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 [zé guó]
1. 多水的地区;水乡。
例泽国用龙节。——《周礼·地官·掌节》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唐·杜牧《题白云楼》
英[ a land that abounds in rivers and lakes; ]
2. 遭水淹了的地区。
例那年发大水,这里成了一片泽国。
英[ inundated area; ]
泽国 引证解释
⒈ 境内多沼泽之国。
引《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
⒉ 水乡。
引唐 李嘉祐 《留别毘陵诸公》诗:“凄凉辞泽国,离乱到乡山。”
明 王玉峰 《焚香记·途中》:“泽国江山入阵图,生民他计乐樵苏。”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水学·总论》:“三 吴,泽国也,万水所归。”
国语词典
泽国 [zé guó]
⒈ 河湖遍布的国家、地区。
引《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唐·李嘉祐〈留别毘陵诸公〉诗:「凄凉辞泽国,离乱到乡山。」
泽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节释义:⒈古卿大夫朝聘天子诸侯,或吏民通行他国,用作凭证的六种信物。节,符信。《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⒉谓马之行止进退驰骤的节度。《周礼·夏官·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应电 曰:“六节,谓行止进退驰骤之节。”⒊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 汉 荀悦 《申鉴·政体》:“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离,六节不悖,则三才允序,五事交备,百工惟釐,庶绩咸熙。” 黄省曾 注
- 2.
勤雨释义:⒈谓以不雨为忧。《穀梁传·僖公二年》:“冬十月不雨,不雨者,勤雨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穀梁传》:“传言 僖公 以不雨为忧,故曰‘不雨者勤雨也’。”⒉多雨。唐 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仇兆鳌 注引 黄鹤 云:“此言得雨勤数,与《穀梁传》注异。”
- 3.
卯饮释义:早晨饮酒。唐 白居易《卯饮》诗:“卯饮一盃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宋 陆游《晨起复睡》诗:“衰翁卯饮易上面,泽国春寒偏著人。”清 黄景仁《三月十三日沉既堂先生座中十二人合年五百岁分韵得少字》:“卯饮兼夜游,黄昏连白晓。”
- 4.
战图释义:作战地图。 唐 曹松《己亥岁》诗之一:“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旧唐书·张仁愿传》:“万岁通天 二年,监察御史 孙承景 监 清边军,战还,画战图以奏。”
- 5.
月波楼释义:⒈古楼名。 旧址在 湖北省 东部、长江 北岸的 黄冈市 西。宋 王禹偁《月波楼咏怀》:“日日江楼上,风物得冥搜。何人名 月波,此义颇为优。”⒉古楼名。在 嘉兴府(今 浙江省 嘉兴市)西北城上。宋 朱敦儒《好事近》词:“吹笛 月波楼 中,有何人相识?”《明一统志·嘉兴府》:“月波楼 在府西北城上,下瞰 金鱼池。宋 元祐 中知州 令狐挺 建,政和 中 毛滂 重脩,自作记云:望而见月,其大不过如盘盂,然无有远近,容光必照,而秀泽国也。水滨之人,起居饮食,与水波接。令狐君 乃为此楼,以名 月波,意将揽取二者於一楼
- 6.
江城释义:临江之城市、城郭。唐 崔湜《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元 黄庚《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明 王錂《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清 黄景仁《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 7.
波灵释义:指泽国之民,水乡之民。
- 8.
泽国释义:⒈河流、湖泊多的地区:水乡泽国。⒉受水淹的地区:沦为泽国。
- 9.
烟水国释义:犹言水乡泽国。
- 10.
芋魁释义:芋的块茎。亦泛称薯类植物的块茎。《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时有謡歌曰:‘败我陂者 翟子威,飴我大豆,亨我芋魁。’”李贤 注:“芋魁,芋根也。”明 徐渭《薯蓣》诗:“芋魁徒软美,松粉藉餦餭。”清 顾炎武《兄子言及开吴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五十年来羹芋魁,顿令泽国生蒿莱。”
- 11.
青眸释义:⒈清亮的黑眼珠。 《艺文类聚》卷六一引 汉 刘祯《鲁都赋》:“蛾眉青眸,颜若霜雪。”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唐 徐凝《独住僧》诗:“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⒉《诗·卫风·硕人》:“美目盻兮。”盻,黑色。因以“青眸”借指美女。唐 韩愈《刘生诗》:“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廻肠为青眸。”⒊犹青眼。指对人器重、赏识。宋 黄裳《与南京留守》诗:“泽国旌麾十几秋,一封曾去辱青眸。”题下自注:“裳 昔年见公于 霅上,已辱奬借。”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世乏青眸,
- 12.
龙虎节释义:饰有龙形、虎形的符节。 古代龙形符节用于泽国,虎形符节用于山国。
- 13.
