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疾 [qǐn jí]
1. 亦作“寑疾”。
3. 卧病。
寝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寑疾”。卧病。
引《左传·昭公七年》:“寡君寝疾,於今三月矣。”
《后汉书·董卓传》:“及 灵帝 寑疾,璽书拜 卓 为 并州 牧。”
《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文帝 寝疾於 仁寿宫,夫人与太子 广 同侍疾。”
清 曾国藩 《唐确慎公墓志铭》:“时总督 陶文毅公 澍 寝疾,公代行使院政事。”
国语词典
寝疾 [qǐn jí]
⒈ 寝,病卧。寝疾,生病,多指重病。
引《礼记·檀弓上》:「盖寝疾,七日而没。」
《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文帝寝疾于仁寿宫,夫人与太子广同侍疾。」
寝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楹梦释义:典出《礼记·檀弓上》。言 孔子 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而见馈食,知道自己不久人世,寝疾七日而没。后因以“两楹梦”借指 孔子 之死。
- 2.
内邸释义:贵族高官府第的内宅。 唐 常衮《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太傅信王墓志》:“乃命中贵人襄事於内邸,宗室属籍哭于外次。”唐 白居易《会王墓志铭》:“唐 元和 五年冬十一月四日,会王 寝疾薨于内邸。”
- 3.
失德释义:过错;罪过;失误。《诗·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愆。”《宋书·桂阳王休范传》:“先帝寝疾弥年,体疲膳少,虽神照无亏,而虑有失德。”《宣和遗事》前集:“南朝天子失德,我兴兵来此吊伐。”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六:“对于团体的缺点知而不说,或说而不想办法,也是失德。”
- 4.
奠楹释义:《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於两楹之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后因以“奠楹”为死亡的婉词。唐 薛稷《润州刺史王美畅妻长孙氏墓志》:“圣历 元年,王府君 止坐挻灾,奠楹俄及。”明 袁宗道《挽周老师》诗之一:“奠楹期已迫,曳履忽无声。”清 赵翼《六哀诗·故傅文忠公》:“公竟染危疾,还朝遽奠楹。”
- 5.
委蜕释义:⒈谓自然所付与的躯壳。《庄子·知北游》:“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金 王若虚《感秋》诗:“此身委蜕耳,毁弃无足惜。”明 张居正《葬地论》:“彼以为此天地之委蜕也,无之而不可藏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惊问,则 端娘 已毙牀上,委蜕犹存。”⒉羽化。唐 刘禹锡《含辉洞述》:“意其尝为食霞御气者之所游息委蜕而去不知其几千百年。”⒊用为死亡的婉词。宋 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委蜕亦何恨,吾皃已长鬣。”王闿运《余世松诔》:“将及秋试,遽婴时沴,寝疾兼旬,溘为委蜕。”
- 6.
寝疾释义:亦作“寑疾”。卧病。《左传·昭公七年》:“寡君寝疾,於今三月矣。”《后汉书·董卓传》:“及 灵帝 寑疾,璽书拜 卓 为 并州 牧。”《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文帝 寝疾於 仁寿宫,夫人与太子 广 同侍疾。”清 曾国藩《唐确慎公墓志铭》:“时总督 陶文毅公 澍 寝疾,公代行使院政事。”
- 7.
忧毁释义:谓居父母之丧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北齐书·魏兰根传》:“遭父丧,庐於墓侧,负土成坟,忧毁殆於灭性。”唐 白居易《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先是,太夫人常寝疾,公衣不解带,髮不櫛者弥年,侍疾执丧,忧毁过礼。”
- 8.
拥佑释义:⒈见“拥祐”。⒉亦作“拥右”。亦作“拥佑”。拥戴帮助;保佑。《汉书·佞幸传·石显》:“元帝 晚节寝疾,定陶恭王 爱幸,显 拥祐太子颇有力。”《汉书·元后传》:“时 凤 在位,与皇后、太子同心忧惧,赖侍中 史丹 拥右太子。”唐 司空图《观音忏文》:“或不幸以逢尤,或求全而受毁,即常希拥佑,必保孤危。”《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章惠皇太后,拥佑圣躬,义专繫子,礼须别祠。”
- 9.
