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赴法 赴法的意思

赴法

简体赴法
繁体
拼音fù fǎ
注音ㄈㄨˋ ㄈ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ù,(1) 往,去。【组词】:赴京。赴会。赴任。赴约。赴宴。(2) 投入(某种境地),参加(某种行列)。【组词】:赴战。赴敌(加入对敌作战)。赴难(nàn )。赴义。(3) 古同“讣”,讣告。

fǎ,(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组词】: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组词】: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组词】: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组词】: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组词】: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组词】: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组词】:法文。法式大菜。(8) 姓。

基本含义

前往法国

赴法的意思

赴法 [fù fǎ]

1. 犹伏法。

赴法 引证解释

⒈ 犹伏法。

元 施惠 《幽闺记·虎头遇旧》:“若非恩人救难危,险赴法 云阳 市。”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宫婢肆逆》:“嘉靖 壬寅年,宫婢相结行弑,用绳繫上喉,翻布塞上口,以数人踞上腹绞之,已垂絶矣…… 孝烈皇后 率众入解之,立缚诸行弑者赴法。”


赴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另起炉竈释义:⒈比喻重新做起。鲁迅《准风月谈·查旧帐》:“斩犯绑赴法场的时候,大叫道:‘过了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为了另起炉灶,从新做人,非经过二十年不可。真是麻烦得很。”叶圣陶《城中·病夫》:“心想如要另起炉灶,那是很费事的,况且编辑部所希望的就是这样一本书。”⒉比喻另立门户;另搞一套。陶行知《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心学校的成立有两种方式都可以行。一是另起炉灶来创设;二是找那虚心研究,热心任事,成绩昭著并富有普遍性之学校特约改造,立为中心学校。”秦牧《漫记端木蕻良》:“他在谈自己的写作计划时,常提到续写《红楼梦
    • 2.
      唐槐秋释义:(1898-1954)戏剧活动家、演员、导演。湖南湘乡人。早年赴法国学习航空机械。1925年回国,参加南国社及广东戏剧研究所。1933年组织中国旅行剧团,演出中外名剧,对推动演剧职业化,提高话剧演出艺术水平有较大影响。
    • 3.
      按临释义:巡视。《元典章·礼部五·医学》:“近者按临 衡州,已督所属依科训诲。”《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其年冬月,朱源 亲自按临 扬州,监中取出 陈小四 与 吴金 的老婆,共是八个,一齐绑赴法场。”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福建 汀州 试院,堂前二古柏,唐 物也,云有神。余按临日,吏白当诣树拜。余谓木魅不为害,听之可也。非祀典所有,使者不当拜。”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一:“官僚办的是公文……上官按临地方检查的也是公文,上下都以公文办事。”
    • 4.
      蔡畅释义:(1900-199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湖南湘乡永丰镇(今属双峰)人。1919年随兄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参加新民学会。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两广区委妇委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妇女部部长、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建国后,任全国妇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5.
      赴法释义:犹伏法。 元 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若非恩人救难危,险赴法 云阳 市。”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宫婢肆逆》:“嘉靖 壬寅年,宫婢相结行弑,用绳繫上喉,翻布塞上口,以数人踞上腹绞之,已垂絶矣…… 孝烈皇后 率众入解之,立缚诸行弑者赴法。”
    • 6.
      邓小平释义:(1904-1997)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四川广安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先后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由于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被当时的“左”倾领导撤销职务。1934年参加长征,次年出席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一二九师政委,同刘伯承共同领导创建了太行、太岳、冀南等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

赴法(fuf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赴法是什么意思 赴法读音 怎么读 赴法,拼音是fù fǎ,赴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赴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