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捕 [zhāo bǔ]
1. 招降收捕。
招捕 引证解释
⒈ 招降收捕。
引宋 李纲 《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渠魁如 周十隆、谢小鬼 等,悉就招抚;如 刘宣、熊定、李安静 等,悉就擒捕。凡招捕过羣盗六十餘伙。”
《宋史·周仁美传》:“时州有亡命卒聚盗,剽村閭为患, 王超 委 仁美 招捕。”
《元典章·刑部十三·防盗》:“诸处军官各使镇守有法,招捕得宜,期於盗息而已。”
招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头项释义:⒈位置或次序在前的。⒉头领,首领。宋 岳飞《分拨军马状》:“统率 马友 并本路 李宏、吴锡、韩京 诸头项军马,前来措置掩杀 曹成。”宋 李纲《与潘子贱龙图书》:“招捕羣冠十餘及头项,踰三万人。”《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此时 蒙古 病者众,十七头项皆在京城。”⒊项目,门类。宋 苏轼《省试放榜后札子·乞不分差经义诗赋试官》:“若必用本科各考所试,则经义、策论、诗、赋四场,文理不同,亦须各差试官一人而后可。此本议者私忧过计,而有司不察,便为创立此条,使一试院中有两头项试官,自有科场以来,无此故事。”
- 2.
山王释义:⒈晋 山涛 和 王戎 的并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作《五君咏》,述竹林七贤,以 山涛、王戎 显贵而不予列入。见《宋书·颜延之传》。唐 李德裕《仆射相公偶话旧唱和诗凄然怀旧辄献此诗》:“延年 如有作,应不用 山 王。”宋 梅尧臣《依韵四和正仲》:“嵇 阮 当时无俗虑,山 王 虽贵亦能陪。”元 熊与龢《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由来清调须吾辈,幸不 山 王 愧五君。”⒉旧指瑶族头领。元 无名氏《招捕总录》:“延祐 三年三月,德庆路 猺 蛮叛,既而令山主 五世禄、山王 李伯达 招降 圆麻山 猺 人 盘郎梗、盘古
- 3.
惠来释义:⒈招抚使之归顺。 唐 韩愈《平淮西碑》:“方战未利,内惊京师,羣公上言,莫若惠来。”⒉谓温驯来归。宋 李纲《条具防冬利害事件札子》:“两年之间,招捕羣盗凡数十伙,几数万人,逆者诛锄,顺者惠来。”
- 4.
旷弛释义:谓玩忽职守。 宋 李纲《与张相公书》之二五:“抚、吉、筠、袁 羣盗有名字者,并已招捕了当。实赖朝廷威德所及,获免旷弛,岂胜感惧!”《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川 陕 长吏、监押、巡检有旷弛者,代之。”清 侯方域《重修演武厅事记》:“某既镇归之五年,日勉循厥职,旷弛是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