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发 [gào fā]
1. 指由被害人或犯罪人以外的人向侦察机关报告某人的犯罪行为。
英[report an offender; inform against sb.;]
告发 引证解释
⒈ 告别出发。 《太平广记》卷二百引《抒情诗·李蔚》:“﹝ 李蔚 ﹞有布素之交 孙处士,不远千里,逕来修謁。
引蔚 浹月留连。一日告发, 李 敦旧分,游 河 祖送。”
⒉ 向官府检举揭发。
引宋 欧阳修 《再论按察官吏状》:“国家之法,除赃吏因民告发者乃行之,其他不材之人……皆明知而不问。”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小子太医出身,也不知道医死多人,何尝怕人告发?”
《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万一被这老子告发时,毕竟於我不利。”
《平山冷燕》第七回:“他虽得罪於你,却无人告发,我怎好平白去拿他?”
巴金 《利娜》:“不久就有人告发了我们,我和 薇娜 被捕了。”
国语词典
告发 [gào fā]
⒈ 检举揭发。
引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若是被告发、被擒拏,怕不要偿命。」
近告密
告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变释义:向朝廷告发谋反等非常事变。《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汉 九年,贯高 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资治通鉴·汉高帝九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变,非常也。谓上告非常之事。”《金史·酷吏传序》:“熙宗 迭兴大狱,海陵 翦灭宗室,鉤棘傅会,告姦上变者,赏以不次。”清 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嘉庆 十七年,大姚 令上变,告 乌龙口 有众数千,啸聚为乱。”
- 2.
举告释义:检举告发。
- 3.
仇词释义:告发仇人的状纸。
- 4.
具告释义:⒈详细告诉。《史记·刺客列传》:“严仲子 具告曰:‘臣之仇 韩 相 侠累,侠累 又 韩 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⒉备文告发。明 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杂记》:“七年冬,﹝ 郑之惠 ﹞有病閒住,被参未结。盐蠹 赵文渊 具告,反噬公。”
- 5.
出首释义:⒈检举、告发别人的犯罪行为。⒉自首。
- 6.
刊章释义:删去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
- 7.
募人出首释义:征求人出来告发。首,告发别人的罪行。
- 8.
原首人释义:最先出头告发的人。
- 9.
反告释义:恐被人告发,而先行上告。《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闻 爽 使 白嬴 上书,恐言国阴事,即上书反告太子 爽 所为不道弃市罪事。”
- 10.
变告释义:谓告发谋反等非常事件。
- 11.
告变释义:⒈预示灾异。⒉报告发生变故。
- 12.
告劾释义:⒈揭发罪状;弹劾过失。 《史记·酷吏列传》:“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擅罪人,无告劾繫治城旦以上十四人。”⒉指被人告发弹劾。《汉书·昭帝纪》:“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 辽东。”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告者,为人所告也;劾者,为人所劾也。”
- 13.
告发释义:向司法机关、政府或组织检举揭发:写信告发他的违法行为。
- 14.
告密释义:向有关部门告发旁人的私下言论或活动(多含贬义)。
- 15.
告扰释义:⒈犹告发。⒉客人受到款待,对主人表示感谢的话。
- 16.
告牒释义:⒈告发的文书。 《新唐书·王鉷传》:“﹝ 天宝 ﹞十一载四月,縡 与 銲 谋引右龙武军万骑烧都门、诛执政作难。先二日事觉,帝召 鉷 付告牒。”《新唐书·宋申锡传》:“大和 五年,遣军候 豆卢著 诬告 申锡 与 漳王 谋反…… 僧孺 等见上出 著 告牒,皆骇愕不知所对。”⒉即告身。《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丙辰,帝至 洛阳,人居宫中;汴州 百官奉表来迎,詔諭以受 契丹 补署者皆勿自疑,聚其告牒而焚之。”《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 傅尧俞 ﹞辞新除侍御史知杂事告牒不受。”参见“告身”。
- 17.
告缗释义:指告发富户隐匿财产,逃漏税款。
- 18.
告言释义:揭露;告发。
- 19.
告警释义:报告发生紧急情况,请求加强戒备或援助:告警电话。
- 20.
