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借取 借取的意思
jiè

借取

简体借取
繁体
拼音jiè qǔ
注音ㄐㄧㄝˋ ㄑ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è,(1) 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组词】:借用。借阅。借账。借据。借条。(2)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组词】:借钱给人。(3) 假托。【组词】:借口。借端。借故。借代。借景。借喻。借题发挥。(4) 依靠。【组词】:凭借。借势。

qǔ,(1) 拿。【组词】:索取。取书。取款。窃取。(2) 选择。【组词】: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3) 采用。【组词】: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4) 得到,招致。【组词】:获取。取经。取偿。取悦。(5) 消去。【组词】:取消。取缔。

基本含义

通过借用或引用获得所需的东西。

借取的意思

借取 [jiè qǔ]

1. 征得别人同意暂用别人的财物。

他幼年靠乡里四邻的帮助和自己借取过日子。

[borrow;]

借取 引证解释

⒈ 犹借得。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楨 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 裴松之 注引《典略》:“文帝 尝赐 楨 廓落带,其后师死,欲借取以为像。”
宋 苏轼 《和子由送春》:“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清 陈维崧 《念奴娇·开元寺纳凉听客话》词:“语久呜咽难胜,向戍楼借取、四条絃续。”


借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借办释义:⒈借取。⒉明代都城居民的杂项科派之一,即按规定向官府无偿地供应某些器物用品。
    • 2.
      借取释义:征得别人同意暂用别人的财物他幼年靠乡里四邻的帮助和自己借取过日子。
    • 3.
      借徣释义:⒈借出。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四引《马癖记》:“校书郎 李蟠 蓄马甚多,出游则一里更二马;借徣供应,可逮十家。”⒉借取置办。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皇后出乘舆》:“士庶家与贵家婚嫁,亦乘檐子,只无脊上铜凤花朵。左右两军,自有假赁所在,以至从人衫帽,衣服从物,俱可赁,不须借徣。” 邓之诚 注:“徣即措。”
    • 4.
      借春释义:⒈唐时皇帝于冬至日赐百官辛盘,表示迎新之意,谓之“借春”。参阅唐李淖《秦中岁时记》。⒉借取春光。⒊谓凭借、依靠春光。
    • 5.
      借景释义:园林艺术中指借取园外之景或使园内各风景点互相衬托,连成一体。
    • 6.
      借翫释义:借取赏玩,翫,同“玩”。
    • 7.
      取贷释义:向别人借取。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初岁费将三百金。同年中有费不能百金者。今遂过六七百金,无不取贷于人。”
    • 8.
      撮借释义:借取。
    • 9.
      资说释义:谓借取某种说法。

借取(jie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借取是什么意思 借取读音 怎么读 借取,拼音是jiè qǔ,借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借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