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东兵 东兵的意思
dōngbīng

东兵

简体东兵
繁体東兵
拼音dōng bīng
注音ㄉㄨㄥ ㄅㄧ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bīng,(1) 武器。【组词】: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组词】: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组词】: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基本含义

指东方的兵马,泛指东方的军队。

东兵的意思

东兵 [dōng bīng]

1. 指清在明末攻入关内的军队。清初人讳言清兵,故称。

东兵 引证解释

⒈ 指 清 在 明 末攻入关内的军队。 清 初人讳言 清 兵,故称。

清 顾炎武 《拽梯郎君祠记》:“余过 昌黎,其东门有 拽梯郎君祠,云:方东兵之入 遵化,薄京师,下 永平 而攻 昌黎 也,俘掠人民以万计,驱使之如牛马。”


东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周释义:⒈指 战国 末期 周 室分裂成的 西周 与 东周 两个小国。 《战国策·西周策》:“楚 请道於二 周 之间,以临 韩 魏,周君 患之。”汉 桓宽《盐铁论·通有》:“郑 之 阳翟,二 周 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董卓 闻 山 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 周 之险,东向以临天下。”⒉指 西周 与 东周 王朝。唐 骆宾王《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邹 鲁 旧邦,临淄 遗俗,俱穆二 周 之化。”⒊两年。晋 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自我离羣,二周於今。”
    • 2.
      勾赴释义:犹调往。 宋 范仲淹《奏陕西河北画一利害事》:“移减东兵入次边州军驻泊,以就粮草,有事宜,则勾赴边上。”宋 李纲《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自今年春,以盗贼纷扰之故,屡次申陈,蒙朝廷差到 李贵、步谅 军马各千餘人。今秋勾赴本司教閲。”
    • 3.
      楚甲释义:《左传·襄公三年》:“楚 子重 伐 吴,为简之师……使 邓廖 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 吴。 ”后常用为典,以“楚甲”借指精兵、劲旅。唐 杜牧《东兵长句十韵》:“羽林东下雷霆怒,楚 甲南来组练明。”
    • 4.
      玩兵释义:犹黩武。谓轻率用兵。语本《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观则玩,玩则无震。”韦昭 注:“玩,黷也。”汉 刘向《说苑·指武》:“明王之制国也,上下玩兵,下不废武。”唐 杜牧《东兵长句十韵》:“狂童何者欲专地,圣主无私岂玩兵?”
    • 5.
      组练释义:⒈《左传·襄公三年》:“﹝ 楚子 重 ﹞使 邓廖 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 吴。”孔颖达 疏引 贾逵 曰:“组甲,以组缀甲,车士服之;被练,帛也,以帛缀甲,步卒服之。”组甲、被练皆指将士的衣甲服装。后因以“组练”借指精锐的部队或军士的武装军容。南朝 齐 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北拒溺驂鑣,西龕收组练。”唐 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组练照 楚国,旌旗连海门。”唐 杜牧《东兵长句十韵》:“羽林东下雷霆怒,楚 甲南来组练明。”明 唐顺之《荥阳行》:“大小一百一十战,组练峥嶸如闪电。”⒉组带。《新
    • 6.
      飞檄释义:⒈速递檄文。《晋书·慕容暐载记》:“飞檄三辅,仁声先路,获城即侯,微功必赏。”《新唐书·裴寂传》:“寂 无它才,惟飞檄郡县,促入屯垒相保赘。”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我一定要收拾东兵,飞檄西 洱。”⒉紧急檄文。明 梁辰鱼《浣纱记·允降》:“班师回去传飞檄,看大将旌旗云外直。”《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时飞檄载道,弥远 益恇悚,中夜,欲自沉於池,其妾见而持之,乃止。”

东兵(dongb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东兵是什么意思 东兵读音 怎么读 东兵,拼音是dōng bīng,东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