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西 [rì xī]
1. 日向西方。
3. 指傍晚。
日西 引证解释
⒈ 日向西方。
引《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郑玄 注:“﹝景﹞西於土圭,谓之日西,是地於日为近西也。”
⒉ 指傍晚。
引《素问·生气通天论》:“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诗:“假道经盟津,出入行涧冈。日西入军门,羸马颠且僵。”
《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回:“我们且自回去,等日西再来罢。”
日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昃释义:日暮时。《公羊传·定公十五年》:“丁巳,葬我君 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何休 注:“昃,日西也……下昃,盖晡时。”宋 洪迈《夷坚丙志·苕溪龙》:“日下昃,望数里外火煜煜起。”
- 2.
余润释义:⒈指丰润的肌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范启 与 郗嘉宾 书曰:‘子敬 举体无饶纵,掇皮无餘润。’”⒉向四旁浸润或流淌的水。唐 温庭筠《休浣日西掖谒所知因成长句》:“荀令 凤池春婉娩,好将餘润变鱼龙。”《宋史·宋琪传》:“九年九月,上幸 景龙门 外观水磑,因谓侍臣曰:‘此水出於山源,清泠甘美,凡近河水味皆甘,岂非餘润之所及乎?’”郑观应《盛世危言·治河》:“凡 河 水所经之地,如 陕西 东界…… 直隶 南界,五六省皆可资其餘润。”⒊无穷的润泽。唐 元稹《表夏》诗之四:“玉委有餘润,飆驰无去
- 3.
内壤释义:同“内伤”。 壤,通“伤”。《穀梁传·隐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范宁 注:“凡所吐出者,其壤在外;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内。”杨士勋 疏:“‘壤’字为《穀梁》音者皆为伤。徐邈 亦作伤。”宋 王安石《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诗:“重轮庆自离明发,内壤阴随解泽销。”
- 4.
协调阴阳释义: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 5.
南熏释义:⒈亦作“南熏”。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唐 王维《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唐 陆龟蒙《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清 高士奇《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⒉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唐 邬载《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明 何景明《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
- 6.
四筵释义:四席,四座。借指四周座位上的人。南朝 宋 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四筵霑芳醴,中堂起丝桐。”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焦遂 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宋 范成大《十二月二十四日西楼观雪》诗:“四筵都为丰年醉,録事何须校酒筹。”
- 7.
壕无人性释义:特指花很多很多钱(多到天文数字)去入手办、模型、抱枕、画册、CD、游戏、蓝光碟等宅物,然后拍照挂到网上日西的行为,是“亮瞎狗眼”的近义词,但使用范围更加精确。
- 8.
宵漏释义:指代夜间。漏,古计时器。《梁书·武帝纪下》:“朕负扆君临,百年将半。宵漏未分,躬劳政事;白日西浮,不遑飱饭。”元 林坤《诚斋杂记》卷下:“幽恨从来无早暮,不知宵漏向人长。”
- 9.
市亭释义:⒈市吏治事之所。《周礼·地官·司市》“以次叙分地而经市”汉 郑玄 注:“次,谓吏所治舍。思次,介次也,若今市亭然。”孙诒让 正义:“案《续汉书·百官志》,雒阳 有市长,盖即於市亭为官寺,与 周 制同。”⒉市中高大的楼亭。唐 储光羲《贻余处士》诗:“市亭忽云搆,方物如山峙。”⒊指市中酒楼。宋 欧阳修《寄圣俞》诗:“市亭插旗鬭新酒,十千得斗不可赊。”宋 曾巩《寒食》诗:“唯有市亭沽酒客,俚歌声到日西斜。”
- 10.
日施释义:落日西斜。
- 11.
晼晼释义:日西斜;日将暮。
- 12.
牛山木释义:喻指横遭摧残的盛美之物。语本《孟子·告子上》:“孟子 曰:牛山 之木尝美矣,以其郊於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金 元好问《赠答刘御史云卿》诗之一:“濂溪 无北流,此道日西沉。百年 牛山 木,不復秀穹林。”
- 13.
独鹤鸡羣释义:犹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才能或仪表出众。清 钱谦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周吏部景文》诗:“獨鹤雞羣自寡儔,三間老屋日西頭。”参见“鶴立雞羣”。
- 14.
痴云释义:亦作“痴云”。 停滞不动的云。语本 唐 李商隐《房中曲》:“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宋 陆游《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 15.
白头蹀跇释义:形容老人发白体弱。元 杨暹《西游记》第十一出:“白頭蹀跇,似紅日西斜。”亦作“白頭疊雪”。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是 王樞密 的女壻,那裏看的你個白頭疊雪的在眼兒裏。”
- 16.
离明释义:⒈日;日光。语本《易·离》:“离为火,为日。”孔颖达疏:“离为火,取南方之行也;为日,取其日是火精也。”南朝梁江淹《丽色赋》:“故气炎日永,离明火中,槿荣任露,莲花胜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峨峨南岳,烈烈离明。”宋王安石《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重轮庆自离明发,内壤阴随解泽消。”⒉喻指君上的明察。
- 17.
糟醨释义:酒。 宋 司马光《酬永乐刘秘校庚四洞诗》:“又非 郑 伯有,壑谷甘糟醨。”明 张居正《七贤咏》序:“今之论七贤者,徒观其沉酣恣放,哺啜糟醨,便谓有累名教,胎祸 晋 室。”清 曹寅《穀日西轩燕集》诗:“但嗜糟醨属吾党,未妨灭烛絶冠缨。”
- 18.
西倾释义:⒈向西倾斜。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⒉喻年老。《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虚恬窃所好,文学少所经。忝荷既过任,白日已西倾。”李善 注:“白日西倾,以喻年老。”
- 19.
西夕释义:⒈谓太阳西下而昏暮。晋 张载《安石榴赋》:“天迴节移,龙火西夕;流风晨激,行露朝白。”唐 李白《前有一尊酒行》:“君起舞,日西夕,当年意气不肯倾,白髮如丝嘆何益。”⒉比喻年老。晋 王羲之《官奴帖》:“吾以西夕,至情所寄,惟在此等。”《晋书·李产载记》:“以吾之才而致於此,始者之愿亦已过矣,不可復以西夕之年取笑於来今也。”
- 20.
西頽释义:亦作“西隤”。 向西坠落。指夕阳西下。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十:“灼灼西隤日,餘光照我衣。”《文选·潘岳<寡妇赋>》:“四节流兮忽代序,岁云暮兮日西頽。”李善 注:“《説文》曰:‘頽,坠也。’”唐 徐浩《宝林寺作》诗:“逝川惜东逝,驰景怜西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