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接应 接应的意思
jiēyìng

接应

简体接应
繁体接應
拼音jiē yìng
注音ㄐㄧㄝ ㄧ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ē,(1) 连成一体。【组词】:接合。接骨。接壤。衔接。(2) 继续,连续。【组词】:接力。接替。接班。接二连三。再接再厉。(3) 靠近,挨上。【组词】:接近。邻接。接吻。(4) 承受,收取。【组词】:接受。接收。接纳。接管。(5) 迎。【组词】:接风。接生。接待。(6) 姓。

yìng yīng,(1) 回答或随声相和。【组词】: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组词】:应邀。应聘。应考。(3) 顺合,适合。【组词】: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4) 对待。【组词】:应付。应变。应酬。

基本含义

接待、迎接

接应的意思

接应 [jiē yìng]

1. 配合己方的人行动。

接应先头部队。

[ stand ready for assistance; ]

2. 物质上给予帮助;接济。

[ supply; give material assistance to; ]

接应 引证解释

⒈ 犹应对;应答。

《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
《宋书·颜延之传》:“接应之方,言必出己。”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泽如 不想说什么话去接应,他照旧带着不舒服的感觉望着 钱 的喉结。”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六:“‘他的妻子很能干,’我接应着。”

⒉ 呼应支援。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二折:“元帅先行,我与 敬德 将军随后来接应元帅来。”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却説店小二为接应 陈名 盗马,回到家中,正在房里与老婆説话。”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龙泉 人 郭公子 起义兵以应伪 周 ……后与 大任 不协,不相接应。”
茅盾 《子夜》十三:“还是先和 虹口 那几个罢下来的厂接好头,她们来冲,我们关车接应。”

⒊ 供应;接济。

如:子弹接应不上。


国语词典

接应 [jiē yìng]

⒈ 呼应、支援。

《三国演义·第六八回》:「见徐盛在李典军中搅做一团厮杀,便麾军杀入接应。」
《红楼梦·第七四回》:「你且说谁作接应,我便饶你。」

策应


接应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策应释义:作战中与友军互相呼应配合。也指足球、篮球等球类比赛中,队友之间的互相配合。

接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击应释义:战斗中各部队受到攻击时互相接应。语本《孙子·九地》:“率然者,常山 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清 黄遵宪《冯将军歌》:“五千人马排墙进,绵绵延延相击应。”
    • 2.
      印照释义:执照,凭证。 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宜咨抚臣,开諭军民,自备工本,官给印照,俾永为己业。”《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咸丰三年十二月丙申发出“上谕”一》:“城内接应之人又被搜杀,贼匪又得印照,可以影射。”
    • 3.
      后手不上释义:指平时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接应不上,无法继续维持。
    • 4.
      后手不接释义:指平时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则接应不上,无法继续维持。 亦作“后手不上”。
    • 5.
      外合里应释义: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 6.
      外应释义:外部接应。亦指外部接应的力量。
    • 7.
      岐嶷释义:《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 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 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羣书。”唐 李颀《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清 王晫《今世说·赏誉》:“许彝千 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 8.
      应援释义:(军队)接应。
    • 9.
      应赴释义:接应趋援。 《后汉书·西域传序》:“安帝 永初 元年,频攻围都护 任尚、段禧 等,朝廷以其险远,难相应赴,詔罢都护。”《南史·沉庆之传》:“今四方尚未知义师之举,而 劭 据有天府,首尾不相应赴,此危道也。”
    • 10.
      开足释义:谓机器等发动到充足的程度。 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一回:“急向原来的汽车,一跃而上,开足了汽,好似风驰电掣一般,逃窜去了。”《瞭望》1991年第29期:“看我们的人寸步不让,海盗转身翻过船舷,跳上接应的小船,开足马力溜之大吉了。”
    • 11.
      影接释义:形容迅速接应。
    • 12.
      接应释义:⒈配合自己一方的人行动:你们先冲上去,二排随后接应。⒉接济;供应:粮草接应不上。
    • 13.
      接援释义:接应援助(多用于军队)。
    • 14.
      提兵释义:率领军队。 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注意奏凯赴都畿,速令提兵还 石坂。”《封神演义》第四三回:“自来提兵征伐多年,未尝有挫锋鋭;今日到此,失机丧师,殊为痛恨!”京剧《取南郡》第十四场:“牛金、曹纯 恐非 周瑜 敌手,元帅还须提兵接应。”
    • 15.
      援应释义:声援接应。
    • 16.
      援接释义:救援接应。
    • 17.
      救应释义:救援;接应
    • 18.
      水利释义:⒈指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经控制、开发,直接应用于防洪、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方面的事业。⒉水利工程的简称:兴修水利。
    • 19.
      碰球释义:一种口头游戏。大家围坐,依次报数,报一者为“一球”,报二者为“二球”,余类推。首由“一球”开头以“一球”碰在座的任何一“球”,被碰者立即接应将“球”碰出。在互碰中,如有人说错、忘记接应或接应过慢,就被罚表演节目。孙犁《白洋淀纪事·吴召儿》:“识字班的课程第一是唱歌,歌唱会了,剩下的时间就碰球。山沟的青年妇女们,碰起球来,真是热烈,整个村子被欢笑声浮了起来。”
    • 20.
      赴接释义:⒈犹衔接。⒉前往救援、接应。

