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南州 南州的意思
nánzhōu

南州

简体南州
繁体
拼音nán zhōu
注音ㄋㄢˊ ㄓ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án nā,(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组词】: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2) 姓。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zhōu,(1)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组词】:州县。杭州。(2)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例句】: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基本含义

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南州的意思

南州 [nán zhōu]

1. 泛指南方地区。

2. 指豫章郡。

3. 借指徐稺。

4. 指南阳。

5. 指两粤。

7. 古代州名。唐武德二年,初置南州,宋改南川县。即今四川省南川县。

南州 引证解释

⒈ 泛指南方地区。

《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姜亮夫 校注:“南州犹南土也,此当指 楚 以南之地言。”
《晋书·羊祜传》:“南州人征市日,闻 祜 丧,莫不号慟。”
清 吴伟业 《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有调有感赋赠》诗之四:“南州师友江天笛, 北固 知交午夜砧。”
叶叶 《庚戌纪事》诗之十三:“二月南州春已深,红绵花下午沉沉。”

⒉ 指 豫章郡。《后汉书·徐稺传》:“徐稺 字 孺子,豫章 南昌 人也……及 林宗 有母忧, 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

林宗 曰:‘此必 南州 高士 徐孺子 也。’”
元 张养浩 《咏史诗·朱震》:“如何当日 陈蕃 榻,止为 南州 孺子 悬。”

⒊ 借指 徐稺。

清 宋琬 《韩子新归中州诗以赠之》:“邑宰闻生来,下榻如 南州。”

⒋ 指 南阳。《后汉书·王常传》:“臣蒙大命,得以鞭策託身陛下。始遇 宜秋,后会 昆阳,幸赖灵武,輒成断金。

更始 不量愚臣,任以 南州。”
李贤 注:“谓以廷尉行 南阳 太守。”

⒌ 指两 粤。

南朝 梁 江淹 《游黄蘖山》诗:“南州 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唐 杜甫 《从人觅小胡孙许寄》诗:“人説 南州 路,山猿树树悬。”
仇兆鳌 注引 顾宸之 曰:“两 粤 为 南州 路。”

