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死 [jìn sǐ]
1. 犹效死。
尽死 引证解释
⒈ 犹效死。
引《后汉书·贾宗传》:“宗 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姦,或以功次补长吏,故各愿尽死。”
尽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发洪释义:暴发大水。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七:“唐 陆禋《续水经》尝言,蛇雉遗卵于地,千年而生蛟龙属……其蛟破殻之日,害于一方,洪水飘荡,吴 人谓之发洪。”宋 苏轼《杭州上执政书》:“去年 浙 中冬雷发洪,太湖 水溢。”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吴兴 水多於山间暴下,其色殷红,禾苗浸者尽死,谓之‘发洪’。”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沁河 上过渡的习惯,夏秋二季用船,冬天冰冻以后至春天发洪之前用桥。”
- 2.
太史简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齐 崔杼 弑其君 庄公,“太史书曰:‘崔杼 弑其君。 ’崔子 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 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后因以“太史简”为史官临难不苟,敢于秉笔直书的典实。宋 文天祥《正气歌》:“在 齐 太史简,在 晋 董狐 笔。”
- 3.
执简释义:手持简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南史氏 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后以指任史官、御史之职。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爰及太史 谈,世惟执简;子长 继志,甄序帝勣。”唐 岑参《送赵侍御归上都》诗:“执简皆推直,勤王岂告劳;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明史·李世祺传》:“簪笔执简之臣,接跡囹圄;考槃薖轴之士,抗声鸿举。”
- 4.
断鼻释义:割断鼻子。 古人颂为女子贞烈之行。典出《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好 老庄 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列女传》:“爽 从弟 文叔 妻,譙郡 夏侯文寧 之女,名 令女。文叔 早死……居止常依 爽。及 爽 被诛,曹氏 尽死。令女 叔父上书与 曹氏 絶婚,彊迎 令女 归。时 文寧 为 梁 相,怜其少,执义,又 曹氏 无遗类,冀其意沮,廼微使人讽之。令女 叹且泣曰:‘吾亦惟之,许之是也。’家以为信,防之少懈。令女 於是窃入寝室,以刀断鼻,蒙被而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
- 5.
殊死释义:⒈拼着性命,竭尽死力;决死:殊死战。 殊死的斗争。⒉古代指斩首的死刑。
- 6.
畴类释义:⒈同类。《管子·枢言》:“一日不食,比岁歉……十日不食,无畴类,尽死矣。”晋 潘岳《射雉赋》:“何调翰之乔桀,邈畴类而殊才。”⒉同辈。唐 卢象《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诗之一:“畴类皆长年,成人旧童子。”
- 7.
董率释义:亦作“董帅”。 统率;领导。《三国志·吴志·陆凯传》:“禕 体质方刚,器干彊固,董率之才,鲁肃 不过。”晋 陆机《至洛与成都王笺》:“委任外閒,輒承严教,董率诸军,惟力是视。”《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吾不如亡兄有四……董帅大众,上下咸悦,人尽死力,四也。”梁启超《中国改革财政私案》第一:“若夫既决办之后,其能有成效与否,则全视乎董率之人何如。”
- 8.
诇事释义:刺探情况。明 冯梦龙《智囊补·兵智·高仁厚》:“仁厚 命释缚问之。对曰:‘某村民,阡能 囚其父母妻子于狱,云汝詗事归得实,则免汝家,不然尽死,某非愿尔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乾隆 五十七年,和珅 方秉政,兼步军统领,遣番役四出詗事。”
- 9.
词掖释义:泛指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宋 韩琦《辞免集贤第一表》:“自羌庭之叛命,去词掖以临师,周旋兵间,竭尽死节。”元 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一·总论》:“大则培植声望,为他年翰苑词掖之储;小则可以结知当路,受荐举。”
- 10.
鹅车释义:亦作“鵞车”。攻城用的战车。《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二月,蛮以云梁、鹅车四面攻,士叫謼,鹅车未至,陴者以巨索鉤係,投膏炬,车焚,箱间蛮卒尽死。”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自十七日至二十七日,昼夜攻击不息,用云梯三梢五梢,大砲百餘座,天桥、对楼、鵞车、洞子,四面填壕,志在必得。”《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 兵益置大砲十四所,更用鹅车、洞子拥迫城下,矢石乱发。”