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yì,(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组词】: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组词】:炮衣。糖衣。肠衣。(3) 姓。
fú fù,(1) 衣裳。【组词】:服装。制服。(2) 穿衣裳。【组词】: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3) 作,担任。【组词】:服务。服刑。服兵役。(4) 顺从。【组词】: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5) 习惯,适应。【组词】:不服水土。(6) 吃(药)。【组词】:内服。(7) 乘,用。【例句】:服牛乘(chéng )马。(8) 姓。 ◎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组词】:两服药。
1. 衣裳服饰。今泛指身上穿的各种衣裳服装。
英[garment; clothing; clothes;]
⒈ 衣裳,服饰。
引《诗·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史记·赵世家》:“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巴金 《灭亡》第一章:“街中聚集了一大群人,有着各样的身材,各样的衣服。”
⒉ 借指形体,身躯。
引宋 苏轼 《答钱济明书》之二:“小人能害其衣服尔,至於其不可坏者,乃当缘厄而愈胜尔。”
⒊ 穿衣服;使穿衣服。
引《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 ﹞鸡初鸣而衣服至於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 王季 ﹞今日安否何如?’”
宋 苏轼 《天篆记》:“江 淮 间俗尚鬼,岁正月必衣服箕箒为 子姑,或能数数画字。”
⒈ 泛指可以穿著的各种衣裳、服装。
引《文选·宋玉·神女赋》:「于是摇珮饰鸣玉鸾,整衣服敛容颜。」
《文选·李康·运命论》:「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车徒。」
近衣著 衣裳
1.他们穿衣服时不分彼此。
2.你转了好几个店子买了这件衣服,应该是可心如意了吧。
3.她穿着这身衣服真让人爽心悦目!
4.衣服的价格加五成打八折卖给顾客,这实际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5.她穿上这身衣服,就似超尘拔俗的仙女一般。
6.服装店的衣服都是临时七拼八凑地缝制了几件。
7.他好不容易将散成一地、七零八落的衣服全部挂回衣橱。
8.我一觉醒来,发现我所有的衣服不翼而飞。
9.每天同学们上博客留言的内容真是五花八门呀。五花八门造句:在街上的人穿的衣服真是五花八门。
10.江姐换了身衣服,理了理头发,然后走向刑场,从容就义。
11.这个月买了几本好书和两件衣服,我的手头明显感到入不敷出了。
12.晓光的这套衣服设计得确实是别出心裁。
13.最近天气冷热反覆无常,叫人很难穿衣服。
14.妈妈的衣服真是漂亮到天衣无缝的地步了。
15.夏天来了,校园里孩子们的衣服姹紫嫣红的,真好看!
16.我在报纸上看到有的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放假回家带给父母的“礼物”竟是一袋袋的脏衣服,太差劲了!
17.李强和顽童打架,弄脏衣服,为免母亲责骂,他尽力帮母亲做家务,希望将功赎罪。
18.妈妈每天把我们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19.近年来,真的是心宽体胖,过去的衣服都穿不成了。
20.我不小心把同学的衣服弄上了墨水,同学不但没有骂我,还心平气和对我说:“没关系,回家洗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