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约 [zì yuē]
1. 自己约束自己。
自约 引证解释
⒈ 自己约束自己。
引《国语·吴语》:“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其所恶,身自约也。”
《汉书·王莽传上》:“克身自约,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闋亡储。”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二》:“往者 孝文 劳谦自约,行过乎俭,故有遗詔以日易月,此谓 夷 惠 激俗,适身而已。”
唐 李朝威 《柳毅传》:“僕始见君于 长涇 之隅,枉抑憔悴,诚有不平之志,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寃,餘无及也。”
自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日阕释义:谓当日即尽。《汉书·王莽传上》:“克身自约,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闋亡储。”颜师古 注:“闋,尽也。日闋,言当日即尽,不蓄积也。”《汉书·王莽传下》:“四方皆以飢寒穷愁起为盗贼,稍稍羣聚,常思岁熟得归乡里。众虽万数……不敢略有城邑,转掠求食,日闋而已。”颜师古 注:“闋,尽也。随日而尽也。”
- 2.
求通释义:⒈谋求显达。《庄子·秋水》:“孔子 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⒉谓拜见主人时,请管门人通报姓名。《后汉书·丁鸿传》:“今大将军虽欲勑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辞,求通待报,虽奉符璽,受臺勑,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四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求通者,求通名也。”⒊请求通使往来。明 徐祯卿《翦胜野闻》:“余尝见 倭国 求通,表文曰:‘臣闻三皇立位,五帝禪权,岂谓中华之有主,焉知夷狄之无君?’”
- 3.
素约释义:⒈旧约;早先约定的。 《史记·韩世家》:“且 楚 韩 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 秦 也。”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 张諤 ﹞常自约仕至县令则致仕而归…… 諤 於所居营一舍,榜为 中允亭,以誌素约也。”清 赵翼《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内有金声外针影,声影相随若素约。”⒉朴素简约。《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臣出入荣显,礼容优泰,第宇华旷,事乖素约。”《新唐书·李怀远传》:“怀远 久贵,益素约,不治居室。”唐 丁仙芝《赠朱中书》诗:“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 4.
自约释义:自己约束自己。《国语·吴语》:“轻其征赋,施民所善,去其所恶,身自约也。”《汉书·王莽传上》:“克身自约,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闋亡储。”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二》:“往者 孝文 劳谦自约,行过乎俭,故有遗詔以日易月,此谓 夷 惠 激俗,适身而已。”唐 李朝威《柳毅传》:“僕始见君于 长涇 之隅,枉抑憔悴,诚有不平之志,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寃,餘无及也。”
- 5.
风流云散释义:风吹过,云飘散,踪迹全消。 比喻人飘零离散。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宋 王沂孙《长亭怨·重过中庵故园》词:“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郭沫若《豕蹄·漆园吏游梁》:“庄周 自从他夫人死后,率性把 漆园 吏的微职丢掉,他的门徒们也就逐渐地风流云散了。”亦作“风流雨散”。晋 左思《蜀都赋》:“饮御酣,宾旅旋,车马雷骇,轰轰闐闐,若风流雨散,漫乎数百里之閒。”唐 杨炯《送东海孙尉诗序》:“徒以士之相见,人之相知,必欲轩盖逢迎,朝游夕处,亦常烟波阻絶,风流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