告讦释义:责人过失或揭人阴私;告发。 《汉书·刑法志》:“及 孝文 即位……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訐之俗易。”颜师古 注:“訐,面相斥罪也。”宋 苏轼《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昔之为天下者,恶告訐之乱俗也,故有不干己之法,非盗及强姦不得捕告。”明 王錂《春芜记·定计》:“﹝ 王小四 ﹞只在市井胡行,不怕官司告訐。”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八:“后数年,镜 为乡人告訐,亡命不知所终。”刘师培《悲佃篇》:“明 代之时,北境之田招民开垦,彼此告訐,或投献于王府勋戚。”
告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变释义:向朝廷告发谋反等非常事变。《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汉 九年,贯高 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资治通鉴·汉高帝九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变,非常也。谓上告非常之事。”《金史·酷吏传序》:“熙宗 迭兴大狱,海陵 翦灭宗室,鉤棘傅会,告姦上变者,赏以不次。”清 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嘉庆 十七年,大姚 令上变,告 乌龙口 有众数千,啸聚为乱。”
- 2.
举告释义:检举告发。
- 3.
仇词释义:告发仇人的状纸。
- 4.
具告释义:⒈详细告诉。《史记·刺客列传》:“严仲子 具告曰:‘臣之仇 韩 相 侠累,侠累 又 韩 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⒉备文告发。明 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杂记》:“七年冬,﹝ 郑之惠 ﹞有病閒住,被参未结。盐蠹 赵文渊 具告,反噬公。”
- 5.
出首释义:⒈检举、告发别人的犯罪行为。⒉自首。
- 6.
刊章释义:删去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
- 7.
募人出首释义:征求人出来告发。首,告发别人的罪行。
- 8.
原首人释义:最先出头告发的人。
- 9.
反告释义:恐被人告发,而先行上告。《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闻 爽 使 白嬴 上书,恐言国阴事,即上书反告太子 爽 所为不道弃市罪事。”
- 10.
变告释义:谓告发谋反等非常事件。
- 11.
告变释义:⒈预示灾异。⒉报告发生变故。
- 12.
告劾释义:⒈揭发罪状;弹劾过失。 《史记·酷吏列传》:“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擅罪人,无告劾繫治城旦以上十四人。”⒉指被人告发弹劾。《汉书·昭帝纪》:“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 辽东。”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告者,为人所告也;劾者,为人所劾也。”
- 13.
告发释义:向司法机关、政府或组织检举揭发:写信告发他的违法行为。
- 14.
告密释义:向有关部门告发旁人的私下言论或活动(多含贬义)。
- 15.
告扰释义:⒈犹告发。⒉客人受到款待,对主人表示感谢的话。
- 16.
告牒释义:⒈告发的文书。 《新唐书·王鉷传》:“﹝ 天宝 ﹞十一载四月,縡 与 銲 谋引右龙武军万骑烧都门、诛执政作难。先二日事觉,帝召 鉷 付告牒。”《新唐书·宋申锡传》:“大和 五年,遣军候 豆卢著 诬告 申锡 与 漳王 谋反…… 僧孺 等见上出 著 告牒,皆骇愕不知所对。”⒉即告身。《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丙辰,帝至 洛阳,人居宫中;汴州 百官奉表来迎,詔諭以受 契丹 补署者皆勿自疑,聚其告牒而焚之。”《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 傅尧俞 ﹞辞新除侍御史知杂事告牒不受。”参见“告身”。
- 17.
告缗释义:指告发富户隐匿财产,逃漏税款。
- 18.
告言释义:揭露;告发。
- 19.
告警释义:报告发生紧急情况,请求加强戒备或援助:告警电话。
- 20.
告讦释义:责人过失或揭人阴私;告发。 《汉书·刑法志》:“及 孝文 即位……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訐之俗易。”颜师古 注:“訐,面相斥罪也。”宋 苏轼《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昔之为天下者,恶告訐之乱俗也,故有不干己之法,非盗及强姦不得捕告。”明 王錂《春芜记·定计》:“﹝ 王小四 ﹞只在市井胡行,不怕官司告訐。”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八:“后数年,镜 为乡人告訐,亡命不知所终。”刘师培《悲佃篇》:“明 代之时,北境之田招民开垦,彼此告訐,或投献于王府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