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 [shuò fāng]
1. 北方。
例北方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书·尧典》
英[north;]
朔方 引证解释
⒈ 北方。
引《书·尧典》:“申命 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蔡沉 集传:“朔方,北荒之地。”
《楚辞·刘向<九叹·远游>》:“遡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於朔方。”
王逸 注:“周徧流行於北方也。”
鲁迅 《野草·雪》:“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⒉ 郡名。 西汉 元朔 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 朔方,今 内蒙古自治区 杭锦旗 北。 东汉 末废。参阅《汉书·地理志下》、 清 吴卓信 《汉书地理志补注·朔方郡》。
引《汉书·卫青传》:“元朔 五年春,令 青 将三万骑出 高闕 …… 代 相 李蔡 为轻车将军,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 朔方。”
国语词典
朔方 [shuò fāng]
⒈ 北方。
引《书经·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唐·裴铏《昆仑奴》:「某家本富,居在朔方。」
⒉ 郡名。汉武帝驱逐匈奴,收复河南时所设。即今绥远省河套附近。
朔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洪释义:宋 洪适、洪遵、洪迈 三兄弟的合称。《宋史·洪适传》:“皓 使朔方,适 年甫十三,能任家事。以 皓 出使,恩补脩职郎。绍兴 十二年,与弟 遵 同中博学宏词科。高宗 曰:‘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宜升擢。’遂除敕令所删定官。后三年,弟 迈 亦中是选。由是三 洪 文名满天下。”
- 2.
亭徼释义:边境上的防御工事。亦指边防要地。《史记·平準书》:“新秦中 或千里无亭徼,於是诛 北地 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徼,塞也。”宋 尹洙《息戍》:“国家割弃朔方,西师不出三十年,而亭徼千里,环重兵以戍之。”明 唐顺之《李封君七十寿序》:“蛮夷亦息戈负耒喁喁然自嚮於亭徼之外。”
- 3.
信臣释义:⒈忠诚可靠之臣。 《左传·宣公十五年》:“寡君有信臣,下臣获考死,又何求?”唐 柳宗元《与顾十郎书》:“赖 中山 刘禹锡 等,遑遑惕忧,无日不在信臣之门,以务白大德。”明 陈子龙《通敌实出权宜疏》:“如 唐 人用 回紇 之师,事诚有之,然必中国有信臣精卒,如 李、郭 之将,朔方、陇右 之兵,而后可。”⒉使臣,使者。《韩非子·十过》:“王其趣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清 梅曾亮《送周石生序》:“天子为之发信臣,封密詔,官驰吏奔,往返万餘里。”
- 4.
六钧释义:《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颜高 之弓六钧。 ’皆取而传观之。”杜预 注:“颜高、鲁 人。三十斤为钧,六钧百八十斤。古称重,故以为异强。”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汉 应瑒《驰射赋》:“顾摧 月支,须紆六钧,口弯七规。”唐 张说《将赴朔方军应制》诗:“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宋 苏轼《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之一:“贾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
- 5.
军屯释义:⒈指驻屯的军队。《前汉书平话》卷上:“朕思之,陈豨 造反,多因为寡人与 陈豨 军屯衣甲器物,是他 韩信 执用的物件,以此上仇寡人之寃。”陈毅《长相思·冀鲁豫道中》词:“昼趲行,夜趲行,敌伪关防穿插勤。到处有军屯。”⒉谓利用驻屯军队就地耕种土地。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一》:“有所谓军屯者,如 汉武 元鼎 六年,初置 张掖、酒泉郡,而 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责六十万人戍田之是也。”
- 6.
募民释义:征募民众。 《史记·平準书》:“於是募民能输及转粟於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汉书·武帝纪》:“﹝ 元朔 二年﹞夏,募民徙 朔方 十万口。”
- 7.
北河释义:⒈清 以前 黄河 自今 内蒙古 磴口县 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北支约当今 乌加河,时为 黄河 正流,对南支而言,称 北河。《汉书·武帝纪》:“元封 元年……出 长城,北登 单于臺,至 朔方,临 北河。”⒉清 雍正 八年置 直隶 河道总督,掌防治 直隶(今 河北省)境内的南北 运河、永定、大清、子牙、滹沱 等河,时称总督为 北河 总督,所管诸河为 北河。乾隆 十四年后 北河 总督例由 直隶 总督兼理。⒊星官名,属井宿。《晋书·天文志上》:“南河、北河各三星,夹东井。”《北史·隋炀帝纪》:“﹝ 大业 三年﹞二
- 8.
南土释义:⒈南方地区。 《诗·大雅·崧高》:“往近王舅,南土是保。”孔颖达 疏:“当於南方之土,於是安居之矣。”《左传·昭公九年》:“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唐 牛僧孺《玄怪录·崔绍》:“南土风俗,恶他舍之猫产子其家,以为大不祥。”清 姚燮《哀雁》诗:“自云朔方岁饥苦,欲托残生到南土。”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君自南土来书,谓:‘邇者振大 汉 之天声,想诸公都在剑影光中,抵掌而谈。不慧远适异国,唯有神驰左右耳。’”⒉方言。指鸦片烟。沙汀《困兽记》二三:“当他靠上烟灯,把那些饴糖般的
- 9.
