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伪行 伪行的意思
wěixíng

伪行

简体伪行
繁体偽行
拼音wěi xíng
注音ㄨㄟˇ ㄒ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ěi,(1) 假,不真实。【组词】:伪造。伪装。伪劣。伪证。伪善。虚伪。去伪存真。(2) 不合法的。【组词】:伪政府。伪军。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伪装行为,表面上做出正当的行为,实际上却别有用心。

伪行的意思

伪行 [wěi xíng]

1. 诈伪的行为。

3. 假装出某种行为;装假。

伪行 引证解释

⒈ 诈伪的行为。

《文子·上义》:“老子 曰:‘为国之道,上无苛令,官无烦治,士无伪行,工无淫巧,其事任而不扰,其器完而不饰。’”
《新唐书·陈叔达封伦等传论》:“若 伦 伪行匿情,死乃暴闻,免两观之诛,幸矣。”

⒉ 假装出某种行为;装假。

《墨子·非儒下》:“夫飢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


伪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吐实释义:吐露真情。 晋 葛洪《抱朴子·勤求》:“若此之人,情伪行露,亦终不得而教之;教之亦不得尽言吐实。”唐 李商隐《骄儿诗》:“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鸳鸯镜》:“少年惧,吐实。乃与里中 谢氏 女约私奔,期会祠中。”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铁忠 更用言词恐吓,龚霞初 遂叛变,一一吐实。”
    • 2.
      探擿释义:审察揭发。《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洽 同郡 许混 者,许劭 子也”裴松之 注引 晋 周裴《汝南先贤传》:“其探擿伪行,抑损虚名,则 周 之 单襄,无以尚也。”《宋书·自序传·沉璞》:“其閭里少年,博徒酒客,或财利争鬭,妄相诬引,前后不能判者,璞 皆知其名姓,及巧诈缘由,探擿是非,各标证据。”
    • 3.
      智伪释义:智巧伪行。
    • 4.
      智僞释义:智巧伪行。《文子·上礼》:“各欲行其智伪,以容於世,而失大宗之本。”汉 严遵《道德指归论·治大国》:“民如胎鷇,主如赤子,智伪无因而生,巧故无由而起。”
    • 5.
      矫饰伪行释义:出自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某公用事,排斥端士,矫饰伪行。 ”形容善于掩饰,行为虚伪。
    • 6.
      陈公博释义:(1892-1946)汉奸。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被开除出党。曾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工人部部长。1928年底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汪精卫投敌。1944年汪死后,任伪行政院院长、伪国民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胜利后,逃往日本,后被押解回国,判处死刑。

伪行(wei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伪行是什么意思 伪行读音 怎么读 伪行,拼音是wěi xíng,伪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伪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