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ng,(1)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称“杏儿”、“杏子”,酸甜,可食。【组词】:杏仁儿。杏黄。
huā,(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组词】:花木。花草。花匠。花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组词】:雪花。浪花。钢花。火花。棉花(棉的絮亦称花)。礼花(烟火)。挂花(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例句】:花圈(quān )。花篮。花灯。花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组词】:花样。花边。花花绿绿。印花。(6) 指“痘”。【例句】:天花(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组词】:花猫。花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组词】:花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组词】:打花拳。花架子。(10) 模糊不清。【组词】:头昏眼花。(11) 喻事业的精华。【组词】:体育之花。(12) 喻女子。【组词】:姊妹花。(13) 用掉。【组词】:花钱。(14) 名目繁复的。【例句】:花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组词】:花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组词】:蚕花。鱼花。(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例句】:花娘(妓女)。花魁。(18) 〔花甲〕指六十岁,如“年逾花花。”(19) 姓。
cūn,(1) 乡村;村庄。【组词】:村子。村塾(旧时农村中的私塾)。村民。(2) 粗野;粗俗。【组词】:村野。村俗。村话。村气。
1. 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泛指卖酒处。
2. 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城西。向以产酒著名。
3. 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山西省汾阳县东,相传自南北朝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
5. 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⒈ 亦省称“杏村”。
引唐 杜牧 《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忆钱唐》词:“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
元 东湖散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小雨杏花村问酒,澹烟杨柳巷巾车。”
明 高启 《五禽言和张水部》:“提胡芦,趣沽酒,杏花村中媪家有。”
郁达夫 《临平登山记》:“在一条丁字路的转弯角前,并且还有一家青帘摇漾的杏花村--是酒家的雅号,本名仿佛是聚贤楼。”
清 孙枝蔚 《落花》诗:“杏村惟见酒旗摇,一去繁华不可招。”
⒉ 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 安徽省 贵池县 城西。向以产酒著名。
⒊ 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 山西省 汾阳县 东,相传自 南北朝 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
引郭沫若 《访杏村》诗:“杏花村 里酒如泉,解放以来别有天。”
谢觉哉 《游杏花村竟日雨留题》诗:“逢人便説 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
⒋ 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引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金陵 诸胜如 凤凰臺、杏花村、雨花臺,皆一抔黄土耳。”
⒈ 种有很多杏花的村庄。词章中描写春景时的常用词。
引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