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价 [gū jià]
1. 估计商品价格。
例估价表。
英[ appraise value; ]
2. 对人或事物给以评价。
例对历史人物的估价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
英[ calculate; evaluate; ]
估价 引证解释
⒈ 物品大抵估计的价格。
引唐 陆贽 《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于沿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且又虚张估价,不务準平。”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过关祇按估价,每百两加税不得过于五两。”
⒉ 指估计物品的价格。
引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财产估价原则,应该以现值为率。”
⒊ 对人或事物的评价。
引马南邨 《燕山夜话·文天祥论学》:“我们现在对于 文天祥 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有必要做出新的估价。”
魏巍 《创造幸福的家乡》:“这篇著作,不仅进一步给 中国 农民指出了富裕的、幸福的道路,而且对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伟大的革命意义,给予了极其正确与极其深刻的估价。”
国语词典
估价 [gū jià]
⒈ 估算物品的价格。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又抄取周四店中布疋,估价一百金。」
《儒林外史·第五回》:「你要讨猪,照时值估价,拿几两银子来,领了猪去。」
估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赀之躯释义:赀:估量。指不能以资财估价的身体。极言人之高贵。
- 2.
估价释义:⒈(-∥-)估计商品的价格:请给这件古董估个价吧。⒉对人或事物给以评价:对历史人物的估价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
- 3.
估评释义:估价。
- 4.
占卖释义:估价出售。
- 5.
台估释义:抬高估价。
- 6.
官估释义:谓官定价格。《宋史·职官志十一》:“太平兴国 二年,詔:‘诸道所给幕职、州县官奉,颇闻官估价高,不能充七分之数。宜令三分给一分见钱,二分折色,令通判面估定官物,不得亏损其价。’”《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七年》:“初,江 湖 运盐既杂恶,官估復高,故百姓利食私盐。由是盗贩者众,捕之急则起为盗。”
- 7.
平均地权释义:孙中山 所主张的解决 中国 土地问题的方针。 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主张用征收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办法,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性。所拟办法是:私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国家按价征税,以后涨高的地价归公,同时保留由国家照呈报地价收买的权利,以防地主少报地价。1924年改组中国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进一步提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希望实现“耕者有其田”。
- 8.
当铺释义:专门收取抵押品而借款给人的店铺。借款多少,按抵押品的估价而定。到期不赎,抵押品就归当铺所有。
- 9.
执业释义:(律师、医生、会计和某些中介服务机构的人员等)进行业务活动:执业律师。房地产估价师必须先取得执业资格。
- 10.
抬估释义:抬高估价。
- 11.
擡估释义:抬高估价。 《旧唐书·宪宗纪上》:“元和 五年都收卖盐价钱六百九十八万五千五百贯。校量未改法已前四倍擡估,虚钱一千七百四十六万三千七百贯。”《新五代史·周臣传·王章》:“百官俸廩,皆取供军之餘不堪者,命有司高估其价,估定又增,谓之‘擡估’。”
- 12.
无赀释义:⒈亦作“无资”。无可估价;不可计算。⒉没有钱财。
- 13.
月平释义:谓每月平定市价。《周礼·天官·小宰》“听卖买,以质剂”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质剂,谓市中平贾,今时月平是也。”孙诒让 正义:“月平者,汉 时市价盖每月评定贵贱,若今时朔望为长落也。《汉书·食货志》载 王莽 令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即此月平也。”《新唐书·食货志二》:“税物估价,宜视月平,至京与色样符者,不得虚称折估。”
- 14.
物估释义:物价。唐 韩愈《曹成王碑》:“王始政於 温,终政於 襄,恒平物估,贱歛贵出,民用有经。”亦指对物品的估价。明 丘濬《大学衍义补·制国用·市粜之令》:“京师和糶,多被抑配,或物估踰於价。”
- 15.
章估释义:衡量;估价。
- 16.
算法经济释义:数据成为社会、企业和个人已经无法忽视的资产时,算法是这些数据资产估价及交换的载体,这将会推动一些有意思的新的经济模式产生。
- 17.
粗估释义:粗略地估计;毛估:这幅画粗估价值上千元。
- 18.
贴射释义:宋 代所实行的一种有关茶叶买卖的税收制度。 商人直接向园户买茶,茶官居中估价,以估定价与园户的实际售出价之间的差额入官。茶亦须先经官验定,园户不得私售。宋 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二》:“淳化 二年,令商贾就园户买茶,公於官场贴射,始行贴射法。”《宋史·食货志下五》:“其法以十三场茶买卖本息併计其数,罢官给本钱,使商人与园户自相交易,一切定为中估,而官收其息。如鬻 舒州、罗源 场茶,斤售钱五十有六,其本钱二十有五,官不復给,但使商人输息钱三十有一而已。然必輦茶入官,随商人所指予之,给券为验,以防私售,故有贴射
- 19.
驳估释义:亦作“駮估”。对估价持不同意见而互相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