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蓬头 蓬头的意思
péngtóu

蓬头

简体蓬头
繁体蓬頭
拼音péng tóu
注音ㄆㄥˊ ㄊ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éng,(1)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组词】:蓬门。蓬心(“蓬”的心狭窄而弯曲,喻茅塞不通的头脑。谦辞,用以表示自己见识浅陋,蠢笨)。蓬户瓮牗。蓬生麻中(喻在良好的生长环境里,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蓬荜生辉(使得自家有了光彩。谦辞,用来称谢别人字画等物品的赠予或客人的来访)。(2) 散乱。【组词】:蓬乱。蓬松。蓬头垢面。(3) 茂盛,旺盛。【组词】:蓬勃。(4) 量词,用于类似成丛飞蓬的东西。【例句】:一蓬凤尾竹。

tóu tou,(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组词】: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组词】: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组词】: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句】: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组词】: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组词】: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组词】:头等。头生。(8) 首领。【组词】:头子。头目。(9) 方面。【例句】: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例句】: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组词】: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组词】:三头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蓬头的意思

蓬头 [péng tóu]

1. 头发散乱貌,形容脏乱的头发。


蓬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首垢面释义:犹蓬头垢面。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 2.
      喷头释义:喷壶、淋浴设备、喷洒设备等出水口上的一种装置,形状像莲蓬,有许多细孔。 有的地区叫莲蓬头。
    • 3.
      挐首释义:蓬头乱发。
    • 4.
      曼胡缨释义:结冠的粗带子。曼,通“縵”。语出《庄子·说剑》:“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説之。”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曼胡之缨,谓麤缨无文理也。”清 顾炎武《赠于副将元凯》诗:“悵然感时危,遂被曼胡缨。”亦省作“曼缨”。
    • 5.
      汙手垢面释义:亦作“污手垢面”。 形容手脸都很肮脏。潘漠华《乡心》:“蓬头乱发的妇人和污手垢面的小孩,不时在厢门口出入。”
    • 6.
      渡海释义:这首诗为惠洪获赦北归时所作。满肚子牢骚,出家当和尚,本为解脱尘世之烦恼,谁知道也受政治上牵连,被流放天涯海角,坠落瘴乡受三年苦,弄得个病瘦蓬头垢面的样子。
    • 7.
      烧麦释义:烧麦又称烧卖、稍美(内蒙古写法,音shāo mài)、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在日本称作焼売1,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小吃。
    • 8.
      疏宕释义:⒈亦作“疎宕”。 亦作“疎荡”。放达不羁。《北史·薛憕传》:“憕 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疏宕不拘,时人未之奇也。”宋 叶适《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是翁奋立寒苦,为乡先生,天质疎宕,不避就向背,教子必自达於义。”明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徐伯龄》:“性颖敏,每书一目终身,但疎荡不拘小节,对客每跣足蓬头。”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刘寓生》:“同年 刘奇进,在同馆中最年少,疏宕有美质。”⒉谓声调抑扬顿挫,文气流畅奔放。宋 苏轼《琴操·醉翁操引》:“好奇之士 沉遵 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
    • 9.
      百花稍梅释义:山西太原的一道特色传统美食,也是一道极具艺术性的风味小吃,稍梅是山西人的叫法,其他地方稍梅也叫烧麦、肖米、稍麦、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术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类似于小笼包子,但形状要比小笼包子更美观,味道也比小笼包子更有特色。
    • 10.
      短后衣释义:后幅较短的上衣,便于活动,多为武士之衣。语出《庄子·说剑》:“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郭象 注:“短后之衣,为便於事也。”唐 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自逐 定远侯,亦著短后衣。”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辩证》:“凡説武人,多云衣短后衣……短后衣出《庄子·説剑篇》,盖古之士人,衣皆曳后,故时有衣短后之衣者。”清 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天山 古雪成秋水,替浣劳臣短后衣。”张素《寄明星》诗:“陈书几见虚前席,射猎空餘短后衣。”
    • 11.
      神头鬼脸释义:⒈形容不愉快的脸色。 ⒉喻蓬头乱发,不加修饰。
    • 12.
      粗服乱头释义: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13.
      花洒释义:又称莲蓬头,原本是一种浇花、盆栽及其他植物的装置。后来有人将之改装成为可作淋浴之用,使之成为浴室常见的装置。
    • 14.
      莲蓬头释义:喷头,因形状略像莲蓬,所以叫莲蓬头。
    • 15.
      蓬垢释义:见“蓬头垢面”。
    • 16.
      蓬头跣足释义:蓬:散乱。跣:赤脚。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亦作“披头跣足”、“蓬头赤脚”。
    • 17.
      跣脚释义:跣足,赤脚。《红楼梦》第一回:“那僧癩头跣脚,那道跛足蓬头,疯疯颠颠,挥霍而至。”脚,一本作“足”。清 邵长蘅《城根妇》诗:“今日跣脚垢面城根妇,当年侍女如花红。”
    • 18.
      蹑级释义:⒈顺着台阶逐级上下。宋 洪迈《夷坚支志景·蓬头小鬼》:“遂相携开关而走,歷阶十餘层,不暇躡级,袞攧趣下。”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由东北躡级盘崖而登,巖门向东,踞山之半。”清 冯廷櫆《黄鹄矶》诗:“山雨初来楼角暗,躡级欲下心忡忡。”⒉指逐级提拔。《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光庭 始奏用循资格,各以罢官若干选而集,官高者选少,卑者选多,无问能否,选满即注,限年躡级,毋得踰越,非负谴者,皆有升无降。”
    • 19.
      邱县烧麦释义:烧麦又称烧卖、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
    • 20.
      鸡皮释义:比喻老年人起皱的皮肤。 北周 庾信《竹杖赋》:“鹤髮鸡皮,蓬头歷齿。”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六:“鸡皮尘屡积,齯齿食频填。”明 陈汝元《金莲记·湖赏》:“投至得貌惨鸡皮,有谁怜衣沾鹃泪。”

