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来自 来自的意思
lái

来自

简体来自
繁体來自
拼音lái zì
注音ㄌㄞˊ ㄗ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ái,(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组词】: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组词】:从来。向来。(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组词】:来年。将来。来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例句】:二百来头猪。(5) 做某个动作。【组词】:胡来。(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例句】:大家来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例句】:昨天他哭来。(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上来。(9) 表示发生。【例句】:暴风雨来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例句】: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例句】:八月里来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13) 姓。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来自的意思

来自 [lái zì]

1.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主要收入来自开采煤矿。

[derive from; originate from; come from; stem from; spring from;]


来自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来源释义:⒈事物所从来的地方;事物的根源:经济来源。 ⒉(事物)起源;发生(后面跟“于”):神话的内容也是来源于生活的。
    • 2.
      出自释义:出于。
    • 3.
      原本释义:⒈底本;原稿(区别于传抄本)。⒉初刻本(区别于重刻本)。⒊翻译所根据的原书。⒋原来;本来:他原本是学医的,后来改行搞戏剧。
    • 4.
      源于释义:“源于”译为“来源于”,表达时,主观意思是“来源于”。

来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瓢饮释义:仅仅喝一瓢水。该意象常被古人引用,比如:“比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其主要形容生活的简陋环境,也有一种来自于微薄的满足感的意思。
    • 2.
      三藏法师释义: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在中国,对来自印度、西域的佛典进行汉译的僧侣,常尊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藏法师为玄奘法师,但常被误会这是玄奘专有的称号,实际上除了玄奘之外,著名的三藏法师尚有鸠摩罗什法师、实叉难陀法师、求那跋陀法师、大广智不空法师、菩提灯法师、安世高法师等等。日本历史上唯一的三藏法师为灵仙法师。
    • 3.
      下棉布街释义:今解放路东北段,即濂溪路与中山路交接处至曾家巷口一段。 清初,荷兰人约翰·尼霍夫访问过中国,他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中:“赣州是中国最有名的城市之一。该城的城墙高大坚固,绕墙走约需二个小时,站在城墙向北望去,可看见来自数省的数不清的船只。
    • 4.
      不结盟运动释义:第三世界的国际性政治组织。1961年9月,首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主要来自亚洲、非洲的25个国家作为正式成员参加。会议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独立自主的活动原则,促进了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的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到20世纪末,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已经达到100多个,包括了第三世界的大多数。
    • 5.
      东海鲸波释义:东海上的汹涌波涛。 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
    • 6.
      中文借词释义:来自中文的英文词有大约三十个,其中少于十个常用。
    • 7.
      乌拉猫释义:乌拉猫来自于传说中的乌拉星,其哥哥为乌拉星上的流氓猫。
    • 8.
      九纛释义:九纛两字来自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徽旗“九斿白纛”,九斿白纛,也称九足白徽或者九足白旗,蒙古人俗称“查干苏力德”,查干又译察汗,是白色的意思;苏力德又译苏勒德,是大竿的意思。
    • 9.
      乡问释义:来自家乡的书信。
    • 10.
      二氧化硫释义:也叫亚硫酸酐。 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化学式SO2。主要用于生产硫酸,也广泛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漂白剂和 还原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和矿石冶炼过程,大量排入环境造成 全球性酸雨危害。自然界产生的二氧化硫数量很少,主要来自生物分解过程和火山爆发。
    • 11.
      云脚优人释义:优人神鼓,来自台北。
    • 12.
      亚伯托龙释义:来自亚伯达的蜥蜴分类:龙盘目→兽脚亚目→猛龙下目→暴龙科→亚伯托龙典型种:Albertosaurus libratus。
    • 13.
      亚波伦释义:在基督教的圣经启示录里,是一位来自无底坑的使者,也就是来自地狱的魔鬼,也就是撒旦、恶魔的意思。
    • 14.
      交换释义:⒈彼此互换(东西等):交换队旗。⒉人们互相交换活动或劳动产品的过程。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产品交换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它由生产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劳动产品一旦在不同所有者之间成为交换对象,就出现了商品交换。⒊生物学上指来自双亲的相对染色体,在性细胞成熟分裂时,相互交换对应部分的过程。是形成生物新类型的原因之一。
    • 15.
      何许人也释义:何:什么;许:地方。指不知来自何方,来历不明的人。
    • 16.
      佛学释义:⒈即佛教哲学。通 常指包含在佛经中的各种教义、教理。来自古印度,东汉初传入中国。后融合儒、道学说,形成中国佛 学的多种派别。基本特征是否认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宣扬精神、意识第一性。把现实世界说成是无意义 的、假的,论证虚构的天国是真的理想世界,教人漠视现实生活,向精神世界寻求解脱。对宋明理学有 直接影响。⒉以佛教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
    • 17.
      俗化释义:⒈习俗教化。《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南史·儒林传论》:“自 梁 迄 陈,年且数十,虽时经屯詖,郊生戎马,而风流不替,岂俗化之移人乎。”宋 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行之以渐,循之以久,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脩、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⒉通俗化。朱自清《论雅俗共赏》:“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
    • 18.
      假洋品牌释义:“假洋品牌”是指那些中国企业注册拥有的,但是无论包装宣传都明示或暗示消费者,冒充来自国外的品牌。
    • 19.
      催趱释义:⒈亦作“催儹”。催赶,督促。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我今亲身直至 絳州,催趲军马,走一遭去。”《水浒传》第四七回:“比及杀到 独龙冈 上,是黄昏时分,宋江 催趲前军打庄。”《儒林外史》第八回:“适值 江西 寧王 反乱,各路戒严,朝廷就把他推陞了 南赣道,催趲军需。”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平时催儹,逢限稽查。”⒉谓德业修养上努力前进。宋 朱熹《答王子合书》之十七:“后来自觉如此含胡,恐误朋友,方着力催儹功夫。”⒊清 代漕运,沿途地方官皆有督同催运责任,谓之趲重催空,省称催趲。《清会
    • 20.
      光学现象释义:光学现象1其实就是光同大气、云、水、灰尘、和其他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我们说的光学现象大都是来自太阳或月球的光,各种光学现在产生的效果不同。