龙辅释义:盛龙节的玉函。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公赐 公衍 羔裘,使献龙辅於 齐侯。”杜预 注:“龙辅,玉名。”孔颖达 疏:“《周礼》:‘使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杜子春 云:荡谓以函器盛此节,谓铸金为龙,以玉为函,辅盛龙节,谓之龙辅,此献函不献节,故直云献龙辅。玄卿 云:盛龙节之玉函耳。”
泽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节释义:⒈古卿大夫朝聘天子诸侯,或吏民通行他国,用作凭证的六种信物。节,符信。《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⒉谓马之行止进退驰骤的节度。《周礼·夏官·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应电 曰:“六节,谓行止进退驰骤之节。”⒊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 汉 荀悦 《申鉴·政体》:“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离,六节不悖,则三才允序,五事交备,百工惟釐,庶绩咸熙。” 黄省曾 注
- 2.
勤雨释义:⒈谓以不雨为忧。《穀梁传·僖公二年》:“冬十月不雨,不雨者,勤雨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穀梁传》:“传言 僖公 以不雨为忧,故曰‘不雨者勤雨也’。”⒉多雨。唐 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仇兆鳌 注引 黄鹤 云:“此言得雨勤数,与《穀梁传》注异。”
- 3.
卯饮释义:早晨饮酒。唐 白居易《卯饮》诗:“卯饮一盃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宋 陆游《晨起复睡》诗:“衰翁卯饮易上面,泽国春寒偏著人。”清 黄景仁《三月十三日沉既堂先生座中十二人合年五百岁分韵得少字》:“卯饮兼夜游,黄昏连白晓。”
- 4.
战图释义:作战地图。 唐 曹松《己亥岁》诗之一:“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旧唐书·张仁愿传》:“万岁通天 二年,监察御史 孙承景 监 清边军,战还,画战图以奏。”
- 5.
月波楼释义:⒈古楼名。 旧址在 湖北省 东部、长江 北岸的 黄冈市 西。宋 王禹偁《月波楼咏怀》:“日日江楼上,风物得冥搜。何人名 月波,此义颇为优。”⒉古楼名。在 嘉兴府(今 浙江省 嘉兴市)西北城上。宋 朱敦儒《好事近》词:“吹笛 月波楼 中,有何人相识?”《明一统志·嘉兴府》:“月波楼 在府西北城上,下瞰 金鱼池。宋 元祐 中知州 令狐挺 建,政和 中 毛滂 重脩,自作记云:望而见月,其大不过如盘盂,然无有远近,容光必照,而秀泽国也。水滨之人,起居饮食,与水波接。令狐君 乃为此楼,以名 月波,意将揽取二者於一楼
- 6.
江城释义:临江之城市、城郭。唐 崔湜《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元 黄庚《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明 王錂《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清 黄景仁《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 7.
波灵释义:指泽国之民,水乡之民。
- 8.
泽国释义:⒈河流、湖泊多的地区:水乡泽国。⒉受水淹的地区:沦为泽国。
- 9.
烟水国释义:犹言水乡泽国。
- 10.
芋魁释义:芋的块茎。亦泛称薯类植物的块茎。《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时有謡歌曰:‘败我陂者 翟子威,飴我大豆,亨我芋魁。’”李贤 注:“芋魁,芋根也。”明 徐渭《薯蓣》诗:“芋魁徒软美,松粉藉餦餭。”清 顾炎武《兄子言及开吴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五十年来羹芋魁,顿令泽国生蒿莱。”
- 11.
青眸释义:⒈清亮的黑眼珠。 《艺文类聚》卷六一引 汉 刘祯《鲁都赋》:“蛾眉青眸,颜若霜雪。”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唐 徐凝《独住僧》诗:“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⒉《诗·卫风·硕人》:“美目盻兮。”盻,黑色。因以“青眸”借指美女。唐 韩愈《刘生诗》:“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廻肠为青眸。”⒊犹青眼。指对人器重、赏识。宋 黄裳《与南京留守》诗:“泽国旌麾十几秋,一封曾去辱青眸。”题下自注:“裳 昔年见公于 霅上,已辱奬借。”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世乏青眸,
- 12.
龙虎节释义:饰有龙形、虎形的符节。 古代龙形符节用于泽国,虎形符节用于山国。
- 13.
龙辅释义:盛龙节的玉函。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公赐 公衍 羔裘,使献龙辅於 齐侯。”杜预 注:“龙辅,玉名。”孔颖达 疏:“《周礼》:‘使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杜子春 云:荡谓以函器盛此节,谓铸金为龙,以玉为函,辅盛龙节,谓之龙辅,此献函不献节,故直云献龙辅。玄卿 云:盛龙节之玉函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