蓬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首垢面释义:犹蓬头垢面。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 2.
      喷头释义:喷壶、淋浴设备、喷洒设备等出水口上的一种装置,形状像莲蓬,有许多细孔。 有的地区叫莲蓬头。
    • 3.
      挐首释义:蓬头乱发。
    • 4.
      曼胡缨释义:结冠的粗带子。曼,通“縵”。语出《庄子·说剑》:“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説之。”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曼胡之缨,谓麤缨无文理也。”清 顾炎武《赠于副将元凯》诗:“悵然感时危,遂被曼胡缨。”亦省作“曼缨”。
    • 5.
      汙手垢面释义:亦作“污手垢面”。 形容手脸都很肮脏。潘漠华《乡心》:“蓬头乱发的妇人和污手垢面的小孩,不时在厢门口出入。”
    • 6.
      渡海释义:这首诗为惠洪获赦北归时所作。满肚子牢骚,出家当和尚,本为解脱尘世之烦恼,谁知道也受政治上牵连,被流放天涯海角,坠落瘴乡受三年苦,弄得个病瘦蓬头垢面的样子。
    • 7.
      烧麦释义:烧麦又称烧卖、稍美(内蒙古写法,音shāo mài)、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在日本称作焼売1,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小吃。
    • 8.
      疏宕释义:⒈亦作“疎宕”。 亦作“疎荡”。放达不羁。《北史·薛憕传》:“憕 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疏宕不拘,时人未之奇也。”宋 叶适《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是翁奋立寒苦,为乡先生,天质疎宕,不避就向背,教子必自达於义。”明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徐伯龄》:“性颖敏,每书一目终身,但疎荡不拘小节,对客每跣足蓬头。”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刘寓生》:“同年 刘奇进,在同馆中最年少,疏宕有美质。”⒉谓声调抑扬顿挫,文气流畅奔放。宋 苏轼《琴操·醉翁操引》:“好奇之士 沉遵 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
    • 9.
      百花稍梅释义:山西太原的一道特色传统美食,也是一道极具艺术性的风味小吃,稍梅是山西人的叫法,其他地方稍梅也叫烧麦、肖米、稍麦、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术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类似于小笼包子,但形状要比小笼包子更美观,味道也比小笼包子更有特色。
    • 10.
      短后衣释义:后幅较短的上衣,便于活动,多为武士之衣。语出《庄子·说剑》:“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鬢、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郭象 注:“短后之衣,为便於事也。”唐 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自逐 定远侯,亦著短后衣。”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辩证》:“凡説武人,多云衣短后衣……短后衣出《庄子·説剑篇》,盖古之士人,衣皆曳后,故时有衣短后之衣者。”清 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天山 古雪成秋水,替浣劳臣短后衣。”张素《寄明星》诗:“陈书几见虚前席,射猎空餘短后衣。”
    • 11.
      神头鬼脸释义:⒈形容不愉快的脸色。 ⒉喻蓬头乱发,不加修饰。
    • 12.
      粗服乱头释义: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13.
      花洒释义:又称莲蓬头,原本是一种浇花、盆栽及其他植物的装置。后来有人将之改装成为可作淋浴之用,使之成为浴室常见的装置。
    • 14.
      莲蓬头释义:喷头,因形状略像莲蓬,所以叫莲蓬头。
    • 15.
      蓬垢释义:见“蓬头垢面”。
    • 16.
      蓬头跣足释义:蓬:散乱。跣:赤脚。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亦作“披头跣足”、“蓬头赤脚”。
    • 17.
      跣脚释义:跣足,赤脚。《红楼梦》第一回:“那僧癩头跣脚,那道跛足蓬头,疯疯颠颠,挥霍而至。”脚,一本作“足”。清 邵长蘅《城根妇》诗:“今日跣脚垢面城根妇,当年侍女如花红。”
    • 18.
      蹑级释义:⒈顺着台阶逐级上下。宋 洪迈《夷坚支志景·蓬头小鬼》:“遂相携开关而走,歷阶十餘层,不暇躡级,袞攧趣下。”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由东北躡级盘崖而登,巖门向东,踞山之半。”清 冯廷櫆《黄鹄矶》诗:“山雨初来楼角暗,躡级欲下心忡忡。”⒉指逐级提拔。《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光庭 始奏用循资格,各以罢官若干选而集,官高者选少,卑者选多,无问能否,选满即注,限年躡级,毋得踰越,非负谴者,皆有升无降。”
    • 19.
      邱县烧麦释义:烧麦又称烧卖、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
    • 20.
      鸡皮释义:比喻老年人起皱的皮肤。 北周 庾信《竹杖赋》:“鹤髮鸡皮,蓬头歷齿。”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六:“鸡皮尘屡积,齯齿食频填。”明 陈汝元《金莲记·湖赏》:“投至得貌惨鸡皮,有谁怜衣沾鹃泪。”