来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瓢饮释义:仅仅喝一瓢水。该意象常被古人引用,比如:“比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其主要形容生活的简陋环境,也有一种来自于微薄的满足感的意思。
    • 2.
      三藏法师释义: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在中国,对来自印度、西域的佛典进行汉译的僧侣,常尊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藏法师为玄奘法师,但常被误会这是玄奘专有的称号,实际上除了玄奘之外,著名的三藏法师尚有鸠摩罗什法师、实叉难陀法师、求那跋陀法师、大广智不空法师、菩提灯法师、安世高法师等等。日本历史上唯一的三藏法师为灵仙法师。
    • 3.
      下棉布街释义:今解放路东北段,即濂溪路与中山路交接处至曾家巷口一段。 清初,荷兰人约翰·尼霍夫访问过中国,他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中:“赣州是中国最有名的城市之一。该城的城墙高大坚固,绕墙走约需二个小时,站在城墙向北望去,可看见来自数省的数不清的船只。
    • 4.
      不结盟运动释义:第三世界的国际性政治组织。1961年9月,首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主要来自亚洲、非洲的25个国家作为正式成员参加。会议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独立自主的活动原则,促进了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的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到20世纪末,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已经达到100多个,包括了第三世界的大多数。
    • 5.
      东海鲸波释义:东海上的汹涌波涛。 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
    • 6.
      中文借词释义:来自中文的英文词有大约三十个,其中少于十个常用。
    • 7.
      乌拉猫释义:乌拉猫来自于传说中的乌拉星,其哥哥为乌拉星上的流氓猫。
    • 8.
      九纛释义:九纛两字来自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徽旗“九斿白纛”,九斿白纛,也称九足白徽或者九足白旗,蒙古人俗称“查干苏力德”,查干又译察汗,是白色的意思;苏力德又译苏勒德,是大竿的意思。
    • 9.
      乡问释义:来自家乡的书信。
    • 10.
      二氧化硫释义:也叫亚硫酸酐。 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化学式SO2。主要用于生产硫酸,也广泛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漂白剂和 还原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和矿石冶炼过程,大量排入环境造成 全球性酸雨危害。自然界产生的二氧化硫数量很少,主要来自生物分解过程和火山爆发。
    • 11.
      云脚优人释义:优人神鼓,来自台北。
    • 12.
      亚伯托龙释义:来自亚伯达的蜥蜴分类:龙盘目→兽脚亚目→猛龙下目→暴龙科→亚伯托龙典型种:Albertosaurus libratus。
    • 13.
      亚波伦释义:在基督教的圣经启示录里,是一位来自无底坑的使者,也就是来自地狱的魔鬼,也就是撒旦、恶魔的意思。
    • 14.
      交换释义:⒈彼此互换(东西等):交换队旗。⒉人们互相交换活动或劳动产品的过程。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产品交换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它由生产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劳动产品一旦在不同所有者之间成为交换对象,就出现了商品交换。⒊生物学上指来自双亲的相对染色体,在性细胞成熟分裂时,相互交换对应部分的过程。是形成生物新类型的原因之一。
    • 15.
      何许人也释义:何:什么;许:地方。指不知来自何方,来历不明的人。
    • 16.
      佛学释义:⒈即佛教哲学。通 常指包含在佛经中的各种教义、教理。来自古印度,东汉初传入中国。后融合儒、道学说,形成中国佛 学的多种派别。基本特征是否认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宣扬精神、意识第一性。把现实世界说成是无意义 的、假的,论证虚构的天国是真的理想世界,教人漠视现实生活,向精神世界寻求解脱。对宋明理学有 直接影响。⒉以佛教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
    • 17.
      俗化释义:⒈习俗教化。《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南史·儒林传论》:“自 梁 迄 陈,年且数十,虽时经屯詖,郊生戎马,而风流不替,岂俗化之移人乎。”宋 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行之以渐,循之以久,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脩、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⒉通俗化。朱自清《论雅俗共赏》:“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
    • 18.
      假洋品牌释义:“假洋品牌”是指那些中国企业注册拥有的,但是无论包装宣传都明示或暗示消费者,冒充来自国外的品牌。
    • 19.
      催趱释义:⒈亦作“催儹”。催赶,督促。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我今亲身直至 絳州,催趲军马,走一遭去。”《水浒传》第四七回:“比及杀到 独龙冈 上,是黄昏时分,宋江 催趲前军打庄。”《儒林外史》第八回:“适值 江西 寧王 反乱,各路戒严,朝廷就把他推陞了 南赣道,催趲军需。”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平时催儹,逢限稽查。”⒉谓德业修养上努力前进。宋 朱熹《答王子合书》之十七:“后来自觉如此含胡,恐误朋友,方着力催儹功夫。”⒊清 代漕运,沿途地方官皆有督同催运责任,谓之趲重催空,省称催趲。《清会
    • 20.
      光学现象释义:光学现象1其实就是光同大气、云、水、灰尘、和其他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我们说的光学现象大都是来自太阳或月球的光,各种光学现在产生的效果不同。

