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封疆大吏 封疆大吏的意思
fēngjiāng

封疆大吏

简体封疆大吏
繁体
拼音fēng jiāng dà lì
注音ㄈㄥ ㄐ一ㄤ ㄉㄚˋ ㄌ一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ēng,(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组词】:封闭。密封。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组词】:信封。赏封。(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组词】:封侯。封君(领有封地的贵族)。封邑。封拜(拜官授爵)。封典。封建。(4) 疆界。【组词】:封疆。封域。封界。(5) 限制。【组词】:故步自封。(6) 帝王筑坛祭天。【例句】: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组词】:一封信。(8) 姓。

jiāng qiáng,(1) 地域,领域,边界。【组词】:疆土。疆宇(国土)。疆界。疆场(战场)。疆陲(边境)。边疆。海疆。(2) 极限。【组词】:万寿无疆。(3) 划分界限。【例句】:“楚子疆之”。(1) 同“彊(强)”,强大。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lì,(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组词】:吏治。官吏。(2) 旧指小公务员。【组词】: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基本含义

指被封为疆土边境大吏的官员,也泛指在边疆地区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

封疆大吏的意思

封疆大吏 [fēng jiāng dà lì]

1. 亦作“封疆大臣”。亦作“封疆大员”。

3. 明代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和清代的总督、巡抚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类似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故称。

封疆大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封疆大臣”。亦作“封疆大员”。 明 代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和 清 代的总督、巡抚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类似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故称。

《明史·兵志二》:“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
《官场现形记》第四二回:“连升带保,不到二十年工夫,居然做到封疆大吏,在 湖北 巡抚任上,也足足有了三个年头。”
马其昶 《<濂亭集>序》:“朝廷置封疆大臣,率取材 曾 门。”
吴晗 《况钟和周忱》:“周忱 从公元一四三〇年任 江南 巡抚,一直到一四五一年,前后共二十一年,是 明朝 任期最长的封疆大员。”


封疆大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受封疆释义:一,一个;受,小受呗;封疆,封疆大吏。
    • 2.
      七命释义:⒈周代 官爵的第七级,赐国侯伯。《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郑玄 注:“王之卿六命,出封加一等者。郑司农 云:‘出就侯伯之国。’”贾公彦 疏:“此 后郑 先郑 所云,皆据典命而言。以其王之卿六命,出封加一等即七命,是侯伯之国者也。”⒉借指封疆大吏。《明史·蔡子英传》:“自惟身本韦布,智识浅陋,过蒙主将知荐,仕至七命,跃马食肉十有五年,愧无尺寸以报国士之遇。”⒊犹言七名。《史记·天官书》:“兔七命,曰小正、辰星、
    • 3.
      分阃释义:指出任将帅或封疆大吏。
    • 4.
      封圻释义:⒈封畿。《汉书·文帝纪》:“封圻之内,勤劳不处。”颜师古 注:“圻亦畿字。王畿千里。”⒉疆土。宋 梅尧臣《送何都官通判虔州》诗:“楚 越 封圻接,帆檣上下频。”郑观应《盛世危言·建都》:“惟当内修政事,外固封圻。”⒊指封疆大吏。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裕靖节公殉难》:“道光 年间,靖节公(裕谦)由知府荐擢封圻。”
    • 5.
      封疆大吏释义:亦作“封疆大臣”。亦作“封疆大员”。明 代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和 清 代的总督、巡抚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类似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故称。《明史·兵志二》:“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官场现形记》第四二回:“连升带保,不到二十年工夫,居然做到封疆大吏,在 湖北 巡抚任上,也足足有了三个年头。”马其昶《<濂亭集>序》:“朝廷置封疆大臣,率取材 曾 门。”吴晗《况钟和周忱》:“周忱 从公元一四三○年任 江南 巡抚,一直到一四五一年,前后共二十一年,是 明朝 任期最长的封疆大员。”
    • 6.
      封疆大员释义:见“封疆大吏”。
    • 7.
      封疆大臣释义:见“封疆大吏”。
    • 8.
      封疆释义:指统治一方的将帅,明清两代指总督、巡抚等:身任封疆。封疆大吏。
    • 9.
      岳伯释义:相传 尧 舜 时四岳为四方诸侯之长;周 有方伯为诸侯之长。后以“岳伯”泛称封疆大吏。
    • 10.
      岳镇释义:⒈亦作“岳镇”。指封疆大吏。⒉指四岳等名山。
    • 11.
      成画释义:确定的谋划。《明史·四川土司传一·乌蒙乌撒东川镇雄四军民府》:“故封疆大吏纷纷陈情,冀安边隅,而中枢之臣动諉勘报,弥年经月,卒无成画,以致疆事日坏。”
    • 12.
      旗牌释义:⒈亦作“旂牌”。 写有“令”的旗和牌,封建朝廷颁给封疆大吏或钦差大臣作为准其便宜行事的凭据。元 白朴《梧桐雨》楔子:“须知生杀有旗牌,只为军中惜将才,不然斩一胡儿首,何用亲烦圣断来。”明 唐顺之《祭刀文》:“某钦承朝命,给有旗牌。”清 秦朝釪《消寒诗话》:“国家设旂牌,原使封疆得便宜从事,则既服吾以旂牌斩之而后奏;有不合,吾任之。”⒉旗牌官的简称。《清史稿·兵志二》:“﹝ 乾隆 ﹞五十三年諭提、镇不得私立旗牌、伴当等名,致侵兵额。”郭孝成《议和始末》:“刘承恩、蔡廷干 请见 民国 鄂 军都督 黎元洪。先由
    • 13.
      疆圻释义:⒈犹疆界。 ⒉边疆。借指封疆大吏。
    • 14.
      藩阃释义:⒈犹藩垣。 指藩镇等藩卫国土的封疆大吏。⒉明清时布政司之别称。
    • 15.
      贵圉释义:旧时对封疆大吏辖区的敬语。
封疆大吏是什么意思 封疆大吏读音 怎么读 封疆大吏,拼音是fēng jiāng dà lì,封疆大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封疆大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