浃旬释义:一旬,十天。《隶释·汉卫尉衡方碑》:“受任浹旬,庵离寝疾,年六十有三。”《宋书·武帝纪论》:“﹝ 高祖 ﹞曾不浹旬,夷凶翦暴。”《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比皇帝到闕,动涉浹旬,请太后临朝听政。”胡三省 注:“十日为浹旬。”明 许自昌《水浒记·闺晤》:“近则浹旬,远几一月,纔到家中料理一番。”龚尔位《己酉三月送春麓山作》诗:“浹旬苦风雨,闭户不知春。”
- 10.
申延释义:延长。南朝 梁 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子良 又问:‘既灵圣垂旨,敢希久停,可得申延数年不?’”《梁书·殷钧传》:“谨当循復圣言,思自补续,如脱申延,实由亭造。”《南史·刘霁传》:“母 明氏 寝疾,霽 年已五十,衣不解带者七旬……夜中感梦,见一僧谓曰:‘夫人算尽,君精诚篤志,当相为申延。’后六十餘日乃亡。”
- 11.
起起释义:⒈呼人起立声。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 孔子 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讖合之,知命当终,有顷寝疾……不得已,载病到 元城县,疾篤不进,其年六月卒。”宋 苏轼《次韵潜师放鱼》:“劝将浄业种西方,莫待梦中呼起起。”冯应榴 合注:“此言不待临死而懺悔求福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东光 马大还,尝夏夜裸卧 资胜寺 藏经阁,觉有人曳其臂曰:‘起起。’”⒉催促声。清 黄遵宪《潮州行》:“起起呼使坐,软语相慰抚。”
- 12.
还归释义:⒈返回。应劭《风俗通·怪神》引《管子》:“齐公 出於泽,见衣紫衣,大如轂,长如辕,拱手而立。还归,寝疾,数月不出。”汉 王充《论衡·恢国》:“孝明 加恩,则论徙边;今上宽惠,还归州里。”《西游记》第七七回:“老孙 还归本洞,称王道寡,耍子儿去罢。”清 顾炎武《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淞江 亭畔坐垂纶,还归被褐出负薪。”⒉归顺,归附。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昔 袁术 僭逆,王诛将加,则 庐江 太守 刘勋,先举其郡,还归国家。”⒊归还。《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当时统制打死
- 13.
长生殿释义:⒈唐 代宫中之寝殿。《旧唐书·张廷珪传》:“则天 从其言,即停所作,仍於 长生殿 召见,深赏慰之。”《旧唐书·越王係传》:“后令内謁者监 段恒俊 与 越王 谋,召中官有武勇者二百餘人,授甲於 长生殿。”亦称“长生院”。《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四年》:“太后寝疾,居 长生院。”胡三省 注:“长生院,即 长生殿;明年五王诛二 张,进至太后所寝 长生殿,同此处也。盖 唐 寝殿皆谓之 长生殿。此 武后 寝疾之 长生殿,洛阳宫 寝殿也。肃宗 大渐,越王 係 授甲 长生殿,长安 大明宫 之寝殿也。”⒉华清宫 殿名,即
- 14.
门弟子释义:谓乃门的弟子。《论语·泰伯》:“ 曾子 有疾,召门弟子。” 唐 韩愈 《送王秀才序》:“吾常以为 孔子 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徧观而尽识也。” 陈白尘 《中国剧坛的骄傲--序<田汉话剧选>》:“作为 田汉 的门弟子,作为南国社的一员,我是不能已于言了。”亦省称“ 门弟 ”。 陈蜕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一从寝疾呼门弟,久废徒行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