来自造句

1.来自四面八方的科技人员都已到齐,这一课题研究的开台锣鼓就要敲响了。

2.听了来自前线的报告,在座的年青人都满腔怒火,热血沸腾。

3.暑假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在母校聚会,一时间胜友如云。

4.有些民间风俗来自迷信,久而久之,也就积非成是了。

5.这次比赛的选手来自五湖四海,兵不厌诈,在我们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一定要小心为妙。

6.海宝是对五彩缤纷生活的向往,对五光十色的生命的祝福,也是上海对来自五湖四海朋友的热情邀约。

7.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欢聚一堂,衷心祝愿亚运会圆满成功。

8.评比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作者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以文会友。

9.这一次,答案出其不意来自他不关注的后方。

10.在一个单位待久了,工作起来自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11.尽管来自公众的非议不断,他仍执迷不悟。

12.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明察秋毫造句。

13.在同反动文人的斗争中,鲁迅懂得暗箭难防,所以时刻警惕来自背后的袭击。

14.鲁迅深知暗箭难防,所以时刻警惕来自背后的袭击。

15.公司内部弊病丛生,他虽想要正本清源地加以改革,却无法克服来自各方面的许多阻挠。

16.这个集团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泥沙俱下,难免内部不纯。

17.来自谢利府的夫人使她浮想联翩。

18.如果教师很熟悉教材,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很了解,那么上起课来自然游刃有余。

19.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

20.展销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展品如鸟集鳞萃,令人目不暇接。

来自(lai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来自是什么意思 来自读音 怎么读 来自,拼音是lái zì,来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来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