末七百二十里自且末以往,皆种五谷,土地草木、畜产、作兵略与汉同。”可见受汉文化影响很大,在城廓诸国中只有译长一职。
    • 2.
      硃砂记释义:人皮肤上的红色胎记。《水浒传》第十四回:“晁盖 把灯照那人脸时,紫黑阔脸,鬢边一搭硃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水浒传》第十四回:“那汉道:‘小人姓 刘,名 唐,祖贯 东潞州 人氏;因这鬢边有这搭硃砂记,人都唤小人做“赤髮鬼”。’”
    • 3.
      诵帚释义:《分别功德论》卷五:“此比丘精神疎钝,佛教使诵扫箒。得箒忘扫,得扫忘箒。六年之中专心诵此,意遂解悟,而自惟曰:箒者篲,扫者除;篲者即喻八正道,粪者三毒垢也,以八正篲扫三毒垢,所谓扫箒义,正谓此耶?深思此理,心即开解,得阿罗汉道。”后因以“诵帚”比喻反复诵习,一朝警悟。 清 钱谦益 《与惟新和尚书》:“蒙焦芽败种,诵帚钝根。”
    • 4.
      道官释义:⒈掌道教之官。《宣和遗事》前集:“政和 四年春正月,置道阶品秩,凡二十六等……又置道官……凡十六等。”⒉对僧道的敬称。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我白日里就与那道官説来,教他把庙门则半掩着。”《西游记》第十七回:“黑汉道:‘我夜来得了一件宝贝,名唤锦襴佛衣,诚然是件玩好之物。我明日就以他为寿,大开筵宴,邀请各山道官,庆贺佛衣,就称为佛衣会如何?’”《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玉皇庙 吴道官,使徒弟送了四盒礼物。”

汉道(han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汉道是什么意思 汉道读音 怎么读 汉道,拼音是hàn dào,汉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汉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