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戴白 戴白的意思
dàibái

戴白

简体戴白
繁体
拼音dài bái
注音ㄉㄞˋ ㄅ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i,(1)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组词】:戴帽子。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2) 尊奉,推崇,拥护。【组词】: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3) 姓。

bái,(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组词】:白色。白米。(2) 明亮。【组词】:白昼。白日做梦。(3) 清楚。【组词】:明白。不白之冤。(4) 纯洁。【组词】:一生清白。白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组词】:空白。白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组词】:白忙。白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组词】:白吃白喝。(8) 陈述。【组词】: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组词】:白话文。(10) 告语。【例句】:告白(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例句】: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例句】:白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组词】:白匪。白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组词】:白族。白剧。(15) 姓。

基本含义

指人们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而故意做出表面上与实际相反的举动。

戴白的意思

戴白 [dài bái]

1. 头戴白发,形容人老。亦代称老人。

戴白 引证解释

⒈ 头戴白发,形容人老。亦代称老人。

《汉书·严助传》:“天下赖宗庙之灵,方内大寧,戴白之老,不见兵革。”
颜师古 注:“戴白,言白髮在首。”
唐 陆龟蒙 《庆封宅古井行》:“江 南戴白尽能言,此地曾为 庆封 宅。”
宋 陆游 《新凉书怀》诗之三:“邻曲今年又有年,垂髫戴白各欣然。”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蜀 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浣花日雨也。”


国语词典

戴白 [dài bái]

⒈ 满头白发。形容人老。后为老人的代称。宋·陆游〈新凉书怀〉诗:「邻曲今年又有年,垂髫戴白各欣然。」

《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天下赖宗庙之灵,方内大宁,戴白之老,不见兵革。」


戴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垂发戴白释义:垂发戴白是汉语词汇,指幼儿与老人
    • 2.
      戴白释义:头生白发。形容 人老。《汉书 严助传》:“戴白之老,不见兵革。”
    • 3.
      服孝释义:带孝。穿孝服、佩黑纱或戴白花等表示哀悼。
    • 4.
      浣花日释义:亦作“浣花天”。成都 旧时习俗,每年四月十九日,宴游于 浣花溪 畔,称“浣花日”。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四月十九日,成都 谓之浣花,遨头宴於 杜子美草堂 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最盛於他时。予客 蜀 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蜀 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浣花日雨也。’”宋 陆游《初夏》诗:“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亦省称“浣花”。宋 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蓝尾忽惊新火后,遨头要及浣花前。”自注:“成都 太守自正月十日出游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宋
    • 5.
      父亲节释义:美国的节日。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节日里,子女佩戴红玫瑰表示对健在父亲的爱戴,佩戴白玫瑰表示对已故父亲的悼念。
    • 6.
      白宣帽释义:白色高帽。旧时迷信谓地府官吏所戴之帽。清 钮琇《觚賸·判官荐才》:“﹝ 王尔固 ﹞自言 康熙 癸丑之冬,遘疾几殆。至明年上元日午,僵卧榻上,忽见一隶戴白宣帽……揖 王 而前曰:‘请若官里去!’”
    • 7.
      白帽释义:⒈即白纱帽。⒉白色帽子。⒊白布帽。旧时丧服。俗称白包头。⒋指回民。回族戴白包帽,故称。⒌现代医务、饮食等行业的工作帽。

戴白(daib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戴白是什么意思 戴白读音 怎么读 戴白,拼音是dài bái,戴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戴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