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停战 停战的意思
tíngzhàn

停战

简体停战
繁体停戰
拼音tíng zhàn
注音ㄊㄧㄥˊ ㄓ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íng,(1) 止住,中止不动。【组词】:停止。停产。停学。停职。停顿。停刊。停战。停业。停滞。(2) 总数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例句】:十停儿有九停儿是好的。(3) 暂时不继续前进。【组词】:停留。停泊。(4) 妥当。【组词】:停妥。停当。

zhàn,(1) 打仗。【组词】: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组词】:论战。争战。(3) 发抖。【组词】:战抖。寒战。胆战心惊。(4) 姓。

基本含义

停战是指敌对双方在战争中暂时停止交战,以便为和平解决争端创造条件。

停战的意思

停战 [tíng zhàn]

1. 交战各方同意暂时停止战争行动;局部或全面的停止交战。

[armistice; truce; cessation of hostilities;]

停战 引证解释

⒈ 交战双方停止作战。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彭尚书奏摺》:“三月十一日停战, 华 兵拔队齐回。”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在这种情势下,于七月十日敌人被迫接受了停战谈判。”


国语词典

停战 [tíng zhàn]

⒈ 停止战争。

如:「两国协议停战。」

寝兵 息兵 休战

开战


停战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休战释义:交战双方暂时停止军事行动。
    • 2.
      寝兵释义:息兵;停止战争。
    • 3.
      息兵释义:停止用兵。

停战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开战释义:⒈打起仗来。⒉比喻开始进行激烈斗争:向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开战。

停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中国人民志愿军释义:中国人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志愿组织的军队。1950年6月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接着,又用武力侵占中国台湾省。中国人民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组成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经过三年英勇顽强的战斗,打退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8年10月全部撤离朝鲜。
    • 3.
      偃兵释义:休兵,停战。
    • 4.
      停战释义:交战双方停止作战:停战协定。
    • 5.
      停火释义:⒈交战双方或一方暂时停止战斗。⒉泛指停战。
    • 6.
      兵队释义:军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查 江苏 仅 徐州 驻扎兵队。”鲁迅《二心集·“友邦惊诧”论》:“日本 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 辽 吉。”茅盾《故乡杂记》第二:“伊拉兵队调动得快,为啥勿早点调到 上海,同十九路军一淘打?”
    • 7.
      协定释义:条约名称之一。 一般指国家间就某方面问题经协商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款,如停战协定、贸易协定和文化协定等。也有重大政治性条约以协定为名称的。
    • 8.
      塘沽协定释义:国民党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1933年3月日军占领热河并大举进攻长城各口,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因蒋介石国民党破坏而失败。5月31日国民党政府派熊斌与日本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通州、宝坻、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上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为非武装区,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从而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大门。
    • 9.
      息甲释义:谓解除盔甲。停战。《宋书·武帝纪中》:“﹝ 义熙 ﹞十四年正月壬戌,公至 彭城,解严息甲。”
    • 10.
      挂箭释义:亦作“掛箭”。把箭挂起来不用。谓息兵停战。
    • 11.
      按兵束甲释义: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 12.
      机关车释义:即机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民军佔去机关车一辆,挂车四辆。”孙中山《建国方略·第四计划》:“若以此十万英里之铁路,在十年内建筑之,机关车与客货车之需要,必当大增。”参见“机车”。
    • 13.
      民军释义:辛亥革命时期反抗 清 政府的起义军队的通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民军之起,在改政体以救国民,苟可息争,决不嗜战。”许地山《换巢鸾凤》四:“我所投的是民军。”
    • 14.
      确商释义:商榷;磋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蒙古起义清方档案》:“已电飭护理 呼伦道 庆善 与 蒙 员确商,迅即停战。”
    • 15.
      素封释义: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 《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张守节 正义:“言不仕之人自有田园收养之给,其利比於封君,故曰‘素封’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今 广东 市舶,公家尚收其羡以助餉。若 闽中 海禁日严,而滨海势豪,全以通番致素封。”清 方文《宋遗民咏·谢皋羽翱》:“皋羽 故素封,破家为勤王。”吴晗《救灾必须停战》:“一位 湖南 朋友告诉我,他接到家信,亲戚朋友中有若干素封之家,都已有多人饿死。”
    • 16.
      缩甲释义:收兵;停战。
    • 17.
      罢兵释义:停战。
    • 18.
      进袭释义:进攻袭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 清 军﹞五日之内退出原驻地方百里以外,只留巡警保卫地方。民军亦不得进袭。”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一:“日 寇不断的在进袭,不单是水陆并进,而是水陆空品进。”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九章第二节:“而塞外的 柔然,则随时在寻找进袭的机会。”
    • 19.
      逃会释义:逃避会议。 《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21期:“在停战谈判中,美 帝国主义蛮横无理,阻挠破坏,拒绝协商,一再逃会。”
    • 20.
      鞬櫜干戈释义:鞬櫜:古代盛盔甲、弓箭的口袋,引申为收藏;干戈:兵器,武器。把武器收藏于袋中。比喻刀枪入库,停战休兵,天下太平。
停战是什么意思 停战读音 怎么读 停战,拼音是tíng zhàn,停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停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