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患 [dà huàn]
1. 大的祸患、灾难。
英[ disaster; ]
2. 大的弊病。
例心腹大患。
英[ drawbacks; ]
大患 引证解释
⒈ 大的祸患、灾难。
引《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唐 司空图 《答孙郃书》:“虽致二贤,适自困,亦何救於大患哉!”
明 方孝孺 《茹荼斋记》:“古之圣贤君子成大业、立大功者,天必俾之先受天下之大患,涉天下之至苦。”
⒉ 大的弊病。
引《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
《汉书·艺文志》:“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
梁启超 《商会议》:“一曰广兴教学。 中国 之大患在於乏才。”
大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淘释义:⒈疏浚一次。《宋史·苏轼传》:“漕河失利,取给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三淘,为民大患。”⒉方言。犹一起。《官场现形记》第八回:“一问是 仇老 一淘,就领了进去。”《海上花列传》第三回:“碰着 王老爷 末,同俚一淘来。”茅盾《第一个半天的工作》:“老胖 又和 小李 一淘去吃饭了。”⒊方言。一伙;一群。《海上花列传》第四八回:“陆里来一淘小把戏?”
- 2.
反真释义:⒈道家语。 谓复归本原,回返天然。《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陈鼓应 今译:“谨守这些道理而不违失,这就叫做回復到天真的本性。”《淮南子·齐俗训》:“今夫 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⒉谓人死归于自然。《庄子·大宗师》:“嗟来 桑户 乎!嗟来 桑户 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陈启天 注:“‘真’谓道,或自然。”晋 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又以生为人羇,死为反真。此所谓知生为大患,以无生为反本者也。”宋 苏辙《再祭张宫保文》
- 3.
后有大患释义:全句:“前虑不定,后有大患。”比喻做事之前考虑不成熟,到后来就可能发生大灾祸。
- 4.
堕圮释义:毁坏;倒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今 江、淮 诸郡,大患有三:城池堕圮,一也。”清 褚人穫《坚瓠十集·檄霸王》:“七庙堕圮,万姓屠原。”
- 5.
小物释义:⒈小事。《墨子·鲁问》:“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今有人於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国语·晋语九》:“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孙休 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羣臣莫不止諫:此为小物,何足甚躭。”清 陈确《寿高声野七十序》:“其行谨大闲而克勤小物。”⒉犹言小家伙、小东西。《宋书·恩倖传·徐爰》:“比边难未靖,安众以惠,戎略是务,政纲从简,故得使此小物,乘宽自纵。乃合投畀豺虎,以清王猷。”⒊价值不高的物品。睡虎地 秦 墓竹简《金
- 6.
心腹大患释义: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同“心腹重患”。
- 7.
心腹重患释义: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
- 8.
思度释义:⒈才思器量。《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肃 年四十六,建安 二十二年卒”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吴书》:“肃 为人方严……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⒉谓才思气度。《世说新语·赏誉》“严仲弼 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刘孝标 注引 晋 蔡洪《与刺史周浚书》:“严隐,字 仲弼 ……稟气清纯,思度渊伟。”⒊考虑,思忖。宋 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臣等思度,是和与不和,俱为大患。”
- 9.
掉动释义:⒈转动。章炳麟《五无论》:“老子 云:‘吾所以有大患,以有身故。’法与之貌,识与之形,五作根既开洞穴而发枝茎,则非掉动以遂所欲不已。”⒉调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我稽查了些帐目,掉动了两个人。”刘复《“好好先生”论》:“说他做省长多年,掉动的知事只有两三个。”
- 10.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释义: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11.
湛患释义:深患,大患。《汉书·邹阳传》:“夫全 赵 之时,武力鼎士袨服 丛臺 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 幽王 之湛患。”颜师古 注:“湛读曰沉。深患,言 幽王 为 吕后 所幽死。”
- 12.
色身关释义:老祖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又云:“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 13.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释义: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14.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释义: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15.
隆危释义:大患。
- 16.
青唐释义:⒈即 青堂羌。 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西羌 唃氏 久盗有古 凉州 地,号 青唐,传子 董毡 死。其子弱,羣下争强,遂大患边。一曰 人多零丁,一曰 青宜结鬼章 ……擒 鬼章 之功,盖多得一时名臣文士歌咏,因大流播,然世独不知斩 人多零丁,此 青唐 所以亡也。”参见“青堂”。⒉古地名。即今 青海省 西宁市。参阅《宋史·地理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