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骨 [tǐ gǔ]
1. 犹主体,主干。
3. 指诗文或书法的骨力。
体骨 引证解释
⒈ 犹主体,主干。
引《朱子语类》卷七五:“《易》是包著此理,乾坤即是《易》之体骨耳。”
⒉ 指诗文或书法的骨力。
引《平山冷燕》第十四回:“便见园门外粉壁上写得龙蛇飞舞,体骨非常。”
体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百六十节释义:古谓人体骨节有三百六十节。
- 2.
柳江人释义:我国新人化石。1958年在 广西 柳江 通天岩 洞穴中发现,故名。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所发现的化石有一完整头骨及部分体骨和肢骨。具有原始蒙古人种的特征。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不少地方都已发现了当时人的遗迹。在 华南,有 广西 柳江 的柳江人和 来宾县 的麒麟山人。”
- 3.
节动释义:谓如肢体骨节一般彼此配合行动。
- 4.
锁骨观音释义:亦作“鏁骨观音”。指遍体骨节相连的菩萨。
- 5.
骷髅释义:没有皮肉、毛发的尸体骨架。也指死人的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