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ú,(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组词】: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组词】: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组词】: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组词】:胡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例句】:“狼跋其胡。”(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yáng xiáng,(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组词】: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2) 姓。(1) 同“祥”,吉祥。
1. 指产于胡地的羊。今亦称绵羊为“胡羊”。
⒈ 指产于胡地的羊。今亦称绵羊为“胡羊”。
引南朝 梁武帝 《代苏属国妇诗》:“胡羊久剽夺, 汉 节故支持。”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胡羊 代 马得安眠,穷髮之南共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