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跣足 跣足的意思
xiǎn

跣足

简体跣足
繁体
拼音xiǎn zú
注音ㄒㄧㄢˇ ㄗ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ǎn, ◎ 光着脚,不穿鞋袜。【组词】:跣足。跣跗(露出脚背)。

zú,(1) 脚。【例句】:足下(对对方的敬称)。足迹。足球。足坛。失足。高足(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足轻重。画蛇添足。(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组词】:鼎足。碗足。(3) 充分,够量。【组词】:足月。足见。足智多谋。(4) 完全。【组词】:足以。足色。(5) 值得,够得上。【组词】:不足为凭。微不足道。(6) 增益。【组词】:以昼足夜。

基本含义

赤脚,没有穿鞋袜的状态。

跣足的意思

跣足 [xiǎn zú]

1. 赤脚;光着脚。

3. 指光着的脚。

跣足 引证解释

⒈ 赤脚;光着脚。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首冠金冠而跣足。”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徐伯龄》:“﹝ 徐伯龄 ﹞疎荡不拘小节,对客每跣足蓬头。”
《红楼梦》第一回:“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癩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

⒉ 指光着的脚。

戴望舒 《村姑》诗:“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提着她的蚀着青苔的水桶;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


国语词典

跣足 [xiǎn zú]

⒈ 光著脚,没穿鞋袜。

《大宋宣和遗事·贞集》:「有小儿三人,自梁栋中循柱而下,弓矢在手,跳跃笑话,皆毳衣跣足。」
《三国演义·第三〇回》:「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


