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对文 对文的意思
duìwén

对文

简体对文
繁体對文
拼音duì wén
注音ㄉㄨㄟˋ 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uì,(1) 答,答话,回答。【组词】:对答如流。无言以对。(2) 朝着。【组词】:对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组词】:对面。(4) 跟,和。【例句】:对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组词】:对立。对流。对接。对称(chèn)。对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组词】:对于。对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组词】:对待。(8) 照着样检查。【组词】:核对。校(jiào )对。(9) 投合,适合,使相合。【例句】:对应(yìng )。对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组词】:神色不对。(11) 双,成双的。【组词】:配对。对偶。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组词】:对开。(13) 搀和(多指液体)。【组词】:对水。(14) 量词,双。【组词】:一对鹦鹉。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基本含义

指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或批评。

对文的意思

对文 [duì wén]

1. 谓诗文中词句相对偶。

3. 训诂学上指意义相反或关联的词句相对成文。对文对于辨析词义和考订文字有一定的作用。

对文 引证解释

⒈ 谓诗文中词句相对偶。

唐 孔颖达 《尚书正义序》:“古人言誥,惟在达情,虽復时或取象,不必辞皆有意。若其言必托数,经悉对文,斯乃鼓怒浪於平流,震惊飆於静树。”

⒉ 训诂学上指意义相反或关联的词句相对成文。对文对于辨析词义和考订文字有一定的作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二》:“《禹贡》云:‘ 彭蠡 既瀦,阳鸟攸居;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以对文言,则 彭蠡 水之所瀦,三江水之所入,非入於 震泽 也。”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逸周书二》“农民”:“‘水性归下,农民归利。’案:此本作‘水性归下,民性归利’。民性与水性对文……《玉海》六十引此正作‘民性归利’。”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字对文而误解例》:“凡大小、长短、是非、美恶之类,两字对文,人所易晓也。”


对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铨释义:唐 代对文武官吏选授考课,由吏部和兵部之尚书、侍郎分掌其事。 尚书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中铨、东铨,掌八品、九品选,合称三铨。其后皆归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新唐书·选举志下》:“凡选有文武,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皆为三銓,尚书、侍郎分主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选人先遭涂毁文书者,令三銓止除诈伪,余復旧规。”胡三省 注:“《唐六典》:‘吏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官吏,以三銓分其选:一曰尚书銓,二曰中銓,三曰东銓。或云吏部东西銓并流外銓为三銓。’”按,唐 乾元 中侍郎
    • 2.
      伯长释义:⒈古代对地方官的泛称。 ⒉旧时对文章、品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⒊古代军中统率百人的卒长。
    • 3.
      俳优畜之释义:当作演戏逗乐来畜养他。 指古时皇帝对文人的态度。
    • 4.
      农力释义:⒈犹努力。 《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王引之《经义述闻·左传中》:“‘农力以事其上’与‘尚能而让其下’对文,则农力非耕田之谓也。《广雅》:‘农,勉也。’言勉力以事其上也。农力犹努力,语之转耳。”⒉农耕的劳力。宋 李觏《感事》诗:“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
    • 5.
      击碎唾壶释义:唾壶:古代的痰盂。 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6.
      击缺唾壶释义: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7.
      刻饰释义:⒈雕刻装饰。⒉比喻对文辞的过分修饰润色。⒊古代妇女的一种梳理方式。以胶刷鬓发,使齐整如刻画。
    • 8.
      千音族释义:最近新兴的一个网络群体,其主要特征是对音乐的迷恋和对文字的渴望。
    • 9.
      取舍释义:要或不要;选择:取舍得宜。对文化遗产,应该有批判地加以取舍。
    • 10.
      唾壶击碎释义: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11.
      嘒管行车释义:唐 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 气絶,尝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嘒管,形容管籥之声。后因以“嘒管行车”作为对文人才士死去的颂美之词。
    • 12.
      图乙释义:谓对文章的涂抹勾画。
    • 13.
      土老冒释义:一般是教育修养不高的人对文化思想落后、生活方式古老或衣物穿着简陋之人士的蔑视之词。
    • 14.
      对文释义:⒈谓诗文中词句相对偶。 ⒉训诂学上指意义相反或关联的词句相对成文。对文对于辨析词义和考订文字有一定的作用。
    • 15.
      将宿释义:犹送迎。 《管子·五辅》:“发伏利,输墆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金廷桂 参解:“《尔雅·释言》:‘将,送也。’……宿,又通‘速’,召请也。然则‘将宿’者,送迎也。与上下文‘修道路,便关市’文义一贯。”一说为“行止”。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两字对文而误解例》:“‘将宿’二字对文。《广雅·释詁》:‘将,行也;宿,止也。’然则‘将宿’二字犹言‘行止’。”
    • 16.
      归脤释义:赠送祭社稷或祭宗庙所用的生肉。归,通“馈”。《周礼·秋官·大行人》:“閒问以諭诸侯之志,归脤以交诸侯之福。”孙诒让 正义:“此言脤不言膰者,对文则脤为祭社稷肉,膰为祭宗庙肉。散文则祭宗庙肉亦得称脤,以其同盛於蜃器也。”《穀梁传·定公十四年》:“天王使 石尚 来归脤。”范宁 注:“脤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
    • 17.
      批评释义:对优缺点进行分析。 专指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与“表扬”相对:培养对文章的鉴赏和批评的能力。不要听不得批评。
    • 18.
      批语释义:⒈对文章等写下的评语。⒉批示文件的话。
    • 19.
      挂秦金释义:高价征求对文章的意见。唐 李峤《市》诗:“徒知观 卫 玉,詎肯挂 秦 金?”参见“一字千金”。
    • 20.
      排序释义:又称“分类”。按关键字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次序,对文件中的全部记录重新排列的过程。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运算。分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两大类。内部排序中常用的方法有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基数排序等。