蓬头造句

1.在山上除了一个蓬头历齿的老樵夫以外,他什么人也没有看见。

2.蓬头垢面,脸没洗,牙没刷,就赶去上课了。

3.他在山里躲了两年,找到他的时候,只见他蓬头乱发,面有菜色,简直不像人样子了。

4.他经常不修边幅,蓬头垢面。

5.破产后,他蓬头垢面,一身褴褛,完全看不出来之前曾是个挥金如土的富家子。

6.他出来时,蓬头垢面,狼狈不堪。

7.蓬头垢面的他登上长途车时,车内掀起一阵不安的骚动。

8.这个蓬头垢面的乞丐,曾是商场上赫赫有名的富商。

9.蓬头垢面,衣衫破烂,跪在街上乞求人们的帮助。

10.蓬头垢面地出席正式场合,是很失礼的事。

11.她失恋后,总是蓬头垢面,再也提不起劲打扮了。

12.干部上班一定要着装严整,否则,个个蓬头垢面,成什么体统?

13.你就这么蓬头垢面的到学校去,也不怕丢人。

14.禁不起失败的打击,他整天蓬头垢面,失魂落魄。

15.为了突破演技,他在新戏里饰演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

16.她淋着雨回来使她显得蓬头垢面。

17.蓬头碧绿碧绿的,像女孩子穿的莲蓬裙。

18.蓬头碧绿碧绿的,像女孩子穿的莲蓬裙,远看莲蓬像一个铃铛,还像浴室里用的花洒,更像房间里用的吊灯。

19.破產后,他蓬头垢面,一身襤褸,完全看不出来之前曾是个挥金如土的富家子。

20.他邋遢不堪,蓬头垢面,穿着往日快快活活时那套有趣的烂衣服。

蓬头(pengt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蓬头是什么意思 蓬头读音 怎么读 蓬头,拼音是péng tóu,蓬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蓬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