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宣付 宣付的意思
xuān

宣付

简体宣付
繁体
拼音xuān fù
注音ㄒㄨㄢ ㄈ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ān,(1) 公开说出,散布。【组词】:宣讲。宣传。宣战。宣称。宣言。宣叙调。心照不宣。(2) 疏导。【组词】:宣泄。(3) 古代帝王的大室。(4)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组词】:宣付。宣召(皇帝召见)。宣诏(传旨)。(5) 姓。

fù,(1) 交,给。【组词】:支付。托付。付款。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付讫。付出。付与。付之一笑。付诸东流。(2) 量词,指中药(亦作“服”)。【组词】:一付药。

基本含义

公开宣布并支付款项

宣付的意思

宣付 [xuān fù]

1. 宋元以来谓皇帝的诏令交付外廷官署办理。

3. 明令交付。

宣付 引证解释

⒈ 宋 元 以来谓皇帝的诏令交付外廷官署办理。

《宋史·礼志二四》:“通事舍人引 鋹 就献俘位,将校等诣楼前舞蹈讫,次引露布案诣楼前北向,宣付中书门下,如宣制仪。”
《明史·奸臣传·阿合马》:“阿合马 所用部官,左丞 许衡 以为多非其人,然已得旨咨请宣付,如不与,恐异日有辞。”

⒉ 明令交付。按, 清 和 民国 设国史馆,当时规定凡有特殊功绩或足为后世楷模者,由皇帝或政府将其生平事迹交国史馆立传,谓之宣付史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这件事已经由督、抚、学三大宪联衔出奏,请宣付史馆,大约可望准的。”


宣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宣付释义:⒈宋 元 以来谓皇帝的诏令交付外廷官署办理。《宋史·礼志二四》:“通事舍人引 鋹 就献俘位,将校等诣楼前舞蹈讫,次引露布案诣楼前北向,宣付中书门下,如宣制仪。”《明史·奸臣传·阿合马》:“阿合马 所用部官,左丞 许衡 以为多非其人,然已得旨咨请宣付,如不与,恐异日有辞。”⒉明令交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这件事已经由督、抚、学三大宪联衔出奏,请宣付史馆,大约可望准的。”按,清 和 民国 设国史馆,当时规定凡有特殊功绩或足为后世楷模者,由皇帝或政府将其生平事迹交国史馆立传,谓之宣付史馆。
    • 2.
      巡仗释义:指仪卫,仪仗。《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行礼之次,差官巡仗至城门,雨大霔,独泰坛无有。此皆圣上寅畏格于上天,天意昭答,宜宣付史馆。”
    • 3.
      毕集释义:全部聚集。《史记·太史公自序》:“百年之閒,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博采之道弘,则异闻毕集。”前蜀 杜光庭《谢独引令宣付编入国史表》:“蓬岛 芝宫,咸加炳焕,祇林柰苑,毕集精严。”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当今风气日开,四方毕集,正值国家励精图治之时。”
    • 4.
      程法释义:程式;法则。 宋 叶适《潼川府修城记》:“城尽甃巨石,创瓮城县门,敌牕蔽膝,并应程法。”《宋史·理宗纪五》:“﹝ 景定 二年﹞宰臣奏:‘太子语臣等言:“近奉圣训……平日所讲修身齐家之道,当真履实践,勿为口耳之学。”请宣付史馆,永为世程法。’”林纾《书<黄生札记>后》:“综而言之,古人程法如此,欲极力避之,亦无可避。”

宣付(xuan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宣付是什么意思 宣付读音 怎么读 宣付,拼音是xuān fù,宣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宣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