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赐 [xuān cì]
1. 谓帝王赏赐。
宣赐 引证解释
⒈ 谓帝王赏赐。
引唐 韩偓 《湖南绝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见惠感事伤怀因成四韵》:“金鑾岁岁长宣赐,忍泪看天忆帝都。”
宋 王禹偁 《为宰臣谢赐御制歌诗表》:“臣等蒙圣慈宣赐喜雨謌诗共三首。”
《前汉书平话》卷下:“特请十壬与众大臣,就於此殿设一大宴,别无宣赐,子童散 吕女 与您十壬为妻者。”
宣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宣锡释义:宣赐。指皇帝赏赐。
- 2.
愤气释义:⒈怒气;激愤不平之气。 汉 徐干《中论·慎所从》:“有一 范增 既不能用,又从而疑之,至令愤气伤心,疽发而死。”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但恐愤气未销,上衝穹昊,伏乞宣赐中书门下,追赠进士及第,各赠补闕、拾遗,见存明代。”明 陈子龙《出自蓟北门行》:“少年下马听,愤气横戈矛。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郭沫若《水平线下·湖心亭》:“我愤气冲冲地先跑下楼去了,她在楼上抢着辩驳。”⒉悲怆之情。晋 赵至《与嵇茂齐书》:“顾影中原,愤气云踊;哀物悼世,激情风烈。”⒊气愤。丁玲《太阳照在
- 3.
挞尾释义:旧时腰带下插的垂头。根据官阶高下,分别以金玉犀银铜铁为饰。五代 马缟《中华古今注·文武品阶腰带》:“高祖 三品已上,以金为銙,服緑,庶人以铁为銙,服白,白下捶垂头,而取顺合,呼挞尾。”宋 王巩《王氏谈录·唐时金带》:“公言 李防 给事有一金带,唐 之制作,挞尾刻云:‘龙朔 某年,紫宸殿 宣赐 郑畋。’”
- 4.
沈香亭释义:亦作“沉香亭”。 唐 时宫中亭名。唐 李白《清平调词》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 北倚阑干。”宋 乐史《杨太真外传》:“开元 中,禁中重芍药,即今之牡丹也,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於 兴庆池 东,沉香亭 前……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 李龟年 持金花牋,宣赐翰林 李白 立进《清平调辞》三章。”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料来春困把湖山倚。偏疑:沉香亭 北 太真妃。”
- 5.
金牋奏曲释义:宋 乐史《〈李翰林别集〉序》:“开元 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 以步輦从,詔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 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焉?’遽命 龟年 持金花牋,宣赐翰林供奉 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 欣然承詔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后以“金牋奏曲”为词臣因文才得到宠幸之典。宋 姚勉《沁园春·寿赵倅》词:“合沉香亭北,金牋奏曲,恩披兽锦,醉拭龙巾。”
- 6.
金笺奏曲释义:宋 乐史《〈李翰林别集〉序》:“开元 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 以步輦从,詔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 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焉?’遽命 龟年 持金花牋,宣赐翰林供奉 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 欣然承詔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后以“金牋奏曲”为词臣因文才得到宠幸之典。宋 姚勉《沁园春·寿赵倅》词:“合沉香亭北,金牋奏曲,恩披兽锦,醉拭龙巾。”
- 7.
金花牋释义:洒有泥金的笺纸。宋 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上(唐玄宗)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为?’遽命 龟年 持金花牋,宣赐翰林学士 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亦省称“金花”。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张南华 宫詹云:‘遥识催粧日,金花艷擘笺。’”
- 8.
金花笺释义:洒有泥金的笺纸。宋 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上(唐玄宗)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为?’遽命 龟年 持金花牋,宣赐翰林学士 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亦省称“金花”。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张南华 宫詹云:‘遥识催粧日,金花艷擘笺。’”
- 9.
钻燧改火释义:古时钻木取火,因季节不同而用不同的木材。《论语·阳货》:“旧穀既没,新穀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故曰改火也。”后仅于寒食后二日为之,并成为习俗。宋 吴自牧《梦粱录·清明节》:“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小内侍於阁门用榆木钻火……宣赐臣僚巨烛,正所谓‘钻燧改火’者,即此时也。”唐 杜甫《清明》诗之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唐 无名氏《辇下岁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