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堪 [kě kān]
1. 用于问句句首,等于说“那堪”、“怎堪”,即“那能禁得住”、“怎能受得了”
例可堪回首。——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英[how be able to endure or bear;]
可堪 引证解释
⒈ 犹言那堪,怎堪。
引唐 李商隐 《春日寄怀》诗:“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明 吴梦旸 《送胡孟弢邑博之沅江》诗:“可堪寥落思,木叶 洞庭 波。”
吕碧城 《偕诸女伴探梅邓尉率题十绝》之七:“欲折琼枝上清去,可堪无女怨高邱。”
⒉ 可以承受。
引宋 范仲淹 《与谢安定屯田书》:“某尝与先生接,而见貽之书,意爱甚隆,非某之可堪也。”
国语词典
可堪 [kě kān]
⒈ 那堪、怎堪。
引宋·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⒉ 可以承受。
引宋·范仲淹〈谢安定屯田〉:「意爱甚隆,非某之可堪也。」
可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佛狸祠释义:古祠名。遗址在今 江苏 六合县 东南的 瓜步山 上。北魏 太武帝(字 佛貍)于 宋 元嘉 二十七年击败 王玄谟 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貍祠”。见《魏书·世祖纪下》、宋 陆游《入蜀记》卷二。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可堪回首,佛貍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宋 岳珂《桯史·稼轩论词》引此词,佛貍 作“佛狸”。
- 2.
创艾释义:亦作“创刈”。谓因受惩治而畏惧;戒惧。《汉书·冯奉世传》:“羌 虏破散创艾,亡﹝逃﹞出塞。”颜师古 注:“创艾谓惩惧也。”《后汉书·南匈奴传》:“北单于创刈南兵,又畏 丁令、鲜卑,遯逃远去。”宋 苏轼《与朱鄂州书》:“有 神山乡 百姓 石揆 者,连杀两子。去岁夏中,其妻一产四子,楚毒不可堪忍,母子皆毙,报应如此,而愚人不知创艾。”清 侯方域《壮悔堂记》:“呜乎!以古人学成行立之年,而余始稍稍知自创艾,日其餘几!”
- 3.
憾惜释义:遗憾惋惜。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虽然这两纸很不妨公开,然而终究觉得秘密一点更为温馨;又想如或被蠹鱼蟑螂污损了,更是不可堪的憾惜。”叶圣陶《城中·病夫》:“他迟疑了一会,以憾惜的声气说道。”
- 4.
有程释义:有期限;有定额。汉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官作自有程,与筑谐汝声。”晋 干宝《搜神记》卷五:“淮南 全椒县 有 丁新妇 者,本 丹阳 丁氏 女,年十六,适 全椒 谢 家。其姑严酷,使役有程。不如限者,仍便笞捶不可堪。”
- 5.
虐遇释义:虐待。唐 孟棨《本事诗·徵异》:“復娶妻 李氏,悍怒狠戾,虐遇五子,日鞭箠之。”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二章第一节:“满 人虐遇 汉 人,无人不愤。”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修 黎者,以千七百九十二年生于 英 之名门……比入中学,大为学友暨校师所不喜,虐遇不可堪。”
- 6.
衰齿释义:年老。 唐 韦应物《始闻夏蝉》诗:“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羣。”明 文徵明《除夕》诗:“衰齿可堪时数换,穷愁应与岁俱除。”清 曹寅《滁州清流关道中》诗:“衰齿谢五欲,名理忘筌蹄。”
- 7.
讯掠释义:谓拷打审问。《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四年》:“使坊市恶少年罗告富室,诬以罪恶,捕繫地牢,讯掠取服。”宋 无名氏《异闻总录》卷四:“我再入牢狱,讯掠惨苦,今岂復可堪。”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天赐夫人》:“人白昼入其中,皆恐怖毛竖。旁近言,静夜时闻讯掠声,故过者或迂路避之。”
- 8.
都辇释义:京城,国都。《三国志·吴志·胡综传》:“权 又问可堪何官,综 对曰:‘未可以治民,且试以都輦小职。’”《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四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国郡在輦轂下,故曰都輦。”《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乐只衎而欢飫无匱,都輦殷而四奥来暨。”李善 注:“輦,王者所乘,故京邑之地,通曰輦焉。”《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陛下常言:‘吾当跨三皇,超五帝,下视 商 周,使万世不可及。’今日之势如何?能自復回都輦乎?”
- 9.
雪窖释义:⒈积雪覆盖下的地窖。 宋 汪元量《浮丘道人招魂歌》:“嚙氊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苍穹。”金 宇文虚中《郑下赵光道与余有十五年家世之旧因各题数句》诗:“脱身枳棘下,顾我雪窖中。”⒉借指酷寒和酷寒的地区。《宋史·朱弁传》:“其后,伦 復归,又以 弁 奉送 徽宗 大行之文为献,其辞有曰:‘叹马角之未生,魂消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清 黄遵宪《归过日本志感》诗:“今日荷戈边塞去,可堪雪窖復冰天。”⒊比喻水珠飞溅的水潭。金 元好问《宝岩纪行》诗:“哀湍下絶壑,电击龙怒鬭。崩奔飜雪窖,莹滑泻琼甃。”清 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