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 [àn tóu]
1. 几案上或书桌上。
例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三国演义》
英[on the desk;]
案头 引证解释
⒈ 几案上或书桌上。
引唐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穷巷悄然车马絶,案头乾死读书萤。”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伯述 在案头取过一本书来递给我。”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五:“﹝他﹞好奇地把架上的书抽来翻看,见有看去略能懂得的,就放在自己的案头,案头堆得满满地。”
国语词典
案头 [àn tóu]
⒈ 桌上。
引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诗:「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伯述在案头取过一本书来递给我。」
例如:「埋首案头」。
案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斋剧释义:即案头剧。一种不适宜演出,只供阅读欣赏的文学剧本。
- 2.
五色笔释义:⒈几种颜色的笔。 清 钱泳《履园丛话·耆旧·安安先生》:“先生好读书,老而弥篤,案头尝置五色笔,见载籍中有人地事蹟年月先后可疑者,必釐而点乙之。”周祖谟《<世说新语笺疏>前言》:“本书经始于一九三七年,曾分五色笔以 唐 宋 类书和 唐 写本《世说》残卷校勘今本。”⒉五彩妙笔。南朝 梁 锺嵘《诗品》卷中:“淹 罢 宣城郡,遂宿 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 郭璞,谓 淹 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 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復成语,故世传 江淹 才尽。”《宋史·范质传》:“质 生之夕,母梦
- 3.
亵嫚释义:犹亵慢。《资治通鉴·汉惠帝三年》:“以宗室女为公主,嫁 匈奴 冒顿单于。是时,冒顿 方强,为书,使使遗 高后,辞极褻嫚。”胡三省 注:“褻,息列翻,污也。嫚,傲。”明 沉贞《乐神曲》序:“吴 人尚鬼,祀必以巫覡迎送。舞歌登献,其辞褻嫚。”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凌晨趋视,於畦畔得笺写《惜餘春》词……即案头细加丹黄,评语褻嫚。”
- 4.
堆案释义: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 5.
堆案盈几释义: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 6.
堆集释义:成堆地聚在一起;堆积:案头堆集着画轴。
- 7.
怪石供释义:以似玉美石作成的案头摆设。
- 8.
手卷释义:横幅书画长卷,只供案头观赏,不能悬挂。
- 9.
摆件释义:用作摆设的工艺品:案头摆件。 金银摆件。
- 10.
案头释义:⒈几案上或书桌上:案头放着一些参考书。⒉指案头工作。
- 11.
案头书释义:置于案头专供阅读的书籍。清·冯梦龙《风流梦后叙》:“识者以为此案头之书,非当场之谱。”
- 12.
清供释义:⒈清雅的供品,如松、竹、梅、鲜花、香火和素的食物等。⒉指古器物、盆景等供玩赏的东西:案头清供。
- 13.
白折子释义:⒈旧时用于练字习文的空白折子。《花月痕》第二六回:“适有 荷生 习楷的白摺堆在案头,随手取一本,却已套有印格,便磨墨蘸笔,作起楷书来。”⒉旧时用于写呈文、公文的空白折子。亦借指呈文、公文。老舍《二马》第二段二:“他考过几回学部的录事,白折子写不好,作录事的希望只好打消。”⒊记录钱物的折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将两年多的往来帐目,抄了一张清单,一齐开了个白摺子,连这信封在一起,打发人来投递。”
- 14.
白摺子释义:⒈旧时用于练字习文的空白折子。《花月痕》第二六回:“适有 荷生 习楷的白摺堆在案头,随手取一本,却已套有印格,便磨墨蘸笔,作起楷书来。”⒉旧时用于写呈文、公文的空白折子。亦借指呈文、公文。老舍《二马》第二段二:“他考过几回学部的录事,白折子写不好,作录事的希望只好打消。”⒊记录钱物的折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将两年多的往来帐目,抄了一张清单,一齐开了个白摺子,连这信封在一起,打发人来投递。”
- 15.
盆栽释义:⒈在花盆里栽种:盆栽花卉。盆栽葡萄。⒉指盆栽的花木:案头摆着常绿的盆栽。
- 16.
积置释义:累积搁置。吴其敏《海上文情点滴》:“一半是生性疏懒,一半是年事老大,力不从心,案头积置着大量的来信。”
- 17.
蒐辑释义:⒈搜集。明 吴承恩《<诸史将略>序》:“尝欲蒐辑往牒汇为一书,以考昔人经武之略。”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三姑》:“余案头《东坡集》,乃 蜀 中新刻本,蒐辑虽富,恐不尽可信也。”⒉整顿。《新唐书·王绍传》:“自 张愔 后,兵骄难治,绍 蒐辑军政,推诚示人。”
- 18.
遗集释义:⒈前人留下的诗文集子。五代 齐己《寄匡阜诸公》诗之一:“争学忘言住幽胜,吾师遗集尽清吟。”宋 文同《读<渊明集>》诗:“牎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清 钱泳《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今遗集不传,余偶得数首,録於左。”⒉汇辑前人的遗作而成的集子。邓实《谢翱<晞发集>后序》:“乙巳之春,余在海上。无锡 徐君 槃 赠余以 平湖 陆大业 刊《晞髮集》一册,云得之 滑县 暴氏,凡诗八卷,文二卷,审之则仅正集,而缺其遗集,求之年餘不可得。”鲁迅《且介亭杂文·隔膜》:“最起劲的是‘南社’里的有几个人,为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