⒍ 古代州名。 唐 武德 二年,初置 南州,宋 改 南川县。即今 四川省 南川县。


南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兵解释义:旧称学道者死于兵刃为“兵解”,意谓借兵刃解脱得道。晋 葛洪《神仙传·郭璞》:“敦(王敦)诛 璞 ……殯后三日,南州市人见 璞 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敦 不信,开棺无尸,璞 得兵解之道。”唐 黄滔《祭先外舅》:“愚輒疑道家有形全、气全、兵解、木解,考斯事矣,或其义也。”《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日中尚未逃兵解,世上人犹信《葬书》!”清 龚自珍《二十三祖二十七祖同异》:“天台 据 师子 兵解法絶,各禀攸闻,闕数四人,非摈之也。”
    • 2.
      北州释义:⒈犹塞北。指我国 长城 以北地区。《史记·匈奴列传》:“定 楼兰、乌孙、呼揭 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 匈奴 ……北州已定,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復故约。”⒉指北方 幽 并 等州郡。《后汉书·彭宠传》:“更始 立,使謁者 韩鸿 持节徇北州,承制得专拜二千石已下。”李贤 注:“谓 幽 并 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大王初征 昆阳,王莽 自溃;后拔 邯郸,北州弭定。”⒊泛指北方地区。唐 白居易《花前叹》诗:“南州桃李北州梅,且喜年年作花主。”宋 梅尧臣《元日》诗:“久作北州人,食此欣已再。”
    • 3.
      南州释义:⒈泛指南方地区。《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姜亮夫 校注:“南州犹南土也,此当指 楚 以南之地言。”《晋书·羊祜传》:“南州人征市日,闻 祜 丧,莫不号慟。”清 吴伟业《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有调有感赋赠》诗之四:“南州师友江天笛,北固 知交午夜砧。”叶叶《庚戌纪事》诗之十三:“二月南州春已深,红绵花下午沉沉。”⒉指 豫章郡。《后汉书·徐稺传》:“徐稺 字 孺子,豫章 南昌 人也……及 林宗 有母忧,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 曰:‘此必 南州 高士 徐孺子 也
    • 4.
      南州榻释义:东汉 陈蕃 做 豫章 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唯 徐稺 来访,特设一榻,徐 一去就把榻悬挂起来。因 徐稺 为 豫章 人,故称“南州榻”。后用为礼遇嘉宾之典实。
    • 5.
      卧鼓释义: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后汉书·隗嚣传》:“然后还师振旅,櫜弓卧鼓,申命百姓,各安其所。”李贤 注:“卧犹息也。”北周 庾信《移齐河阳执事文》:“自疆场卧鼓,边鄙收烽,义让之行,未能朞月。”唐 钱起《送李九归河北》诗:“南州初卧鼓,东土復维城。”明 刘基《春秋明经·齐侯袭莒》:“衔枚卧鼓,出 莒 人之不意,自谓一鼓可以得 莒 矣。”清 龚炜《巢林笔谈·外曾祖葛芝山之死》:“寄语挥毫贵公子,櫜弓卧鼓百年餘。”
    • 6.
      寒山释义:⒈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逴龙 赩只。”王逸 注:“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 逴龙。”晋 张协《七命》:“大夫曰:‘寒山之桐,出自太冥。’”⒉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南朝 宋 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唐 韩翃《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秋畦公取士》:“秋风几树天香动,吹向寒山老桂林。”⒊指 浙江省 天台县 的 寒岩。唐 诗僧 寒山子 曾居此。唐 寒山《诗》之三:“可笑 寒
    • 7.
      征市释义:犹赶集。《晋书·羊祜传》:“南州人征市日闻 祜 丧,莫不号慟,罢市巷哭者声相接。”
    • 8.
      明远释义:⒈透彻而深刻。《晋书·贾充传》:“雅量弘高,达见明远,武有折衝之威,文怀经国之虑,信结人心,名震域外。”⒉清朗而旷远。晋 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景气多明远,风物自凄紧。”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黄鵠山 东北对 夏口城,魏 黄初 二年 孙权 所筑也。依山傍 江,开势明远,凭墉藉阻,高观枕流。”
    • 9.
      樱笋会释义:以樱桃、春笋作佳馔的宴会。亦泛指春宴。唐 韩偓《湖南绝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见惠感事伤怀因成四韵》自注:“秦中 为樱笋之会,乃三月也。”清 赵翼《路南州食鸡踪》诗:“他年归作樱笋会,好瀹山中红竹菇。”参见“樱笋厨”。
    • 10.
      求代释义:⒈请求委派别人接替自己的职务。《后汉书·窦融传》:“融 以兄弟并受爵位,久专方面,惧不自安,数上书求代。”《晋书·吾彦传》:“﹝ 吾彦 ﹞在镇二十餘年,威恩宣著,南州 寧靖。自表求代,徵为大长秋。”⒉死鬼找替身。旧时迷信以为屈死鬼如要投胎再转人世,必须诱惑一人枉死以替代自己。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昨宿东门外,见縊鬼五六,自门隙而入,恐是求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吊死鬼攒眉道:‘我除了求代之外,别无能处。’”
    • 11.
      浮荣释义:虚荣。晋 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岁寒无早秀,浮荣甘夙殞。”唐 顾况《赠僧》诗之二:“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宋 范仲淹《与工部同年书》:“以此不如知足乐道,浮荣岂足道哉。”明 刘基《满江红·次韵和石末元帅》词:“过眼浮荣胡蝶梦,縈身薄宦猩猩屐。”
    • 12.
      漫澜释义:⒈无边无际貌。《鬼谷子·中经》:“喜以自所不见之事,终可以观漫澜之命,使有后会。”陶弘景 注:“若能好此,则性命漫澜而无极,终会於永年。”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其南州皆岸大海多洲岛,颿风一日踔数千里,漫澜不见踪迹。”⒉分散貌。《淮南子·精神训》:“其已成器而破碎漫澜,而復归其故也。与其为盆盎,亦无以异也。”
    • 13.
      炎州释义:《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后因以“炎州”泛指南方广大地区。
    • 14.
      班布释义:⒈犹公布。 《后汉书·寇荣传》:“如臣犯元恶大憝……陛下当班布臣之所坐,以解众论之疑。”⒉犹散布。宋 张载《正蒙·参两》:“故云物班布太虚者,阴为风驱,敛聚而未散者也。”⒊一种染以杂色的木棉布。班,通“斑”。《三国志·魏志·东夷倭传》:“都市牛利 奉汝所献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隋书·地理志下》:“诸蛮本其所出,承 盘瓠 之后,故服章多以班布为饰。”《农书》卷二一引 三国 吴 万震《南州异物志》:“班布,古贝木所生,熟时状如鹅毳,细过丝棉,中有核如珠玽,用之则治出其核。”
    • 15.
      真君释义:⒈谓主宰。 《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宋 苏轼《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帝为真宰。”⒉道教对神仙的尊称。亦泛称修行得道的人。南朝 梁 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左卿仙侯真君 许君。”宋 徐铉《送德迈道人之豫章》诗:“楼中西岭真君宅,门外南州处士家。”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我向来封为王,有血食之奉,故威福得行;今号为真君,虽尊人以素食祭我,无血食之养,故无威福之灵。”⒊北魏 拓跋焘(太武帝)于公元440-451年所用年号 太平真君 的省称。唐 刘知几《史通·断限》
    • 16.
      胜引释义:犹胜友,良友。《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广筵散汎爱,逸爵紆胜引。”李善 注:“胜引,胜友也。引,犹进也,良友所以进己,故通呼曰胜引。”唐 颜真卿《题杼山癸亭得暮字》诗:“及兹紆胜引,曾是美无度。”明 杨慎《圣泉篇赠韩石淡》:“名公紆胜引,嘉招陶芳筵。”
    • 17.
      花主释义:⒈指掌花之人。元 郝经《琼花赋》:“倏焉玉女,隔花而语,髣髴花神,是为花主。”⒉指赏花者。唐 白居易《花前叹》诗:“南州桃李北州梅,且喜今年作花主。”
    • 18.
      虚牝释义:⒈空谷。亦比喻无用之地。《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爽籟警幽律,哀壑叩虚牝。”李善 注引《大戴礼记》:“丘陵为牡,谿谷为牝。”唐 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清 钱谦益《石笋矼》诗:“侧足临大荒,倾耳扣虚牝。”柯灵《香雪海·时间》:“但是六十生涯,从头细数,已往的半百之年,却只能算是掷于虚牝了。”⒉谓白白地浪费。寅半生《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蟠溪子 自叙有云:‘念今日需译之急,而乃虚牝光阴,消磨精力于小説家言,不几令有识者齿冷乎?’”
    • 19.
      行顿释义:驻扎。《梁书·曹景宗传》:“﹝ 高祖 ﹞復帅众前驱至 南州 ,领马步军取 建康 ……是日选精骑一千至 江寧 行顿。”
    • 20.
      解榻释义:东汉 陈蕃 任 豫章 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只有 南州 高士 徐稺 来时特设一榻,徐稺 走后即悬挂起来。又任 乐安 太守时,亦曾为郡人 周璆“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又《陈蕃传》。后以“解榻”为热情接待宾客或礼贤下士之典。
南州是什么意思 南州读音 怎么读 南州,拼音是nán zhōu,南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南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