发策释义:⒈发出策问。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称为策问,简称策。《汉书·公孙弘传》:“上乃使 朱买臣 等难 弘 置 朔方 之便。发十策,弘 不得一。”颜师古 注:“言其利害十条,弘 无以应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主文者侍中 刘霄,故 辽 官,降於 金,愤 宋 助伐 金,发策,问 宋上皇 无道,少帝 失信,举人承风旨,极口詆毁。”⒉指所发出的策问。《宋史·道学传二·尹焞》:“尝应举,发策有诛 元祐 诸臣议……不对而出。”⒊发动策划。《后汉书·郅恽传》:“方今镇、岁、荧惑并在 汉 分翼、
- 10.
哀哀释义:悲伤不已貌。《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郑玄 笺:“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晋 潘岳《马汧督诔》:“哀哀 建威,身伏斧质。”唐 李咸用《湘浦有怀》诗:“鸿雁哀哀背朔方,餘霞倒影画 瀟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书僮吓的不敢言语,只哀哀的哭。”赵朴初《访广岛》诗之三:“哀哀欲絶絶復言,满座闻之摧心肝。”
- 11.
四镇释义:⒈四座大山。镇,一方的主要山岳。⒉镇守四方的四将军。⒊北魏以碻磝、滑台、洛阳、虎牢为河南四镇。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河南四镇》。⒋唐代称朔方、泾原、陇右、河东四节度为四镇。见《新唐书·陆贽传》。又以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为西境四镇。见《新唐书·王孝杰传》。
- 12.
回乐峰释义:回乐县 境内的一个山峰。回乐县 唐 属 灵州,为朔方节度治所,在今 甘肃 灵武 西南。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诗:“回乐峰 前沙似雪,受降城 外月如霜。”清 宋徵舆《古意》诗:“咸阳桥 上三年梦,回乐峰 前万里愁。”清 纳兰性德《念奴娇·宿汉儿邨》词:“回乐峰 寒,受降城 远,梦向家山扰。”
- 13.
宸旨释义:帝王的旨意。唐 李适《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诗:“豹略恭宸旨,雄文动睿情。”《旧唐书·韦澳传》:“吾不为时相所信,忽自宸旨,委以使务,必以吾他歧得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金 人内侵,二帝北狩,臣 构 以 道君皇帝 之子,奉宸旨以总六师,握兵马元帅之权。”
- 14.
寖少释义:逐渐减少。《新唐书·王忠嗣传》:“初,在 朔方,至互市,輒高偿马直,诸蕃争来市,故蕃马寖少,唐 军精。”明 方孝孺《好古斋记》:“今则不然,修其业以自鬻於人,及既得位,则弃所学,以富贵其身,是以功名之见於世者寖少矣。”
- 15.
市狱释义:⒈商市和监狱。旧时均为奸人牟利的场所,故并称。《晋书·郭璞传》:“夫以区区之 曹参,犹能遵 盖公 之一言,倚清靖以镇俗,寄市狱以容非。”《宋书·孝武帝纪》:“故沿情察讼,鲁 师致捷;市狱勿扰,汉 史飞声。”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狱也,市也,二事也。狱如教唆词讼,资给盗贼;市如用私斗秤欺谩变易之类,皆姦人图利之所。若穷治尽,则事必枝蔓,此等无所容,必为乱,非省事之术也。”参见“狱市”。⒉指司法的官吏。《新唐书·李景略传》:“李怀光 为 朔方 节度使,署巡官。五原 将 张光 杀其妻,以貲市狱,前后不能
- 16.
并同释义:⒈共同;一起。《东观汉记·张奂传》:“﹝张奂﹞使匈奴休屠各及朔方乌桓并同反叛。”⒉全同。《隋书·礼仪志五》:“今耕根车,以青为质,三重施盖,羽葆雕装,并同玉輅。”唐韩愈《袁州申使状》:“今既频奉文牒,前后并同,在愈不胜战惧之至。”
- 17.
应条释义:⒈谓所犯合乎禁令。《汉书·翟方进传》:“河平 中,方进 转为博士。数年,迁 朔方 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輒举,甚有威名。”杨树达《<汉书>窥管》卷九:“苏舆 曰:应条谓应科条,吏有无状如科条所禁者,察出輒举奏也…… 树达 按:条谓詔条,所谓六条者也。”⒉蛴螬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蛴螬》。
- 18.
建置释义:⒈亦作“建寘”。扶植。《左传·昭公七年》:“吾子取 州,是免敝邑於戾,而建寘 丰氏 也。”⒉建立;设置。《汉书·武五子传赞》:“后遂命将出征,略取 河南,建置 朔方。”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夫树犹亲戚,土犹士民,建置不久,则轻下慢上。”唐 柳宗元《四门助教厅壁记》:“参明堂之政,原大教之极,其建置之道弘也。”清 江上蹇叟《通番之始》:“若其地理之分合,建置之沿革,则均不详也。”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古时所谓‘国’本是等于部落的意思,所谓‘封建藩卫’也不过是建置大小不等的各种殖民部
- 19.
弊恶释义:⒈恶劣。《百喻经·雇倩瓦师喻》:“此弊恶驴,须臾之顷,尽破我器。”⒉破旧。《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时 朔方军 资装不至,旗服弊恶,宣武 人嗤之曰:‘乞子能破贼乎!’”
- 20.
戎落释义:戎族聚居地。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唐书·狄仁杰传》:“出为 寧州 刺史,抚和戎落,得其欢心,郡人勒碑以颂。”《资治通鉴·唐代宗永泰元年》:“子仪 以 灵武 初復,百姓彫弊,戎落未安,请以 朔方 军粮使 三原 路嗣恭 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