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鉴 大鉴的意思
jiàn

大鉴

简体大鉴
繁体大鑒
拼音dà jiàn
注音ㄉㄚˋ ㄐ一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jiàn,(1) 镜子。(2) 照。【组词】:光可鉴人。(3) 观察,审察。【组词】:鉴别。鉴定。鉴赏。鉴于(看到,觉察到)。台鉴(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鉴往知来。(4)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组词】:借鉴。鉴戒。前车之鉴。

基本含义

指作为典范或楷模的人或事物,可以作为衡量、参考的标准。

大鉴的意思

大鉴 [dà jiàn]

1. 重要的鉴戒。

3. 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大,敬辞。

大鉴 引证解释

⒈ 重要的鉴戒。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昔 赵高 极意, 秦氏 以灭; 吕 霍 早断, 汉 祚永世。此乃陛下之大鉴,臣受命之时也。”

⒉ 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大,敬辞。

鲁迅 《书信集·致陈濬》:“子英 先生大鉴。”


国语词典

大鉴 [dà jiàn]

⒈ 重大的鉴戒。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昔赵高极意,秦氏以灭;吕、霍早断,汉祚永世。此乃陛下之大鉴,臣受命之时也。」

⒉ 书信表示请人鉴阅的用语。

如:「某某先生大鉴」。


大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药鉴定释义: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基原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生物鉴定法,简称为“五大鉴定法”。
    • 2.
      超峻释义:卓异特出。清 钮琇 《觚賸·树怪》:“ 石涛 道行超峻,妙绘絶伦。” 清 恽敬 《光孝寺碑铭》:“ 大鉴 之后皆超峻奥衍,而 大鉴 有以孕括之。”
    • 3.
      进具释义:佛教语。谓僧尼受具足戒。《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旁出法嗣·圭峰宗密禅师》:“唐 元和 二年将赴贡举,偶造 圆和尚 法席,欣然契会,遂求披剃,当年进具。”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附录《华严宗》:“他还没有进具,就得了允许登座讲经。”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二十章:“净影寺 释慧远 者……出家年满进具。”
    • 4.
      重昏释义:⒈亦作“重昬”。 谓思绪非常昏乱。《楚辞·九章·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昬而终身!”王逸 注:“昬,乱也。言己不逢明君,思虑交错,心将重乱,以终年命。”唐 王维《宋进马哀辞》:“忽思瘞兮城南,心瞀乱兮重昏。”明 归有光《赵汝渊墓志铭》:“宋 失维城,宗沦于 朔。哀哉重昏,鼎折覆餗。”⒉十分昏暗;愚昧。《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曜慧日於康衢,则重昬夜晓。”李周翰 注:“言二比丘演説佛化,万物见明,如日照於道,重深昬暗之处,夜中亦晓。”唐 刘禹锡《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维如来灭后,
    • 5.
      重瞳释义:⒈重瞳子。 《史记·项羽本纪论》“吾闻之 周生 曰‘舜 目盖重瞳子’,又闻 项羽 亦重瞳子”裴駰 集解引《尸子》:“舜 两眸子,是谓重瞳。”《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法嗣·道场如讷禅师》:“师目有重瞳,手垂过膝。”⒉泛指帝王的眼睛。唐 李远《赠写御真李长史》诗:“初分隆準山河秀,再点重瞳日月明。”《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应制诗是进御的,圣天子重瞳观览,还该要有些气象。”参见“重瞳子”。⒊代称 虞舜 或 项羽。(1)代称 舜。唐 李白《远别离》诗:“或言 尧 幽囚,舜 野死,九疑 连绵皆相似,重瞳孤

大鉴(daj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鉴是什么意思 大鉴读音 怎么读 大鉴,拼音是dà jiàn,大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