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毛公 毛公的意思
máogōng

毛公

简体毛公
繁体
拼音máo gōng
注音ㄇㄠˊ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o,(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组词】: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组词】:不毛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例句】: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组词】: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5) 不是纯净的。【组词】:毛利。毛重。(6) 行动急躁。【组词】:毛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例句】:把他吓毛了。(8) 小。【组词】:毛病。毛孩子。毛毛雨。(9) 货币贬值。【组词】:钱毛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组词】:两毛钱。(11) 姓。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形态粗糙、毛糙。

毛公的意思

毛公 [máo gōng]

1. 西周文王子,名叔郑。成王时为三公之一的司空。毛,为其所封之采邑名。

2. 战国时赵处士,“藏于博徒”,秦兵攻魏时,曾与薛公共劝寄居在赵的魏公子信陵君回国救援,击败秦兵。

3. 借指豪放不羁而有才能的布衣之士。

4. 指汉初传授《诗》的学者大毛公、小毛公。三国吴陆玑以为即汉毛亨与毛苌。

5. 指汉人毛义。

7. 指汉人刘根。传说刘根成仙,身生绿毛,故称。

毛公 引证解释

⒈ 西周 文王 子,名 叔郑。成王 时为三公之一的司空。 毛,为其所封之采邑名。

《书·顾命》:“成王 将崩……乃同召 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
孙星衍 疏:“毕、毛、卫,皆 文王 子也。”
曾运乾 正读:“太保、毕公、毛公,以三公兼领卿职也。”

⒉ 战国 时 赵处士,“藏于博徒”, 秦 兵攻 魏 时,曾与 薛公 共劝寄居在 赵 的 魏公子 信陵君 回国救援,击败 秦 兵。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虽昔 侯生 纳顾於 夷门,毛公 受眷於逆旅,无以过也。”

⒊ 借指豪放不羁而有才能的布衣之士。参见“毛薛”。

清 陈维崧 《满江红·赠娄东周逸园兼怀毛亦史》词:“博徒中,归及见 毛公,言相忆。”

⒋ 指 汉 初传授《诗》的学者 大毛公、小毛公。三国 吴 陆玑 以为即 汉 毛亨 与 毛萇。参见“毛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毛公 述《传》,独标兴体。”
清 钱大昕 《答问三》:“毛公 释《诗》,自《尔雅》詁训而外,多用双声取义。”

⒌ 指 汉 人 毛义。参见“毛子檄”。

唐 孟浩然 《书怀贻京邑同好》诗:“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执鞭慕夫子,捧檄怀 毛公。”

⒍ 指 汉 人 刘根。传说 刘根 成仙,身生绿毛,故称。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古迹二》:“毛公坛 …… 汉 刘根 得道处也。

根 既仙,身生緑毛,人或见之,故名 毛公。”


国语词典

毛公 [máo gōng]

