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景 [mù jǐng]
1. 傍晚的景色。
英[ dusk scene; ]
2. 比喻人晚年时的景况。
英[ old age situation; ]
暮景 引证解释
⒈ 傍晚的景象。
引唐 杜牧 《题敬爱寺楼》诗:“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楼。”
唐 灵一 《自大林与韩明府归郭中精舍》诗:“孤烟生暮景,远岫带春暉。”
宋 刘敞 《春阴》诗:“江上浮云聚,城中暮景兼。”
⒉ 指夕阳。景,日光。
引唐 元稹 《种竹》诗:“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栏。”
唐 杜甫 《杜位宅守岁》诗:“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唐 杜甫 《一室》诗:“一室他乡远,空林暮景悬。”
⒊ 比喻垂老之年。
引宋 胡宿 《乞杨安国改官奏》:“安国 授经老臣,年近八十,桑榆暮景,光阴几何?”
清 唐孙华 《中秋夜无月》诗:“暮景欢娱少,深居寂寞多。”
国语词典
暮景 [mù jǐng]
⒈ 日落时的景色。
引唐·杜甫〈送李卿晔〉诗:「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
反曙色
⒉ 老年的景况。也作「莫景」。
暮景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曙色释义:黎明的天色:从窗口透进了灰白的曙色。
暮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登释义:⒈谓连续二十七年皆五谷丰收。亦借指天下太平。《汉书·食货志上》:“三考黜陟,餘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餘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南朝 梁 沉约《劝农访民所疾苦诏》:“三登之美未臻,万斯之基尚远。”⒉谓五穀一年三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耒水》:“﹝ 便县 ﹞县界有温泉,在 郴县 之西北,左右有田数十顷……温水所溉,年可三登。”金 蔡珪《雪拟坡公韵》:“丰年待作三登兆,暮景重开六出花。”
- 2.
促促释义:⒈犹短短的。指时间。三国 魏 曹操《苍舒诔》:“促促百年,亹亹行暮。”⒉犹短短的。指空间。唐 张籍《山头鹿》诗:“山头鹿,双角芟芟,尾促促。”⒊匆匆。晋 陆机《豫章行》:“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唐 刘禹锡《途中早发》诗:“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宋 苏轼《仙都山鹿》诗:“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冯至《北游》诗:“匆匆地来,促促地去,匆促的人生!”⒋拘谨小心貌。唐 韩愈《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歠。”⒌劳苦不安貌。唐 李益《促促曲》:“促促何促促,
- 3.
急景雕年释义:急景:急促的时光;雕年:残年岁暮。光阴急促,岁残年尽。指岁暮景象。形容时间过得飞快。也指岁末。
- 4.
暮景释义:⒈傍晚的景色。 ⒉老年时的景况:桑榆暮景。
- 5.
桑榆末景释义: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同“桑榆暮景”。
- 6.
桑榆晚景释义:同“桑榆暮景”。 宋 苏轼《罢登州谢杜宿州启》:“桑榆晚景,忽蒙收録之恩。”金 王彧《禅颂》诗:“桑榆晚景無多子,針芥人生豈易投。”
- 7.
残年释义:⒈指人的晚年:风烛残年。残年暮景。⒉一年将尽的时候:残年将尽。
- 8.
老不着释义:谓年老不中用。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偏是我老不著暮景桑榆,典了庄宅,卖了田土。”
- 9.
长绳系日释义:比喻留住时光。晋傅玄《九曲歌》:“岁暮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唐李白《惜馀春赋》:“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