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郊 [dì jiāo]
1. 指天国的郊野。
3. 泛指京城。
帝郊 引证解释
⒈ 指天国的郊野。
引《楚辞·九歌·少司命》:“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⒉ 泛指京城。
引南朝 宋 鲍照 《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收缆辞帝郊,扬棹发皇京。”
帝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勘箭释义:宋 代皇帝郊祀礼毕,还阙门时,行勘箭之仪。规定用竹签为箭,由金吾掌握;另以金涂铜为镞,由驾前掌握。镞端用以合符,符合,即开门。
- 2.
大辇释义:⒈古代宫中用的一种可坐多人的辇。《晋书·桓玄传》:“﹝ 玄 ﹞以其妻 刘氏 为皇后……更造大輦,容三十人坐,以二百人舁之。”⒉宋 代皇帝郊祀回宫或巡视四方回都时所乘之辇。《宋史·舆服志一》:“太祖 建隆 四年,翰林学士承旨 陶穀 为礼仪使,创意造为大輦……主輦六十四人。亲祀南郊、謁太庙还及具鑾驾黄麾仗、省方还都,则乘之。”⒊指大车。郭沫若《题傅抱石画<延安画卷>》诗之五:“烟筒林立入云霄,大輦如潮过大桥。”
- 3.
显庆辂释义:宋 代皇帝郊祀时所乘车舆。 自 唐 显庆 中传之,故称。
- 4.
郊仪释义:皇帝郊祭的仪仗。
- 5.
郊天赦释义:皇帝郊祀大礼后赦免罪犯。 亦指赦免的诏书。
- 6.
雄牡箭释义:亦称“雄鶻箭”。 宋 代皇帝郊祀完毕,还阙门时,行“勘箭”仪式用的雌雄二箭中的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