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墨笔 墨笔的意思

墨笔

简体墨笔
繁体墨筆
拼音mò bǐ
注音ㄇㄛˋ ㄅ一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ò,(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组词】:一锭墨。墨汁。墨盒。墨迹。墨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组词】:墨水。油墨。粉墨登场。(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组词】:墨黑。墨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墨镜。墨绿。墨菊。墨晶(黑色的水晶)。(4) 贪污。【组词】:贪墨。墨吏。(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组词】:墨刑。(6) 姓。(7) 古同“默”,缄默。

bǐ,(1) 写字、画图的工具。【组词】: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组词】:笔画。笔顺。笔形。笔道。(3) 用笔写,写作的。【组词】: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组词】:笔体。笔法。笔力。文笔。工笔。曲笔。伏笔。(5) 像笔一样直。【组词】:笔直。笔挺。笔陡。(6) 量词,指钱款。【组词】:一笔钱。(7) 指散文。【例句】:“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随笔。

基本含义

指文人用于写字的笔,比喻才情或文学作品。

墨笔的意思

墨笔 [mò bǐ]

1. 濡墨于笔。

3. 毛笔。

墨笔 引证解释

⒈ 濡墨于笔。

《管子·霸形》:“於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於太庙之门朝。”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愿为諤諤之臣,墨笔操牘,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

⒉ 毛笔。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一面谈着天,等那墨笔乾了,他又拿了楂笔,蹲到画上,着了颜色。”
巴金 《记栗学福同志》五:“文件袋里还插着那封由 湖南 寄来的信,红白两色的旧式信封,中间一行写着墨笔字。”


墨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墨卷释义:⒈明清科举制试卷名目之一。 乡试、会试时,应试者用墨笔书写试卷,称墨卷。墨卷由誊录生用朱笔誊录,再送试官评阅,称硃卷。⒉宋以来,称取中士人的文章为程文。
    • 2.
      墨晕释义:⒈牡丹的一种。花色深紫近黑。⒉指作画时用墨笔在纸上晕染。
    • 3.
      墨笔释义:⒈濡墨于笔。《管子·霸形》:“於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於太庙之门朝。”汉 刘向《新序·杂事一》:“愿为諤諤之臣,墨笔操牘,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⒉毛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一面谈着天,等那墨笔乾了,他又拿了楂笔,蹲到画上,着了颜色。”巴金《记栗学福同志》五:“文件袋里还插着那封由 湖南 寄来的信,红白两色的旧式信封,中间一行写着墨笔字。”
    • 4.
      怀铅握素释义:铅:石墨笔。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 5.
      拟票释义:明 清 时,各处奏本送达内阁后,由阁员用墨笔预拟批答于浮票,再送呈皇帝朱批,称为拟票,也称票拟。
    • 6.
      朱墨本释义:⒈朱笔和墨笔兼用的稿本。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太宗 时史官 张洎 等撰 太祖 史,凡 太宗 圣諭及史官采摭之事,分为朱墨书以别之,此国史有朱墨本之始也。”宋 周密《齐东野语·朱墨史》:“绍圣 中 蔡卞 重修《神宗实録》,用朱黄删改,每一卷成輒纳之禁中,盖将尽泯其跡,而使新録独行,所谓朱墨本者世不可得而復见矣。”⒉红黑两色套印的书本。已发现的最早套印本是 蒙古 至元 六年(公元1269年)湖 北 江陵 资福寺 刻的 无闻和尚《金刚经注》,用红色印经文和圈,用黑色印注。沿至 明 末,吴兴 闵齐伋、凌
    • 7.
      朱墨烂然释义: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样子。形容读书勒奋。
    • 8.
      朱墨笔释义:指处理文案用的朱笔与墨笔。
    • 9.
      楮墨笔砚释义:纸墨笔砚。借指文墨、文字。
    • 10.
      没骨图释义:谓不用墨笔勾勒,直接以彩色描绘的画。
    • 11.
      灰笔释义:毛笔,墨笔。
    • 12.
      硃卷释义:⒈明 清 科举制度,乡、会试卷考生用墨笔书写叫墨卷;然后由专门誊录的人用朱笔誊写,不书姓名,只编号码,使阅卷者不能辨认笔迹,叫做朱卷。发榜后朱卷发还考生,中式者往往刻以送人。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鼠拖卷》:“嘉靖 庚子科,第八十三名举人 颜芳,其硃卷已为房考抹掷案下矣。倐而又在案上,再掷去。已又復襍於所取卷中。”《明史·选举志二》:“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録者用硃,谓之硃卷。”《清会典事例·礼部·解卷》:“顺治 二年定,乡试填榜拆号之日,将硃墨卷并黏。硃卷大书姓名,墨卷大书名数。”⒉特指中式朱卷文章。《
    • 13.
      红模子释义:供儿童练习毛笔字用的纸,印有红色的字,用墨笔顺着红字的笔画摹写。
    • 14.
      螺子笔释义:墨笔。
    • 15.
      誊録官释义:誊录院负责誊录考生试卷事务的官员,在进士举人和五种贡生中选派,由皇帝任命。《清史稿·选举志三》:“乾隆 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録、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迴避矣。”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三节:“每日派誊三卷,誊録书手不准携带墨笔,如有顶冒入场,代人改窜文艺者,查出治罪,以誊録官管理之。”
    • 16.
      试墨释义:⒈犹试笔。 ⒉检验墨的质量。⒊宋代以来,参加科举考试中者的文章的汇编,称之为试墨。参见“试墨帖”。⒋明清科举试卷名目之一。乡试、会试时,应试者用墨笔书写的试卷。亦借指八股文。
    • 17.
      送子天王图释义:中国画。 唐代吴道子作。今存此画一般定为宋摹本。纸本长卷。墨笔。据佛经《太子瑞应本起经》作,画面是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净饭王太子的情景。构图可分前后两段,前段绘天王送子,后段绘净饭王迎来王子。线条遒劲,以形写神。
    • 18.
      题主释义:旧丧礼,人死后,立一木牌,上写死者衔名。用墨笔先写作“×××之神王”,然后于出殡之前请有名望者用朱笔在“王”字上加点成为“主”字,谓之“题主”。亦称“点主”。明 汤显祖《牡丹亭·秘议》:“[生]好一座宝殿哩。怎生左边这牌位上写着‘杜小姐神王’,是那位女王?[净]是没有题主哩。”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五:“丧家十二禁……九请贵客题主。”周振鹤《苏州风俗·婚丧礼俗·凶礼》:“七、题主:出殡之前日……亡者神主,必请当道之显者题主。仪仗恭迎,别辟一室,灯彩摇红,孝子吉服迎叙。既而主题者升堂,南面而坐,红烛高烧;

墨笔(mob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墨笔是什么意思 墨笔读音 怎么读 墨笔,拼音是mò bǐ,墨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墨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