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木释义:古代加在犯人颈、手、足上的三件刑具。 《汉书·司马迁传》:“ 魏其 ,大将也,衣赭,关三木。” 颜师古 注:“三木,在颈及手足。”《后汉书·马援传》:“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 李贤 注:“三木者,桎、梏及械也。” 明 张煌言 《虏廷以余倡义既久波累亲朋搒掠备至闻之泫然》诗:“所悲诸父行,斑白撄三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刑讯文》:“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 2.
世胙释义:谓世代享有封爵。《左传·襄公十四年》:“世胙大师,以表 东海。”杜预 注:“胙,报也;表,显也。谓显封 东海,以报大师之功。”《北史·魏咸阳王禧传》:“冀州 人 苏僧瓘 等三千人称 禧 清明,有惠政,请世胙 冀州。”章炳麟《代议然否论》:“昔者吾党以为革命既成,必不容大君世胙,惟建置大总统为无害。”
- 3.
义民释义:⒈贤人;笃义之民。 《书·多方》:“惟天不畀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蔡沉 集传:“义民,贤者也。”⒉谓起义抗暴之民。清 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道光 二十一年夏,粤东 义民创洋人于 萧关 三元里。”⒊邪曲之人。《书·立政》:“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下》:“义与俄同,衺也。言 夏 先王谋勉用大顺之德,然后居贤人於官而任之,则三宅皆无倾衺之民也。”⒋见“义士”。⒌旧称某些被歧视为贱族的民户。孙中山《民国大总统通令开放疍户惰民等许其一体享有公
- 4.
冯国璋释义:(1859— 1919)北洋直系军阀首领。字华甫,直隶河间(今属河北)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清末协助袁世凯建立和 控制北洋军。曾镇压辛亥革命。1913年反对讨袁,与张勋抢先攻战南京,任江苏都督,掌握东南实权。袁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为直系军阀首领,任副总统。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任代理大总统。次年,在同北洋军阀皖系斗争中失败下台。
- 5.
北洋军阀释义:清末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1901年,袁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辛亥革命后,袁窃据大总统职位,广植党羽,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的军事集团。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个派系。各派系在帝国主义操纵下,连年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北洋军阀在北伐战争前后相继覆灭。
- 6.
南京临时参议院释义:1912年1月各省都督选派代表在南京组成。 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执行议会职权。2月批准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制定并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迁往北京。次年4月解散。
- 7.
参战案释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夺取德国在华权益,嗾使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参加对德战争。段企图借参战向日本借款购械,扩充皖系实力,遭到总统黎元洪等反对。1917年4月,段指使组成“督军团”、“公民团”,胁迫黎元洪及国会通过参战案,引起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8月段拥立冯国璋为大总统,自任国务总理,对德宣战。
- 8.
孙中山释义:(1866—1925)中国近代革命先行者,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早年在香港开始革命活动。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次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到欧、美各地宣传革命。1905年在日本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提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学说。以《民报》为阵地,与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进行激烈论战,并多次领导反清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政权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4
- 9.
扬溢释义:犹洋溢。充满;广为传扬。黄远庸《北京之新年》:“大总统精神扬溢於眉宇,迥非去年初十日萧颯之时矣。”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九章:“盖 支公 与 道安 声名扬溢,或有曲为之解者。”
- 10.
抑勒释义:⒈强逼;压制。宋 范仲淹《奉乞罢陕西近里州军营田》:“官吏不能体朝廷之意,将远年瘠薄无人请佃逃田,抑勒近邻人户分种,或令送纳租课。”元 曾瑞《哨遍·麈腰》套曲:“望得些风流意,拘鈐寂寞,抑勒孤悽。”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据无上之威权,施非理之抑勒。”⒉勒索;克扣。宋 苏轼《论给田募役状》:“委是良田,方得收买。如官价低小,即听卖与其餘人户,不得抑勒。”《明史·外国传四·琉球》:“时贡使所携土物,与 闽 人互市者,为奸商抑勒,有司又从而侵削之。”《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其给纳常钱,有
- 11.
敬孝劝学释义:中华民国十一年七月,大总统题给山西灵石县绅赵秉明。
- 12.
新机释义:⒈新的生机;新的精神。宋 苏辙《雪》诗:“林下细花漆百草,堦前轻素剪新机。”清 曾国藩《复彭丽生书》:“庶生新机而还旧识,即拯时艰於万一,亦未可知。”鲁迅《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择取 中国 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⒉新的机运。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识者谓非实行革命,不足以涤荡旧污,振作新机。”⒊新的机杼。《诗刊》1978年第5期:“另一方面要……系统总结其含孕古今,另创新机的艺术经验。”
- 13.
沪上释义:上海 的别称。清 王晫《今世说·言语》:“沪上 校书 玉烟,慧甚。”孙中山《大总统令内务司法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顷闻 上海 南市 裁判所审讯案件,犹用戒责,且施之妇女。以 沪上 开通最早,四方观听所繫之地,而员司犹踵故习。”
- 14.
知方释义:⒈知礼法。 语本《论语·先进》:“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刘宝楠正义引郑玄曰:“方,礼法也。”《后汉书·桓谭传》:“天下知方,而狱无怨滥矣。”宋叶适《胡崇礼墓志铭》:“生而知方,学而蹈道,识当成身,岂限常报!”孙中山《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凡此攻城克敌之丰功,皆吾将士有勇知方之表证。”⒉谓知道正确的行为方向。
- 15.
羁轭释义:亦作“羈厄”。束缚;控制。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于万重羈軛。”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美国 之革命,以三百万人据 大西洋 沿岸十三洲之地,与 英国 苦战八年,乃得脱 英 之羈厄而独立。”
- 16.
胄裔释义:子孙后代。 《左传·昭公三十年》:“吴,周 之胄裔也,而弃在海滨,不与 姬 通。”《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恪 见诛於 吴,子孙皆尽,而 亮 自有胄裔。”李燮和《上孙大总统书论和战之局宜早定》:“若公犹迟疑不决,当机不断,或且误听 袁氏 再求和议之举,则误我神州大局,沦胥我 炎黄 胄裔者,公将不能辞其咎矣。”
- 17.
袁世凯释义:(1859—1916)北洋军阀首领。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1895年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1898年破坏戊戌变法运动,取得慈禧太后宠信。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参加东南互保,勾结帝国主义。1901年继李鸿章任北洋大臣,1903年任练兵处会办大臣,扩编北洋军,成为北洋军阀首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篡夺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组织北洋军阀政府。1915年,为了换取日本帝国主义支持称帝,承认了日本提出的妄图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12月宣布恢复君主制度,自称“中华帝国皇帝”,激起全国人民反对。次年
- 18.
转职释义:改变职务。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大总统宣布参议院议决临时约法》:“法官在任中,不得减俸,或转职,非依法律受刑罚宣告,或应免职之惩戒处分,不得解职。”
- 19.
辛亥革命释义:推翻清朝政府、结束封建帝制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各省响应,革命风暴席卷全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2月十七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次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2月12日清帝退位,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孙中山被迫辞职,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职位。辛亥革命后中国仍旧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 20.
陵虐释义:欺压凌辱。 《左传·昭公五年》:“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后汉书·袁术传》:“董卓 无道,陵虐王室,祸加太后,暴及 弘农。”唐 李白《古风》之十四:“借问谁陵虐,天骄毒威武。”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兄弟隔院居。臧姑 时有陵虐,一家尽掩其耳。”孙中山《大总统令外交部妥筹禁绝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办法文》:“又侨民散居各岛,工商自给者,亦实繁有徒,屡被外人陵虐;然含辛茹苦,挚爱宗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