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末盐 末盐的意思
yán

末盐

简体末盐
繁体末鹽
拼音mò yán
注音ㄇㄛˋ ㄧ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ò,(1) 尖端,梢。【组词】: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例句】:末了(liǎo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组词】:末业。末技。舍本逐末。(4) 碎屑。【组词】:末子。碎末。(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组词】:正末。副末。外末。末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yán,(1) 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是氯化钠,用来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种类)。【组词】:盐巴。盐卤。盐分(fèn )。盐田。(2) 〔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原料,多用于工业和医药。(3) 化学上称酸类与碱类中和而成的化合物。【组词】:酸式盐。碱式盐。

基本含义

指最后一点盐,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或微小的利益。

末盐的意思

末盐 [mò yán]

1. 细末状的盐。

末盐 引证解释

⒈ 细末状的盐。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盐之品种甚多……今公私通行者四种:一者末盐,海盐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食盐》:“散盐,即末盐,出於海及井,并煮鹻而成者,其盐皆散末也。”


末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引释义:⒈宋 代采办军粮使用的代价证券。 宋 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一》:“淳化 四年初,行交引罢贴射法。西北入粟,给交引,自 通利军 始。”《文献通考·征榷五》:“雍熙 后用兵,乏於馈餉,多令商人输芻粮塞下,酌地之远近不为直,取市价而后增之,授以要券,谓之交引,至京师给以緡钱。又移文 江、淮、荆、湖 给以颗末盐及茶。”⒉交集引发。清 葆光子《物妖志·笤箒》:“自是惶惑殊深,淫情交引,苦思不置。”
    • 2.
      分司释义:⒈分掌;分管。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是以五正置於 朱宣,下民不忒。”⒉唐 宋 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唐 白居易《达哉乐天行》:“达哉达哉 白乐天,分司 东都 十三年。”宋 陆游《简邻里》诗:“独坐空斋如自讼,小鎸残俸类分司。”⒊明 清 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作碱》:“凡地碱煎盐,除 并州 末盐外,长芦 分司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随即是盐院来拜,盐道来拜,分司来拜,扬州 府来拜
    • 3.
      吴盐胜雪释义:吴盐:指的是古时江淮一带所晒制的散末盐。此盐味淡而雪白,是盐中的上品。
    • 4.
      散盐释义:⒈撒盐。 ⒉末盐。一种用海水煮成的粉状盐。
    • 5.
      边籴释义:购进粮食供边防用。《宋史·职官志五》:“市易下界,掌飞钱给券,以通边糴。”宋 曾巩《救灾议》:“失战鬭之民,异时有警,边戍不可不增尔;失耕桑之民,异时无事,边糴不可以不贵矣。”宋 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一》:“唯末盐岁自抄三百万,供 河北 边糴,其他皆给本处经费而已。”
    • 6.
      颗盐释义:一种未经炼制的粗盐。俗称粒盐。与末盐、散盐相对。《周礼·天官·盐人》“苦盐”唐 贾公彦 疏:“盬,谓出於盐池,今之颗盐是也。”孙诒让 正义:“盖以味言则曰苦盐,以形言则曰颗盐。”《宋史·食货志下三》:“引池而成者曰颗盐,《周官》所谓盬盐也。”

末盐(moy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末盐是什么意思 末盐读音 怎么读 末盐,拼音是mò yán,末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末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