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丽 [yú lí]
1. 见“鱼丽阵”。
鱼丽 引证解释
⒈ 见“鱼丽阵”。
国语词典
鱼丽 [yú lí]
⒈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鱼丽,美万物盛多能备礼也。」或以为燕飨之乐也。首章二句为:「鱼丽于罶,鲿鲨。」丽,遭遇。罶,河中曲梁。鲿、鲨皆鱼名。
鱼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备礼释义:谓礼仪周备。 《诗·小雅·鱼丽序》:“美万物盛多,能备礼也。”汉 蔡邕《郭有道碑》:“州郡闻德,虚己备礼,莫之能致。”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岂求备礼乎?”宋 叶适《胡尚书奏议序》:“余闻 隆兴、乾道 中,不能击 龙大渊、曾覿,不得为有名臺諫;公不但备礼弹劾,必极论罢斥乃已。”
- 2.
歌笙释义:《仪礼·燕礼》:“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臺》,笙《由仪》。”此六者皆《诗·小雅》篇名,其中《由庚》、《崇丘》、《由仪》已亡佚。后因以“歌笙”为雅乐的代称。
- 3.
离卫释义:设置卫兵。《左传·昭公元年》:“三月甲辰,盟。楚 公子围 设服离卫。”杜预 注:“设君服,二人执戈陈於前以自卫。离,陈也。”一说一对卫兵。杨伯峻 注:“离卫,卫即今之卫兵,卫兵成双对立者,谓之儷卫,亦作离卫。”《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设服离卫。”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离卫者,二人执戈在前也。”一说列队而行。清 桂馥《札朴·离卫》:“馥 谓此因二人执戈,遂为臆説也。是年《传》又云:魏舒‘为五陈以相离,两於前,五於后……’岂五陈亦两人一左一右相离而行耶?离即鱼丽之丽,丽,旅行也。”
- 4.
闲歌释义:亦作“间歌”。 古时吹笙与歌唱相交替的一种礼制。语出《仪礼·乡饮酒礼》:“乃閒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臺》,笙《由仪》。”《荀子·乐论》:“閒歌三终,合乐三终。”唐 归登《享惠昭太子庙乐章·请神》:“间歌在堂,万舞在庭。”
- 5.
阙车释义:古时供填补空缺的兵车。《周礼·春官·车仆》:“车僕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闕车之萃。”郑玄 注:“闕车,所用补闕之车也。”孙诒让 正义:“郑 意战时列车为陈,或有疏闕,以此车补其数。《左》桓 五年传云:‘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杜 注云:‘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闕漏。’盖无论车徒,皆有弥缝补闕之部队矣。”
- 6.
风暴释义:⒈风迅烈。 《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毛 传:“暴,疾也。”南朝 宋 何承天《达性论》:“行火俟风暴,畋渔候豺獭,所以顺天时也。”《诗·小雅·鱼丽》“鱼丽于罶,鱨鯊”唐 孔颖达 疏:“古者不风不暴不行火,言风暴然后行火也。”⒉刮大风而且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现象。⒊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风暴正不知何时过去,现在是有加无已,那目的在封锁一切刊物,给我们没有投稿的地方。”《<艾青诗选>自序》:“学生们经常上街游行,摇旗呐喊,捣毁卖仇货的商店,冲进卖鸦片
- 7.
鱼丽释义:见“鱼丽阵”。
- 8.
鱼丽阵释义:亦作“鱼丽陈”。古代战阵名。《左传·桓公五年》“为鱼丽之陈”晋 杜预 注:“《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闕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陈法。”南朝 梁 吴均《战城南》诗:“五歷鱼丽阵,三入九重围。”《文苑英华》卷一九六引作“鱼丽陈”。唐 贺朝《从军行》:“鱼丽阵接塞云平,雁翼营通海月明。”《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庄公(郑庄公)曰:‘鱼丽阵如何?’高渠弥 曰:‘甲车二十五乘为偏,甲士五人为伍。每车一偏在前,别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随后,塞其闕漏。车伤一人,伍即补之,有进无退。
- 9.
鱼丽陈释义:见“鱼丽阵”。
- 10.
鱼俪释义:同“鱼丽”。《后汉书·袁绍刘表传赞》:“鱼儷 汉 舳,云屯 冀 马。”李贤 注:“鱼儷犹相次比也。
- 11.
鱼离释义:同“鱼丽”。唐 韩愈《喜雪》诗:“阵势鱼离远,书文鸟篆奇。”一本作“鱼丽”。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桓 五年《左氏》:‘郑 人为鱼丽之陈。’鱼丽者,如鱼贯之状。”
- 12.
鱼骊释义:同“鱼丽”。《金石续编·隋宁贇碑》:“云梯再起,鱼驪兴维。”
- 13.
鱼鳞陈释义:即鱼丽阵。
- 14.
鹅鹳释义:⒈亦作“鵞鸛”。《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丙戌,与 华氏 战於 赭丘。郑翩 愿为鸛,其御愿为鹅。”杜预 注:“鸛、鹅皆陈名。”后即以“鹅鸛”并举指军阵。《文选·张衡<东京赋>》:“火列具举,武士星敷,鹅鸛鱼丽,箕张翼舒。”薛综 注:“鹅鸛鱼丽,并阵名也。谓武士发於此而列行,如箕之张,如翼之舒也。”唐 权德舆《明经策问》之一:“阵为鵞鸛,战岂捷於鱼丽;诅以犬鸡,信寧优於牛耳。”明 徐渭《李伯子画册序》:“然鱼鸟鹅鸛具载阵法中。”陈去病《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诗:“番舶正连鹅鸛阵,怒涛如振鼓鼙声。”⒉水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