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祖 [shū zǔ]
1. 父亲的叔父。
英[(paternal) grandfather's younger brother;]
叔祖 引证解释
⒈ 父亲的叔父。
国语词典
叔祖 [shū zǔ]
⒈ 称谓。称父亲的叔父。
叔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乡丈释义:对同乡老年男子的敬称。明 瞿佑《归田诗话·锺馗图》:“乡丈 凌彦翀,名 云翰,号 柘轩。至正 间,以《周易经》与 士衡 叔祖同登 浙省 乡榜。”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统録若干曲请正於乡丈 苏东皋。”
- 2.
乡榜释义:⒈科举乡试的录取名单。 明 瞿佑《归田诗话·锺馗图》:“﹝ 凌彦翀 ﹞以《周易经》与 士衡 叔祖同登 浙省 乡榜。”《花月痕》第十六回:“小珠 却力学五年,壬戌登了乡榜第三名。”⒉代指乡试中式者,即举人。《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 建德 卫体善 先生,乃 建德 乡榜。”
- 3.
从曾祖父释义:1.从曾祖父本义,指的是曾祖父的亲兄弟,是祖父的伯叔父,是父亲的伯叔祖父(即从祖祖父)。
- 4.
从祖祖母释义:祖父兄弟的妻子。即伯祖母或叔祖母。
- 5.
从祖祖父母释义:祖父的兄弟及其妻子。即伯祖父母或叔祖父母。
- 6.
叔婆释义:⒈丈夫的婶母。⒉叔祖母。
- 7.
叔公释义:⒈丈夫的叔叔。 ⒉叔祖。
- 8.
叔曽祖父释义:曾祖父之弟,是祖父的叔父,是父亲的叔祖父(即从祖祖父)。
- 9.
叔翁释义:父亲的叔父,即叔祖。唐 韩愈《祭李氏二十九娘子文》:“维年月日,十八叔翁及十八叔婆 卢氏,遣 昶 以庶羞之奠,祭於 李氏 二十九娘之灵。”李氏,韩愈 侄孙女。
- 10.
堂伯父释义: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中比父亲年龄大的,即伯叔祖父(即从祖祖父)的儿子中比父亲年龄大的,即祖父的侄子(即兄子/弟子)中比父亲年龄大的,是父亲的堂兄(即从父兄)。
- 11.
季祖母释义:庶祖母,祖父之妾。亦指叔祖母。
- 12.
忝眷释义:主婚人的谦称。意谓愧为眷属。明 叶盛《水东日记·郑氏先世回定仪状》:“主婚从叔祖 竦,见任朝奉大夫…… 景定 元年二月初三日,元德 具状,忝眷朝散大夫新知 韶 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提点银铜坑冶事 郑竦 谨专送上充姪孙女 庆一娘 回定之仪。”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主婚人称忝眷》:“国朝 钱大昕《恒言録》云:‘《水东日记》载,南宋 景定 中,郑氏 婚书,主婚人称忝眷,下署衔名。’”
- 13.
缌麻释义:古代丧服名。五服中之最轻者,孝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三月。凡本宗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等,均服之。《仪礼·丧服》:“緦麻三月者。”《穀梁传·庄公三年》“改葬之礼緦”唐 杨士勋 疏:“五服者,案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緦麻是也。”汉 贾谊《新书·六术》:“丧服称亲疏以为重轻,亲者重,疏者轻,故復有麤衰,齐衰,大红,细红,緦麻,备六,各服其所当服。”《周书·李穆传》:“兄弟子姪及緦麻以上亲并舅氏,皆霑厚赐。”《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敕:
- 14.
葛藟释义:⒈植物名。又称“千岁藟”。落叶木质藤本。叶广卵形,夏季开花,圆锥花序,果实黑色,可入药。《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纍之。”《左传·文公七年》:“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杨伯峻 注:“葛藟为一物……亦单名藟,亦名千岁藟、虆芜、蓷虆、苣瓜、巨荒,属葡萄科,为自生之蔓性植物。”宋 王安石《重游草堂寺次韵》之一:“垣屋荒葛藟,野殿冷檀沉。”参见“千岁虆”。⒉《诗·王风》篇名。内容描写 周 室衰微,人民流离失所、求助不得的痛苦。后以“葛藟”借指流亡他乡者的怨诗。明 归有光《叔祖存默翁六十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