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骰子 骰子的意思
tóuzi

骰子

简体骰子
繁体
拼音tóu zi
注音ㄊㄡˊ ㄗ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u, ◎ 〔骰子〕骨制的赌具,正方形,用手抛,看落下后最上面的点数。俗称“色(shǎi)子”。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比喻事情的结果不可预料,出现偶然性。

骰子的意思

骰子 [tóu zi]

1. 用象牙、骨头或塑料做的小四方块;每面刻有点数;从一到六;常用一对做各种游戏或赌博;玩法是先摇动骰子,然后抛掷使两个骰子都随意停止在一平面上。

[dice;]

骰子 引证解释

⒈ 赌具。也用以占卜、行酒令或作游戏。多以兽骨制成,为小正方块,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一、四涂以红色,馀涂黑色。掷之视所见点数或颜色为胜负,故又称投子、色子。相传为 三国 魏 曹植 创制。参阅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一。

唐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一:“玲瓏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新五代史·梁广王朱全昱传》:“太祖 宴居宫中,与王饮博, 全昱 酒酣,取骰子击盆而迸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羣蛮聚博其上。骰子亦以骨为之,长寸餘而匾,状若牌子,折竹为筹,以记胜负。”
巴金 《家》十六:“在明亮的灯光下也有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吆喝地掷骰子。”


国语词典

骰子 [tóu zi]

⒈ 一种游戏或赌博用的骨制器具。正方形,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一、四漆红色,其余为黑色,以所掷在正上方的点数或颜色为胜负。此词常混同「色子」一词之音,读为ㄕㄞˇ·ㄗ。也作「色子」、「色数儿」。


骰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色释义:⒈三种颜色。⒉三种容色。⒊指骰子。赌具。掷骰子时一般用三枚,故称。
    • 2.
      不赢释义:⒈不长久。唐 韩愈《独孤府君墓志铭》:“戴美世令,而年再不赢,惟后之成。”⒉不能取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我道:‘他们拿得准赢的么?’乙庚 道:‘用假骰子、假牌,那里会不赢的。’”⒊来不及。左齐《平江十日》:“怪道你们一来,鬼子跑得裤子也穿不赢呢!”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邓秀梅 看见他脸上汗爬水流,出气不赢,连忙招呼他。”
    • 3.
      五木释义:⒈五种取火的木材。⒉古代博具。以斫木为子,一具五枚。古博戏樗蒲用五木掷采打马,其后则掷以决胜负。后世所用骰子相传即由五木演变而来。⒊古代束身的刑具。
    • 4.
      令盆释义:掷骰子用的盆。 一种赌具,可掷骰以行令,故称。《红楼梦》第一○八回:“鸳鸯 想了想道:‘如今姨太太有了年纪,不肯费心,倒不如拿出令盆、骰子来,大家掷个曲牌名儿赌输赢酒罢。’贾母 道:‘这也使得。’便命人取骰、盆放在案上。”
    • 5.
      六赤释义:骰子。唐 李洞《龙州韦郎中先梦六赤后因打叶子以诗上》:“微黄喜兆 庄周 梦,六赤重新掷印成。
    • 6.
      剉角媒人释义:指骰子。
    • 7.
      升官图释义:旧时博戏具的一种。纸上画京外文武大小官位,以骰子掷之。以第一掷为进身之始,其后计点数彩色,以定升降。以四为德,以六为才,以二、三、五为功,以幺为赃,遇德则超迁,才次之,功亦升转,遇幺则降罚。此法古称彩选格,宋 时又称选官图。
    • 8.
      博投释义:指博戏中掷骰子。
    • 9.
      博枭释义:古代一种角胜负的游戏。 以五木为子(即今之骰子),分别刻枭、卢、雉、犊、塞为胜负之采,枭为胜采。后亦泛指赌博。
    • 10.
      博陆释义:⒈即双陆。 古代博戏之采名。《说郛》卷十引 五代 马鉴《续事始》:“《声谱》云:‘博陆,采名也。魏 陈思王 曹子建 制双陆局,置骰子二。至 唐 末有叶子之戏,未知谁置,遂加骰子至於六。’按 乌曹 始置六博之戏,乃行十二棋者。”⒉指 霍光。《后汉书·李固传》:“自非 博陆 忠勇,延年 奋发,大 汉 之祀,几将倾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才非 博陆,而受 姬公 负图之託。”南朝 梁 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王室不造,职臣之由。何者?亲则 东牟,任惟 博陆。”
    • 11.
      博齿释义:即骰子。
    • 12.
      叶子戏释义:古代一种以叶子格为用具的博戏。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咸通 九年,同昌公主 出降,宅于 广化里 …… 韦 氏诸家,好为叶子戏。”清 赵翼《陔馀丛考·叶子戏》:“《品外録》:唐 国(同)昌公主 会 韦 氏族于 广化里,韦 氏诸家好为叶子戏。欧阳公 亦云:唐 人宴聚,盛传叶子格…… 马令《南唐书》:李后主 妃 周氏,又编《金叶子格》,即今之纸牌也。《辽史》称为叶格,见第三卷。则纸牌之戏 唐 已有之。今之以《水滸》人分配者,盖沿其式而易其名耳。”叶子戏的内容各代不尽相同,唐 宋 兼用骰子,明 清 时称马吊牌
    • 13.
      叶子格释义:古代博戏用具。相当于后世骰子格、升官图之类。其用法今已不传。
    • 14.
      呼幺喝六释义:⒈掷骰子时的呼喊声。幺为输点,六为赢点,一般对方掷时喊“幺”,自己掷时喊“六”。泛指赌博时的喧哗声。幺(yāo):一。⒉形容大声呵斥、盛气凌人的样子。
    • 15.
      商枚弄色释义:泛指博戏。商枚,猜枚;弄色,掷骰子。
    • 16.
      喝五吆六释义:⒈掷骰子时的喊声(五、六是骰子的点子),泛指赌博时的喧哗声。⒉形容盛气凌人的样子。
    • 17.
      喝六呼幺释义:指掷骰叫采,赌博喧闹。 骰子的点从一到六。一叫做幺,染红色。掷时常呼喊以求胜。借指赌博。
    • 18.
      堂印释义:⒈宰相居政事堂所用的官印。 唐 韩愈《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暂辞堂印执兵权,尽管诸公破贼年。”唐 王建《送裴相公上太原》诗:“还携堂印向 并州,将相兼权是 武侯。”参见“堂老”。⒉骰子掷双重四称为堂印。唐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饮酒家谓重四为堂印。”清 郝懿行《证俗文·赌博》:“堂印者重四,四者緋也。”
    • 19.
      大话骰释义:大话骰(“大话“书面语是“谎话“),又称“步步高升“,也叫“吹牛“,是一种骰子游戏。
    • 20.
      天九牌释义:赌博用具,即牌九牌,共三十六张,一般为四人共戏。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金陵市 有人豢蜡嘴鸟六……其一能斗天九牌,可与三人合局作胜负。”马三立《开粥厂》:“一副麻将牌,一副拍司牌,两副纸牌,一副天九牌,六个骰子。”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要不弄张破葫芦瓢,割得一小块一小块的,使香火炷上点,做天九牌顶牛玩,输了学驴叫。”

骰子(tou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骰子是什么意思 骰子读音 怎么读 骰子,拼音是tóu zi,骰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骰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