接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击应释义:战斗中各部队受到攻击时互相接应。语本《孙子·九地》:“率然者,常山 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清 黄遵宪《冯将军歌》:“五千人马排墙进,绵绵延延相击应。”
    • 2.
      印照释义:执照,凭证。 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利》:“宜咨抚臣,开諭军民,自备工本,官给印照,俾永为己业。”《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咸丰三年十二月丙申发出“上谕”一》:“城内接应之人又被搜杀,贼匪又得印照,可以影射。”
    • 3.
      后手不上释义:指平时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接应不上,无法继续维持。
    • 4.
      后手不接释义:指平时不注意留有余地,日后则接应不上,无法继续维持。 亦作“后手不上”。
    • 5.
      外合里应释义: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 6.
      外应释义:外部接应。亦指外部接应的力量。
    • 7.
      岐嶷释义:《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 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 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羣书。”唐 李颀《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清 王晫《今世说·赏誉》:“许彝千 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 8.
      应援释义:(军队)接应。
    • 9.
      应赴释义:接应趋援。 《后汉书·西域传序》:“安帝 永初 元年,频攻围都护 任尚、段禧 等,朝廷以其险远,难相应赴,詔罢都护。”《南史·沉庆之传》:“今四方尚未知义师之举,而 劭 据有天府,首尾不相应赴,此危道也。”
    • 10.
      开足释义:谓机器等发动到充足的程度。 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一回:“急向原来的汽车,一跃而上,开足了汽,好似风驰电掣一般,逃窜去了。”《瞭望》1991年第29期:“看我们的人寸步不让,海盗转身翻过船舷,跳上接应的小船,开足马力溜之大吉了。”
    • 11.
      影接释义:形容迅速接应。
    • 12.
      接应释义:⒈配合自己一方的人行动:你们先冲上去,二排随后接应。⒉接济;供应:粮草接应不上。
    • 13.
      接援释义:接应援助(多用于军队)。
    • 14.
      提兵释义:率领军队。 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注意奏凯赴都畿,速令提兵还 石坂。”《封神演义》第四三回:“自来提兵征伐多年,未尝有挫锋鋭;今日到此,失机丧师,殊为痛恨!”京剧《取南郡》第十四场:“牛金、曹纯 恐非 周瑜 敌手,元帅还须提兵接应。”
    • 15.
      援应释义:声援接应。
    • 16.
      援接释义:救援接应。
    • 17.
      救应释义:救援;接应
    • 18.
      水利释义:⒈指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经控制、开发,直接应用于防洪、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方面的事业。⒉水利工程的简称:兴修水利。
    • 19.
      碰球释义:一种口头游戏。大家围坐,依次报数,报一者为“一球”,报二者为“二球”,余类推。首由“一球”开头以“一球”碰在座的任何一“球”,被碰者立即接应将“球”碰出。在互碰中,如有人说错、忘记接应或接应过慢,就被罚表演节目。孙犁《白洋淀纪事·吴召儿》:“识字班的课程第一是唱歌,歌唱会了,剩下的时间就碰球。山沟的青年妇女们,碰起球来,真是热烈,整个村子被欢笑声浮了起来。”
    • 20.
      赴接释义:⒈犹衔接。⒉前往救援、接应。

接应造句

1.抢匪得手后,立刻跳上接应的车子,扬长而去。

2.又听得寨前炮响,史广恭按兵不动,只等他人来,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齐起,接应捉人。

3.这些在岸边接应的毒梟,在警方迅雷不及掩耳行动中,被一网打尽。

4.打长蛇阵,派你九路来接应

5.队长快速运球进攻,却无人接应,终于孤掌难鸣而失手。

6.这些在岸边接应的毒枭,在警方迅雷不及掩耳行动中,被一网打尽。

接应(jiey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接应是什么意思 接应读音 怎么读 接应,拼音是jiē yìng,接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接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