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隅 [sì yú]
1. 四角。四方;四周。
四隅 引证解释
⒈ 四角。
引《礼记·檀弓上》:“蚁结于四隅。”
郑玄 注:“画褚之四角。”
《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东南隅谓之窔” 宋 邢昺 疏:“此别宫中四隅之异名也。”
⒉ 四方;四周。
引《淮南子·原道训》:“经营四隅,还返於枢。”
高诱 注:“隅,犹方也。”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强 秦 兼并,吞灭四隅。”
唐 白居易 《官舍内新凿小池》诗:“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国语词典
四隅 [sì yú]
⒈ 四个角落。
引《礼记·檀弓上》:「蚁结于四隅。」
汉·郑玄·注:「书褚之四角。」
《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东南隅谓之窔。」
宋·邢昺·注:「此别宫中四隅之异名也。」
⒉ 四方。
引《淮南子·原道》:「经营四隅,还反于枢。」
《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强秦兼并,吞灭四隅。」
四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到释义:八方所到之地,即四方和四隅。
- 2.
八次释义:古代庶子宿卫王宫之处。因在王宫之四方四隅,故云八。
- 3.
八瀛释义:⒈八海。 ⒉古谓中国的四方四隅皆有瀛海环其外,故亦以借指世界。
- 4.
八海释义:四方四隅之海。
- 5.
八维释义:四方和四隅合称八维。
- 6.
八镇释义:四方及四隅。
- 7.
四维释义:⒈指礼、义、廉、耻四种道德。《管子·牧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古代统治者把礼、义、廉、耻四种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故名。维:原指系物的大绳。⒉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也指四方或四方边境。
- 8.
四至八到释义: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
- 9.
穷鸟触笼释义:比喻处困境而挣扎不脱。《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斷絶,百計奔衝,如窮鳥觸籠,似飛蛾赴焰。”
- 10.
角家释义:即风角家。南朝 梁 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子良(周子良)本欲以甲午年迎父柩出,西事不果,周 事角家,过此未申酉岁,乃更议。”黄生《义府·<冥通记>》:“角家,谓风角家也。《后汉·郎顗传》注:‘风角,占四方四隅之风,以断吉凶也。卜葬法,有方隅时日禁忌。’周 信其术。故云:‘过未申酉岁,乃更议。’”参见“风角”。
- 11.
风角释义:古代占卜之法。以五音占四方之风而定吉凶。《后汉书·郎顗传》:“父 宗,字 仲绥,学《京氏易》,善风角、星筭、六日七分。”李贤 注:“风角谓候四方四隅之风,以占吉凶也。”《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三年》:“己亥,帝自 晋阳 奉太后还 鄴,至 紫阳,遇大风。舍人 魏僧伽 习风角,奏言:‘即时当有暴逆事。’”《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有一术士,号 富春子,善风角鸟占,贾似道 招之,欲试其术,问以来日之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郑成功 据 臺湾 时,有 粤 东异僧泛海至,技击絶伦,袒臂端
- 12.
飞枊释义:屋四隅外伸以承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