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六入 六入的意思
liù

六入

简体六入
繁体
拼音liù rù
注音ㄌ一ㄡˋ ㄖ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ù lù,(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句】: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1) 〔六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2) 〔六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rù,(1) 进,由外到内。【组词】:进入。入梦。(2) 适合,恰好合适。【组词】:入选。入耳。

基本含义

指六种入口,比喻对事物进行全面、周密的考虑和处理。

六入的意思

六入 [liù rù]

1. 佛教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

六入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

《文选·王屮<头陁寺碑文>》:“气茂三明,情超六入。”
李善 注:“《维摩经》曰: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
章炳麟 《无神论》:“彼固以为世界自盲动而成,此则窃取十二缘生之説,盲即无明,动即是行,在一切名色六入之先,是以为世界所由生也。”


六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入释义:佛教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为内六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外六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即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而生六识。
    • 2.
      十二因缘释义:亦作“十二缘起”。佛教“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支依次缘起,构成三世两重的因果关系。摆脱十二因缘的束缚,即出离生死而证得涅槃。
    • 3.
      十八地狱释义:亦作“十八埊狱”。即十八层地狱。《梁书·诸夷传·扶南国》:“其后 西河 离石县 有胡人 刘萨何 遇疾暴亡……经十日更苏。说云:‘有两吏见録,向西北行,不测远近,至十八地狱,随报重轻,受诸楚毒。’”唐 陈集原《龙龛道场铭序》:“洪钟一扣,响彻卅二,而石磬再鸣,还闻十八埊狱。”宋 王逵《蠡海集·鬼神》:“释氏 有十八地狱之説,膾炙人口久矣,其义未详。然 释氏 有六根、六入、三毒之分,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六入色、声、香、味、触、法,皆有三毒贪、嗔、痴之恶业,故三六共成十八之数也。”亦省称“十八狱”。
    • 4.
      寒灰释义:⒈犹死灰。物质完全燃烧后留剩的灰烬。《三国志·魏志·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於寒灰之上,生华於已枯之木。”金 元好问《甲午除夜》诗:“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復燃。”柯灵《<阿英散文选>序》:“这笑容使我想到一盆雪白的寒灰,煨着晕红的烬余的炭火,用它最后的生命在向人输温送暖。”⒉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对人生已无任何追求的心情。五代 齐己《答无愿上人书》诗:“郑生 驱蹇 峴山 迴,传得 安公 好信来。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叠慰寒灰。”宋 陆游《余年四十六入峡忽复二十三年感怀赋长句》:“已把痴顽敌忧
    • 5.
      气茂释义:犹气盛。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媚兹邦后,法流是挹,气茂三明,情超六入。”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琅邪 臣 王暕,年二十一,字 思晦,七叶重光,海内冠冕,神清气茂,允迪中和。”

六入(liur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六入是什么意思 六入读音 怎么读 六入,拼音是liù rù,六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六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