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羊枣 羊枣的意思
yángzǎo

羊枣

简体羊枣
繁体羊棗
拼音yáng zǎo
注音ㄧㄤˊ ㄗ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ng xiáng,(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组词】: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2) 姓。(1) 同“祥”,吉祥。

zǎo,(1)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组词】: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基本含义

指人的一腿或两腿交叉盘腿的姿势。

羊枣的意思

羊枣 [yáng zǎo]

1. 亦称“羊矢枣”。

3. 果名。君迁子之实,长椭圆形,初生色黄,熟则黑,似羊矢,俗称“羊矢枣”。

羊枣 引证解释

⒈ 亦称“羊矢枣”。果名。君迁子之实,长椭圆形,初生色黄,熟则黑,似羊矢,俗称“羊矢枣”。

《孟子·尽心下》:“曾晳 嗜羊枣,而 曾 子不忍食羊枣。”
《尔雅·释木》:“遵,羊枣。”
郭璞 注:“实小而圆,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矢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下·调饮啜》:“曾晳 睹羊枣而不得嚥, 曹劌 鄙肉食而偏与谋。”


国语词典

羊枣 [yáng zǎo]

⒈ 君迁子的果实。参见「君迁子」条。


羊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昌歜羊枣释义: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 2.
      羊枣昌歜释义:曾晳 嗜羊枣,楚文王 嗜昌歜,后以“羊棗昌歜”喻人之癖好。 明 吕坤《答孙月峰书》:“吾輩若不叛 孔子,即博涉此書,爲羊棗昌歜,有何不可?”明 唐顺之《与王尧衢书》:“詩文六藝與博襍記問,昔嘗强力好之,近始覺其羊棗昌歜之嗜。”参见“昌歜羊棗”。
    • 3.
      羊矢枣释义:见“羊枣”。
    • 4.
      脍炙释义:⒈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孟子·尽心下》:“公孙丑 问曰:‘膾炙与羊枣孰美?’孟子 曰:‘膾炙哉!’”汉 枚乘《七发》:“羞炰膾炙,以御宾客。”宋 杨万里《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诗:“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兼。人间膾炙无此味,天上酥酡恐尔甜。”清 刘大櫆《<郑子山诗集>序》:“一勺之水,可以知沧海之大;一臠之味,可以知膾炙之美。”⒉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宋 司马光《司马温公诗话·寇莱公诗》:“﹝ 寇準 诗﹞为人膾炙。”明 叶盛《水东日记·文章正宗叙论》:“书信往来,虽不关大体,

羊枣(yangz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羊枣是什么意思 羊枣读音 怎么读 羊枣,拼音是yáng zǎo,羊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羊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