对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铨释义:唐 代对文武官吏选授考课,由吏部和兵部之尚书、侍郎分掌其事。 尚书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中铨、东铨,掌八品、九品选,合称三铨。其后皆归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新唐书·选举志下》:“凡选有文武,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皆为三銓,尚书、侍郎分主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选人先遭涂毁文书者,令三銓止除诈伪,余復旧规。”胡三省 注:“《唐六典》:‘吏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官吏,以三銓分其选:一曰尚书銓,二曰中銓,三曰东銓。或云吏部东西銓并流外銓为三銓。’”按,唐 乾元 中侍郎
    • 2.
      伯长释义:⒈古代对地方官的泛称。 ⒉旧时对文章、品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⒊古代军中统率百人的卒长。
    • 3.
      俳优畜之释义:当作演戏逗乐来畜养他。 指古时皇帝对文人的态度。
    • 4.
      农力释义:⒈犹努力。 《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王引之《经义述闻·左传中》:“‘农力以事其上’与‘尚能而让其下’对文,则农力非耕田之谓也。《广雅》:‘农,勉也。’言勉力以事其上也。农力犹努力,语之转耳。”⒉农耕的劳力。宋 李觏《感事》诗:“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
    • 5.
      击碎唾壶释义:唾壶:古代的痰盂。 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6.
      击缺唾壶释义: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7.
      刻饰释义:⒈雕刻装饰。⒉比喻对文辞的过分修饰润色。⒊古代妇女的一种梳理方式。以胶刷鬓发,使齐整如刻画。
    • 8.
      千音族释义:最近新兴的一个网络群体,其主要特征是对音乐的迷恋和对文字的渴望。
    • 9.
      取舍释义:要或不要;选择:取舍得宜。对文化遗产,应该有批判地加以取舍。
    • 10.
      唾壶击碎释义: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 11.
      嘒管行车释义:唐 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 气絶,尝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嘒管,形容管籥之声。后因以“嘒管行车”作为对文人才士死去的颂美之词。
    • 12.
      图乙释义:谓对文章的涂抹勾画。
    • 13.
      土老冒释义:一般是教育修养不高的人对文化思想落后、生活方式古老或衣物穿着简陋之人士的蔑视之词。
    • 14.
      对文释义:⒈谓诗文中词句相对偶。 ⒉训诂学上指意义相反或关联的词句相对成文。对文对于辨析词义和考订文字有一定的作用。
    • 15.
      将宿释义:犹送迎。 《管子·五辅》:“发伏利,输墆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金廷桂 参解:“《尔雅·释言》:‘将,送也。’……宿,又通‘速’,召请也。然则‘将宿’者,送迎也。与上下文‘修道路,便关市’文义一贯。”一说为“行止”。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两字对文而误解例》:“‘将宿’二字对文。《广雅·释詁》:‘将,行也;宿,止也。’然则‘将宿’二字犹言‘行止’。”
    • 16.
      归脤释义:赠送祭社稷或祭宗庙所用的生肉。归,通“馈”。《周礼·秋官·大行人》:“閒问以諭诸侯之志,归脤以交诸侯之福。”孙诒让 正义:“此言脤不言膰者,对文则脤为祭社稷肉,膰为祭宗庙肉。散文则祭宗庙肉亦得称脤,以其同盛於蜃器也。”《穀梁传·定公十四年》:“天王使 石尚 来归脤。”范宁 注:“脤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
    • 17.
      批评释义:对优缺点进行分析。 专指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与“表扬”相对:培养对文章的鉴赏和批评的能力。不要听不得批评。
    • 18.
      批语释义:⒈对文章等写下的评语。⒉批示文件的话。
    • 19.
      挂秦金释义:高价征求对文章的意见。唐 李峤《市》诗:“徒知观 卫 玉,詎肯挂 秦 金?”参见“一字千金”。
    • 20.
      排序释义:又称“分类”。按关键字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次序,对文件中的全部记录重新排列的过程。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运算。分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两大类。内部排序中常用的方法有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基数排序等。

对文造句

1.他生长在书香门第之家,对文学颇有兴趣,耳濡目染,很快就学会了写作。

2.对文化遗产一概否定,采取厚今薄古的态度,也不好。

3.这段文字对文章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4.对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触类旁通,什么都难不倒他。

5.对文章的中心的概括应再简略些。

6.教授首先对文章作了初步讲解,他对文章所描写的时代进行了。

7.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

8.试着通过文章题目以及段落第一句话对文章大意进行推测。

9.其实概括中国历史有很多方面和途径,例如对文化,对思想等等。

10.基于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和认同,读这些文章时,不少教师读得声情并茂,绘声绘色。

对文(dui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对文是什么意思 对文读音 怎么读 对文,拼音是duì wén,对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对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