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路 [shī lù]
1. 迷失道路。
2. 指放弃正道。
4. 喻不得志。
失路 引证解释
⒈ 迷失道路。
引《韩非子·解老》:“使失路者而肯听习问知,即不成迷也。”
唐 方干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诗:“云岛採茶常失路,雪龕中酒不关扉。”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小人失路,茫茫无所之。”
⒉ 指放弃正道。
引《楚辞·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
⒊ 喻不得志。
引汉 扬雄 《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十年失路谁知己,千里思亲独远归。”
清 郑燮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
国语词典
失路 [shī lù]
⒈ 迷途。
引《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失路不反,闻道犹迷。」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举子高声道:『妈妈,小生是失路借宿的。』」
近迷途
⒉ 比喻不得志。
引《文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失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行释义:⒈乱了行列。《左传·襄公三年》:“晋侯 之弟 扬干 乱行於 曲梁,魏絳 戮其僕。”杜预 注:“行,陈次。”《晋书·天文志中》:“五星 违历错度,而失路盈缩者,为乱行。”唐太宗《采芙蓉》诗:“游鶯无定曲,惊鳧有乱行。”⒉昏乱的行为。《晏子春秋·谏上三》:“外无怨治,内无乱行。”张纯一 校注引 王念孙 云:“内无昏乱之行也。”汉 王充《论衡·书虚》:“用 管仲,故知 桓公 无乱行也。”⒊指胡乱行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石察院 ﹞今见了两生告词,虽然明知其事必实,却是词中没个实证实据,乱行不得。”
- 2.
失路释义:⒈迷失道路。《韩非子·解老》:“使失路者而肯听习问知,即不成迷也。”唐 方干《初归镜中寄陈端公》诗:“云岛採茶常失路,雪龕中酒不关扉。”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秀姑》:“小人失路,茫茫无所之。”⒉指放弃正道。《楚辞·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⒊喻不得志。汉 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唐 钱起《送邬三落第还乡》诗:“十年失路谁知己,千里思亲独远归。”清 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
- 3.
无适释义:⒈犹无往,到处。《荀子·礼论》:“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羣别亲疏贵贱之节,而不可益损也。故曰无适不易之术也。”杨倞 注:“适,往也。无往不易,言所至皆不可易。”《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赋诗归来,高蹈独善,亦既超旷,无适非心。”张铣 注:“旷,明;适,往也。言既远明事理,则无往不合其心也。”⒉不快,不舒畅。唐 岑参《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诗:“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⒊见“无适无莫”。⒋无敌。适,通“敌”。《战国策·秦策三》:“吴王 夫差 无适於天下,轻诸侯,凌 齐
- 4.
杨执戟释义:汉 扬雄 的别称。 杨,通“扬”。语本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昔 杨子云 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唐 李白《古风》之四六:“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独有 杨执戟,闭关草《太玄》。”
- 5.
涌激释义:亦作“涌激”。汹涌激荡。《北齐书·慕容俨传》:“须臾,衝风欻起,惊涛涌激,漂断荻洪。”《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五日》:“东西宽约十里,南北长倍之,波浪涌激,颇似 洪泽湖。”李光《集诗述感》:“豪情涌激干云霄,英雄失路寻常事。”蒋光慈《短裤党》五:“在群众的眉宇上,可以看出海一般深沉的积恨,浪一般涌激的热情。”
- 6.
等是释义:同样是;都是。南朝 宋 宗炳《明佛论》:“等是人也,背辙失路,蹭蹬长往,而永没九地,可不悲乎!”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但 载(元载)贪甚,等是死,而 载 不如吾,吾得死於忠耶。”宋 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元 刘因《人月圆》曲:“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臺,太行 如礪,黄河 如带,等是尘埃。”
- 7.
罄竭释义:⒈空竭;匮乏。 多指财物。《晋书·吕纂载记》:“比年多事,公私罄竭,不深根固本,恐为患将来。”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遭风失路,波涛飘浪,时经三岁,资粮罄竭,糊口不充。”清 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铭》:“城无见粮,药铅罄竭。”⒉竭尽;用尽。唐 无名氏《迷楼记》:“帝日夕沉荒於迷楼,罄竭其力,亦多倦怠。”《水浒传》第八二回:“今欲罄竭资财,买市十日,收拾已了,便当尽数朝京,安敢迟滞。”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诗谳》:“吴 亦自分必死,嘱其妻罄竭所有,以济煢独。”⒊尽心竭力。《旧唐书·哀帝纪》:
- 8.
路径释义:⒈道路(指如何到达目的地说):路径不熟。 迷失路径。⒉门路:经过多次试验,找到了成功的路径。
- 9.
踦闾释义:倚门,紧挨着门。《公羊传·成公二年》:“二大夫出,相与踦閭而语,移日,然后相去。”何休 注:“閭,当道门。闭一扇,开一扇,一人在外,一人在内曰踦閭。”清 陈维崧《满江红·题尤悔庵小影次韵》词:“正男儿失路述生平,踦閭语。”清 黄遵宪《和锺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鸞声阁道碾安车,元老相从话踦閭。”
- 10.
蹉路释义:犹失路。《五灯会元·金山颖禅师法嗣·节使李端愿居士》:“公(李端愿)曰:‘祇知贪程,不觉蹉路。’观(僧 达观)拓开曰:‘百年一梦,今朝方省。’”
- 11.
退飞释义:亦作“退蜚”。 谓鸟飞遇风而退缩不进。《春秋·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飞过 宋 都。”杜预 注:“鷁,水鸟,高飞遇风而退。”《史记·宋微子世家》:“六鶂退蜚,风疾也。”后用以比喻畏缩后退。隋 伊式《送晋熙公别诗》:“太行 君失路,扶摇我退飞。”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滥波国》:“﹝王﹞乃招集异学德业高深者百人……重下令曰:‘外道论师并俊英也,沙门法众宜善宗义,胜则崇敬佛法,负则诛戮僧徒。’於是 如意 詰诸外道,九十九人已退飞矣;下席一人,视之蔑如也。”唐 黄滔《答陈磻隐论诗书》:“是时 张乔、许彬、林希、刘皆
- 12.
青门隐释义:秦 东陵侯 召平,秦 灭后隐居 长安 青门 外,以种瓜为业。 后因以“青门隐”指隐居。唐 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失路 青门 隐,藏门 白社 游。”亦用指 召平。唐 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跡慕 青门 隐,名惭紫禁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