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韩 三韩的意思
sānhán

三韩

简体三韩
繁体三韓
拼音sān hán
注音ㄙㄢ ㄏ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hán,(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2)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3) 姓。

基本含义

指古代中国的三个韩国,泛指边远地方。

三韩的意思

三韩 [sān hán]

1. 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辰韩、弁辰(三国时亦称弁韩),合称三韩。

三韩 引证解释

⒈ 汉 时 朝鲜 南部有 马韩、辰韩、弁辰 ( 三国 时亦称 弁韩 ),合称 三韩

《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 有三种:一曰 马韩,二曰 辰韩,三曰 弁辰 …… 马韩 最大,共立其种为 辰 王,都 目支国,尽王 三韩 之地。”
后以指 朝鲜。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均十二韵》:“方丈 三韩 外, 崑崙 万国西。”
清 赵翼 《拟老杜诸将》诗:“喜闻劲旅发 三韩,从此军应薙草菅。”
古直 《哀朝鲜》诗:“三韩 日暗淡,倭儿意气雄。”


国语词典

三韩 [sān hán]

⒈ 汉时朝鲜南部的马韩、辰韩、弁韩的合称。马韩在西,辰韩在东,弁韩在辰韩之南,后皆为新罗、百济所并。


三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韩释义:汉 时 朝鲜 南部有 马韩、辰韩、弁辰(三国 时亦称 弁韩),合称 三韩。
    • 2.
      天尺五释义:⒈《辛氏三秦记》:“城南 韦 杜,去天尺五。”汉 韦曲 杜曲 皆三辅地,为贵族豪门聚居地。后遂以“天尺五”极言与宫廷相近。宋 方勺《泊宅编》卷六:“谁云天尺五,亲见玉皇来。”⒉谓离天甚近。极言其高。宋 周邦彦《鬓云鬆令·送傅国华奉使三韩》词:“鷺飞遥,天尺五。”清 黄景仁《少年行》:“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 3.
      朝谒释义:⒈谓参见尊者。汉 刘向《列女传·鲁之母师》:“大夫美之,言於 穆公,赐母尊号曰‘母师’。使朝謁夫人,夫人诸姬皆师之。”《后汉书·法雄传》:“明年,伯路 復与 平原 刘文河 等三百餘人称使者,攻 厌次 城,杀长吏,转入 高唐,烧官寺,出繫囚,渠帅皆称将军,共朝謁 伯路。”杨尚武《追匪记》:“这副扛架不知是多少年以前被饿死的人留下的:也许是生意人,也许是往 拉萨 朝谒的 藏 民。”⒉入朝觐见。《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光武 封 苏马諟 为 汉廉斯邑君,使属 乐浪郡,四时朝謁。”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赵
    • 4.
      蚕桑释义:养蚕与种桑。《管子·山权数》:“民之通於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土地肥美,宜五穀。知蚕桑,作縑布。”宋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五:“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清 戴名世《庚辰浙行日记》:“盖东南蚕桑之盛,莫过於 湖州。”
    • 5.
      马韩释义:古国名。 三 韩 之一。在今 朝鲜半岛 南部。后为 百济 所灭。《后汉书·东夷传·三韩》:“韩 有三种:一曰 马韩,二曰 辰韩,三曰 弁韩。”《晋书·武帝纪》:“﹝ 太康 七年﹞是岁,扶南 等二十一国,马韩 等十一国遣使来献。”《旧唐书·东夷传·百济》:“百济国,本亦 扶餘 之别种,尝为 马韩 之故地。”

三韩(san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韩是什么意思 三韩读音 怎么读 三韩,拼音是sān hán,三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