跣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囓毡释义:喻陷身异国或谪居他乡的困苦的节操。 宋 汪元量《居延》诗:“忆昔 苏子卿,持节入异域。淹留十九年,风霜毒颜色。囓毡曾牧羝,跣足涉沙磧。”宋 汪元量《浮丘道人招魂歌》之一:“囓毡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苍空。”参见“嚙雪吞毡”。
    • 2.
      囚饮释义:露发赤脚著械而饮酒。宋 张舜民《画墁录》:“苏舜钦、石延年 辈有名曰:鬼饮,了饮,囚饮,鳖饮,鹤饮……囚饮者露头围坐。”《说郛》卷二四引 宋 彭乘《续墨客挥犀》:“﹝ 石曼卿 ﹞每与客痛饮,露髮跣足,著械而坐,谓之囚饮。”
    • 3.
      徉狂释义:⒈装疯。 徉,通“佯”。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 之 吴,乃被髮徉狂,跣足涂面,行乞於市。”一本作“佯狂”。唐 杜荀鹤《将归山逢友人》诗:“徉狂寧是事,巧达又非夫。”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四:“寧王 宸濠 慕 寅 及 徵明,厚币延致。徵明 不赴,寅 徉狂脱归。”⒉犹徜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少负才名,不得志於场屋。徉狂至都,冀得知我者,传诸著作。”何垠 注:“徉狂,徉音羊,徜徉戏荡也。”
    • 4.
      男妇释义:男与女。 清 戴名世《日本风土记》:“男妇皆跣足,仅曳一皮屐而已。”清 钱泳《履园丛话·祥异·山鸣地动》:“人民男妇老幼俱露坐,富者用布帐遮风而已。”太平天囯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 5.
      疏傲释义:粗疏傲慢。 《北史·裴伯茂传》:“伯茂 好饮酒,颇涉疏傲。”明 沉德符《野获编·督抚·阮中丞被围》:“实以疏傲获谤,其事状不尽然。”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笙磬同音》:“﹝ 沉无咎 ﹞性疏傲。尝以鬻鱼为业,所居有渔庄亩许,得鱼则跣足入市,所需值不二言。”
    • 6.
      疏宕释义:⒈亦作“疎宕”。 亦作“疎荡”。放达不羁。《北史·薛憕传》:“憕 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疏宕不拘,时人未之奇也。”宋 叶适《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是翁奋立寒苦,为乡先生,天质疎宕,不避就向背,教子必自达於义。”明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徐伯龄》:“性颖敏,每书一目终身,但疎荡不拘小节,对客每跣足蓬头。”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刘寓生》:“同年 刘奇进,在同馆中最年少,疏宕有美质。”⒉谓声调抑扬顿挫,文气流畅奔放。宋 苏轼《琴操·醉翁操引》:“好奇之士 沉遵 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
    • 7.
      科头徒跣释义:见“科頭跣足”。
    • 8.
      科跣释义:露头跣足。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一·方伯公遗事》:“先祖 方伯公,年九十餘,读书排纂不輟,虽盛夏,衣冠危坐,未尝见其科跣。”《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 清 汪梅湖《田家杂咏》:“科跣各真率,貌简情乃亲。”参见“科头跣足”。
    • 9.
      脱袜释义:古人席地而坐,登席必须脱屦,而朝见、祭祀等重要礼节,尚须脱袜跣足,以示至敬。参阅 清 赵翼《陔馀丛考·脱袜登席》。
    • 10.
      蓬头跣足释义:蓬:散乱。跣:赤脚。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亦作“披头跣足”、“蓬头赤脚”。
    • 11.
      被发佯狂释义: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古时作为一种避世全身的行为。《韩诗外传》卷六:“比干 諫而死。箕子 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殺身以彰君之惡,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爲之,不祥莫大焉。’遂被髮佯狂而去。”《史记·宋微子世家》作“被髮詳狂”。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 之 吴,乃被髮佯狂,跣足塗面,行乞於市。”
    • 12.
      被发跣足释义:披散头发,赤着脚。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王侃》:“﹝ 王侃 ﹞瞥見一畫衣女子,被髮跣足,冒風而至,連呼:‘三郎救我命!’”明 王思任《游焦山记》:“問童子,得櫻筍銀鱭,又得文雉,被跣而出,歌於 諸山 第一峯前。”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王侃》:“女倉皇被跣,御風而奔。”
    • 13.
      被跣释义:见“被髮跣足”。
    • 14.
      赤脚仙人释义: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姓 李。 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卷一载:仁宗 母 李后,曾梦一羽衣之士,跣足从空而下云:来为汝子。后召幸有娠而生 仁宗。仁宗 幼年,每穿履袜,即亟令脱去,常徒步禁掖,宫中皆呼为 赤脚仙人。赤脚仙人,盖古之得道者 李君 也。按,宋 代统治者崇奉道教,后人因以附会。亦称“赤脚大仙”。宋 赵溍《养疴漫笔》:“真宗 久无嗣,用方士拜章至上帝所,有 赤脚大仙 微笑,上帝即遣大仙为嗣。”《水浒传》第一回:“这 仁宗皇帝,乃是上界 赤脚大仙。”
    • 15.
      跣脚释义:跣足,赤脚。《红楼梦》第一回:“那僧癩头跣脚,那道跛足蓬头,疯疯颠颠,挥霍而至。”脚,一本作“足”。清 邵长蘅《城根妇》诗:“今日跣脚垢面城根妇,当年侍女如花红。”
    • 16.
      跣足科头释义: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 17.
      障面释义:折扇的别称。古人常用以遮蔽面孔,故称。清 钮琇《觚賸·泥无身》:“吾邑 盛泽 卜孟硕,名 舜 ……常於暑月,首挽高髻,身衣大红苧布袍,跣足行歌市中。所用障面,长三四尺,而袖小,盖仅方广数寸。见者皆指为狂。”
    • 18.
      黄绢释义:⒈黄色之绢。唐 许浑《甘露寺感事贻同志》诗:“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絳纱。”南唐 陈陶《题赠高闲上人》诗:“鸳鷺输黄绢,场坛遶白苹。”《花月痕》第四八回:“六逆妻妾,唤做主娘,黄绢盖头,骑马跣足,这全是 粤 西 西溪峒 村媪。”⒉见“黄绢幼妇”。⒊谓隐语。唐 冯翊子《桂苑丛谈·班支使解大明寺语》:“﹝独 班 支使曰﹞得非‘大明寺 水天下无比’八字乎?众皆恍然曰:黄绢之奇智亦何异哉?”⒋佛教之经卷。唐 寒山《诗》之一二一:“囊里无青蚨,篋中有黄绢。”绢,一本作“卷”。

跣足(xianz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跣足是什么意思 跣足读音 怎么读 跣足,拼音是xiǎn zú,跣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跣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