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盖 [wéi gài]
1. 车的帷幕和篷盖。
2. 《礼记·檀弓下》:“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后以“帷盖”为受恩乞恩之典。
4. 棺罩和棺盖。亦指棺椁。
帷盖 引证解释
⒈ 车的帷幕和篷盖。
引《管子·事语》:“帷盖不修,衣服不众。”
汉 枚乘 《七发》:“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
⒉ 后以“帷盖”为受恩乞恩之典。
引《礼记·檀弓下》:“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
《汉书·陈汤传》:“夫犬马有劳於人,尚加帷盖之报,况国之功臣者哉!”
明 张居正 《上六部禀帖》:“彼时劳苦已明,帷盖已施。”
⒊ 棺罩和棺盖。亦指棺椁。
引《梁书·徐勉传》:“方领矩步之容,事灭於旌鼓; 兰臺 石室 之文,用尽於帷盖。”
明 何景明 《王母何氏墓碑》:“发帷盖兮,脩途委蛇。”
国语词典
帷盖 [wéi gài]
⒈ 车子的帘幕与布盖。
引《管子·事语》:「秦奢教我曰:『帷盖不修,衣服不众,则女事不泰,俎豆之礼不致牲。』」
汉·枚乘〈七发〉:「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
⒉ 古人用破旧的帷盖掩埋死去的狗和马。后用以比喻小恩惠。
引《汉书·卷七〇·陈汤传》:「夫犬马有劳于人,尚加帷盖之恩,况国之功臣者哉!」
帷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掆舆释义:八人抬的无帷盖的轿。 《南齐书·江夏王宝玄传》:“乘八掆舆。”《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宝玄 乘八掆舆。”胡三省 注云:“掆,举也。八掆舆,盖八人举之,即今之平肩舆,不帷不盖。”清 赵翼《镇江观都天会》诗:“七香亭导八掆舆,彩仗前驱一对对。”
- 2.
兰台释义:⒈战国 楚 台名。 故址传说在今 湖北省 钟祥县 东。《文选·宋玉<风赋>序》:“楚襄王 游於 兰臺 之宫,宋玉、景差 侍。”李周翰 注:“兰臺,臺名。”唐 张九龄《登古阳云台》诗:“楚国 兹故都,兰臺 有餘址。”⒉汉 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臺,掌图籍祕书。”汉 焦赣《易林·巽之明夷》:“典策法书,藏兰臺,虽遭溃乱,独不逢灾。”⒊泛指宫廷藏书处。《南史·徐勉传》:“方领矩步之容,事灭於旌鼓;兰臺石室之典,用尽於帷盖。”⒋指御史台。汉
- 3.
帷盖释义:⒈车的帷幕和篷盖。⒉《礼记·檀弓下》:“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后以“帷盖”为受恩乞恩之典。⒊棺罩和棺盖。亦指棺椁。
- 4.
棺饰释义:殡葬时用以障蔽灵车与棺柩的帷盖。
- 5.
池柳释义:⒈池边柳树。 ⒉借指丧车。池,古代饰棺象征重霤的编竹;柳,古代饰棺的帷盖。
- 6.
羽盖车释义:用翠羽装饰帷盖的坐车。
- 7.
軨軿释义:指有窗和帷盖的车。
- 8.
辎车释义:古代有帷盖的车子。既可载物,又可作卧车。
- 9.
露盖释义:⒈车无帷盖。仪仗不整貌。借指君王栉风沐雨,戎马倥偬或蒙尘遭难。《史记·萧相国世家》:“汉 三年,汉王 与 项羽 相距 京 索 之閒,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 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宋 岳珂《桯史·献陵疏文》:“恭惟 大行孝慈渊圣皇帝,夙躋上圣,遽辱多艰,嗣服几年,躬勤庶政。屈尊絶域,本为生灵,已深露盖之嗟,更剧輬车之痛。”按,孝慈渊圣皇帝 指 宋钦宗。⒉泛指劳苦狼狈貌。宋 陆游《谢晁运使启》:“焦头烂额,本资众力之同;露盖暴衣,至屈使华之重。”
- 10.
露车释义:⒈无帷盖的车子。 《后汉书·灵帝纪》:“帝与 陈留王 协 夜步逐荧光行数里,得民家露车,共乘之。”《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六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露车者,上无巾盖,四旁无帷裳,盖民家以载物者耳。”《新唐书·李纲传》:“及 宪 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 抚棺号慟。”⒉大车。露,通“輅”。《宋书·后废帝纪》:“制露车一乘,其上施篷,乘以出入,从者不过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