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诱 [zhāo yòu]
1. 招引,引诱。
例商店粉饰一新,招诱行人。
英[attract;]
招诱 引证解释
⒈ 召唤劝导。
引《后汉书·南蛮传》:“建康 元年, 日南 蛮夷千餘人復攻烧县邑…… 交阯 刺史 九江 夏方 开恩招诱,贼皆降服。”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青州 益师又至,兼招诱武勇,不日众逾数万。”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又令於城上放纸鳶,鳶书上语,招诱胁从之人使自拔以归。”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二节:“他又针对着 殷纣 招诱奴隶,为其他小国所怨恨的形势,定出一条‘有亡(奴隶逃亡)荒(大)阅(搜索)’(《左传·昭公》七年)的法律。”
⒉ 招徕。
引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平时很寥寂的街店都竞争着装饰起来招诱行客。”
招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宿贼释义:长期为盗贼者。 《后汉书·刘表传》:“表 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姦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三国志·吴志·董袭传》:“时 山阴 宿贼 黄龙罗、周勃 聚党数千人,策 自出讨,袭 身斩 罗 勃 首。”《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七年》:“桂阳 宿贼 卜阳、潘鸿 等逃入深山。”胡三省 注:“宿贼,言积久为贼者。”
- 2.
弭散释义:顺服散去。 《后汉书·冯绲传》:“后 鲜卑 寇边,以 緄 为 辽东 太守,晓喻降集,虏皆弭散。”《后汉书·李固传》:“时 太山 盗贼屯聚歷年,郡兵常千人,追讨不能制。固 到,悉罢遣归农,但选留任战者百餘人,以恩信招诱之。未满岁,贼皆弭散。”
- 3.
惩创释义:⒈惩戒;警戒。 唐 韩愈《读东方朔杂事》诗:“方朔 不惩创,挟恩更矜夸。”宋 陆游《条对状》:“盖封王始於 汉 初……后世惩创其失,魏、晋、隋、唐,皆起草昧,有天下,岂无功臣,止於公侯而已。”《金史·雷渊传》:“渊 为人躯干雄伟……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駡不休,虽痛自惩创,然亦不能变也。”明 方孝孺《与赵伯钦书》之二:“每观古人道德事功之盛,慙悔攻中,若无所自容。以是深自惩创,不敢有所作。”⒉惩罚;惩治。宋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然庸僧猾商,敢擅招诱外夷,邀求厚利,为国生事,其渐不可长
- 4.
户调释义:按户征调的赋税。 实行于 东汉 末年及 魏 晋 时代。《三国志·魏志·赵俨传》:“时 袁绍 举兵南侵,遣使招诱 豫州 诸郡,诸郡多受其命,惟 阳安郡 不动,而都尉 李通 急録户调。”《晋书·武帝纪》:“﹝ 泰始 七年﹞闰月,大雩,太官减膳。詔 交趾 三郡、南中诸郡,无出今年户调。”参阅《文献通考·户口》。
- 5.
攻讨释义:攻击讨伐。《三国志·吴志·吕岱传》:“廖式 作乱…… 权 遣使追拜 岱 交州 牧,及遣诸将 唐咨 等骆驛相继,攻讨一年破之。”宋 苏辙《三论渠阳边事札子》:“欲遣间谍招诱,必用土人;欲行窥伺攻讨,必用土兵。”李大钊《废娼问题》:“凡是侮辱人权背反人道的制度风俗,我们都认作仇敌,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攻讨他。”
- 6.
武勇释义:⒈威武勇猛。《管子·五辅》:“其士民贵武勇而贱得利;其庶人好饮食而恶耕农。”唐 刘知几《史通·暗惑》:“寻 文鸯 武勇,远惭 项籍。”宋 范仲淹《奏乞指挥国子监保明武学生及令经略部署司讲说兵书》:“所贵边上武勇已著之人,更知将略,或因而立功,则将来有人可任。”鲁迅《呐喊·阿Q正传》:“﹝ 阿Q ﹞独有这回却非常武勇了。”⒉指武勇的人。汉 荀悦《汉纪·高帝纪二》:“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青州 益师又至,兼招诱武勇,不日众逾数万。”《明史·赵锦传》:“陛下
- 7.
箭书释义:缚书信于箭,射之以通消息。语出 唐 李白《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诗:“我以一箭书,能取 聊城 功。”《宋史·雷有终传》:“官军围城,每射箭招诱,及令 均 子弟至城下,均 皆不之知。得箭书,鍇 悉焚之。”
- 8.
街店释义:街市上的店铺。 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平时很寥寂的街店都竞争着装饰起来招诱行客。”
- 9.
诰敕释义:亦作“誥勅”。 朝廷封官授爵的敕书。《宣和遗事》前集:“﹝ 张叔夜 ﹞前来招诱 宋江 和那三十六人归顺 宋 朝,各受武功大夫誥勑,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明 贾仲名《昇仙梦》第二折:“今日箇受誥勅,做通判到 江西。”《明史·太祖纪二》:“文武官年六十以上听致仕,给以誥敕。”
- 10.
谋爲不轨释义:谋划做叛逆违法的事。《魏书·任城王澄传》:“适得 阳平 表曰:穆泰 谋为不轨,招诱宗室。”《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説‘韩滉 闻鑾舆在外,聚兵修理 石头城,意在谋为不轨’。”鲁迅《<两地书>序言》:“这并非为了消灭‘谋为不轨’的痕迹,不过以为因通信而累及别人,是很无谓的。”
- 11.
逃户释义:古代为逃避赋役,流亡外地而无户籍的人。《魏书·食货志》:“先是,禁网疏阔,民多逃隐。天兴 中,詔採诸漏户,令输纶绵。自后诸逃户占为细茧罗穀者甚众。”《新唐书·食货志一》:“监察御史 宇文融 献策:括籍外羡田、逃户,自占者给復五年。”《宋史·食货志二》:“逃户别立籍,令本府招诱归业。”清 邵廷采《田赋略》:“唐 之分崩离析也,由 宇文融 括羡田、逃户始也。”
- 12.
龙媒释义:⒈《汉书·礼乐志》:“天马徠龙之媒。”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后因称骏马为“龙媒”。⒉喻俊才。⒊指土龙。迷信者用土制成龙状,以为可招诱真龙来降雨。⒋唐御马厩六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