⒈ 人名。战国时赵国的处士,生卒年不详,藏于博徒,和信陵君结交。


毛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毛公释义:见“小毛公”。
    • 2.
      故训释义:⒈古训。先代留下的法则。《诗·大雅·烝民》“古训是式,威义是力”汉 郑玄 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南朝 梁武帝《谥始兴王憺册》:“方轨往贤,稽择故训;鸿名美义,允臻其极。”⒉训诂。《汉书·艺文志》:“《毛诗故训传》三十卷。”宋 洪迈《容斋四笔·诸家经学兴废》:“《毛诗》者出於 河间 人 大毛公,为之故训,以授 小毛公。”清 曾国藩《圣哲画像记》:“百年以来,学者讲求形声故训,专治《説文》,多宗 许 郑,少谈 杜 马。”严复《译<天演论>自序》:“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於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
    • 3.
      昭世释义:⒈政治清明的时代。南朝 宋 鲍照《拟青青陵上柏》诗:“浮生旅昭世,空事叹华年。”唐 王维《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无庸客昭世,衰鬢日如蓬。”⒉显扬于世。明 吴承恩《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搢绅士林,咸以公清节昭世,海内少双。”
    • 4.
      毛公坛释义:太湖 古迹名。唐 白居易《毛公坛》诗:“毛公坛 上片云閒,得道何年去不还。”宋 范成大《吴郡志·古迹二》:“毛公坛 即 毛公坛福地,在 洞庭山 中,汉 刘根 得道处也。根 既仙,身生緑毛,人或见之,故名 毛公。今有石坛在观旁,犹 汉 物也。”
    • 5.
      毛公鼎释义:西周晚期青铜器。有铭文497字,记述周宣王诰诫和褒赏其大臣毛公(àn)的事。是现已发现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
    • 6.
      毛薛释义:战国 时 赵 处士 毛公 与 薛公 的合称。
    • 7.
      毛郑释义:汉 代《诗经》学者大、小 毛公 及 郑玄 的并称。
    • 8.
      玉髓释义:⒈即玉膏。 道家谓服之可成仙。唐 皮日休《以毛公泉一瓶献上谏议》诗:“澄如玉髓洁,汎若金精鲜;颜色半带乳,气味全和铅。”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白玉髓》:“玉膏,即玉髓也。《河图玉版》云:少室之山 有白玉膏,服之成仙。”参见“玉膏”。⒉洁白如玉的脂髓。元 汤式《沉醉东风·江村即事》曲:“螯烹玉髓肥,鱠切银丝细。”⒊香名。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上迎佛骨入内道场,即设金花帐、温凊牀、龙鳞之席、凤毛之褥,焚玉髓之香,荐琼膏之乳,皆九年 訶陵国 所贡献也。”⒋喻美酒。明 许时泉《写夙情》:“我安排
    • 9.
      简任释义:⒈经过选择而任用官员。《后汉书·申屠刚传》:“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明 宋濂《毛公神道碑》:“当是时,上之左右唯公及太师 李韩公 尤被简任,凡政令之敷布,军餉之转输,羽檄之交驰,皆二公相与协赞之。”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嘉禾 钱文端公 视学畿辅,有题帐诗,一时传为美谈。诗序云:‘往年学使者,下车供帐甚盛,厥后相继简任於此者,多清节素著之前辈,以次删除。’”⒉官阶名称。辛亥革命以后到解放以前文官的第二等,在特任以下,荐任以上。茅盾《锻炼》二:“简任官成么?要是不成,找个把特任官也
    • 10.
      膳夫山鼎释义:属于厉王期的另一件重要青铜器是膳夫山鼎。 据李学勤先生研究,从如下五方面考虑,可将膳夫山鼎定在厉王期:1)膳夫山鼎形制、纹饰近于宣王初的毛公鼎;2)山鼎铭文字体、格式类似宣王三年的颂鼎;3)山鼎所见图室见于宣王早年的无惠鼎;4)山鼎所见南宫乎作有编钟,钟的形制、纹饰均似厉王未年的虢叔旅钟;5)虢旅其人又见厉王三十一年的□攸从鼎。
    • 11.
      营度释义:⒈营造的尺度。 《清史稿·礼志一》:“光绪 十五年,祈年殿 灾,营度仍循往制云。”⒉周围量度。《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游国恩 纂义:“营有周匝之义。孰营度之者,问何人周围量度,而知此九重之圜也。”⒊量度营造。《周书·王思政传》:“思政 以 玉壁 地在险要,请筑城。即自营度,移镇之。”⒋谋划;规划。明 宋濂《毛公神道碑》:“小大庶政,咸出公营度。”章炳麟《訄书·明农》:“昔者北方之沙砾,蓟丘 之左,自 虞集 始营度之。”⒌构思。唐 韩愈《石鼎联句诗》序:“喜 思益苦,务欲压道士,每营度
    • 12.
      诗序释义:⒈《毛诗序》的省称。 现存《诗序》有大序、小序之分。列在各诗之前,解释各篇主题的为“小序”;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有大段文字概论全经的,为“大序”(据 孔颖达《毛诗正义》说明,应从“风,风也”句开始)。东汉 郑玄《诗谱》,以“大序”为 子夏 作,“小序”为 子夏、毛公 作。《后汉书·儒林传》则有 卫宏 作《诗序》之语。宋 代以来学者关于《诗序》作者众说纷纭,郑樵、朱熹 等都有自己的说法。⒉用诗写成的赠序。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方回》:“市井小人求诗序者酬以五钱,必欲得钱入怀,然后漫为数语。”元
    • 13.
      迟顿释义:⒈迟钝;不灵敏。《汉书·翟方进传》:“方进 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辱。”明 文徵明《明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公行状》:“会御史按试,公独后出,或誚其迟顿。”沙汀《困兽记》五:“她倒是个口齿迟顿、性情沉静的人。”⒉停顿;停留。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丁主任 不知道自己的话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可是不便收回或改口。迟顿了一下,还是笑着。”《红色歌谣集·夫妻唱参军》:“个个青年莫迟顿,勇敢杀敌享太平。”

毛公(mao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毛公是什么意思 毛公读音 怎么读 毛公,拼音是máo gōng,毛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毛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